楠木軒

陳毅是司令員, 黨中央為什麼把軍事指揮權授予副司令員?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經典

在解放戰爭中,在華東野戰軍中有一個特殊現象——即陳毅為司令員,全面負責,但是黨中央卻同時授予副司令員粟裕一個特別權力——軍事指揮權。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是源自於粟裕等人與陳毅的一場爭論。

這一場爭論很有意思。

1946年10月,國民黨軍獲悉華中野戰軍主力北移,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有進攻宿遷、截斷其後路的企圖,便採取避實擊虛的策略,一路由兩淮東犯漣水,威脅華野後方,一路由魯南進佔嶧縣、棗莊,威脅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


               

那麼這個時候,解放軍到底先打哪一路呢?

面對這種形勢,10月7日,粟裕和張鼎丞、鄧子恢連發三電給陳毅,建議首先殲滅由兩淮東犯漣水之敵,同時準備淮北作戰。並且,他們認為,如此才能保障堅持蘇中之後路,對今後進入淮北也有很大幫助,否則蘇中一失,於華中、山東乃至整個大局都不利,為此,他們提出“盼軍長(即陳毅)來此間統一指揮”,建議山野、華野司政機關合並,陳、粟會合一起。

隨後,陳毅電覆三人,同意華中野戰軍南移,但同時提出“目前趨勢是分佈南北作戰,你們南下負責打南面,我在北面照顧”;“如魯南緊張,則應考慮山野回固根本”, “我便不能南來你處,只好分任南北”。——也就是説,陳毅主張保山東,且分兵作戰。

10月9日,陳毅決定山東野戰軍回山東。他在發給黨中央並告華中和山東負責人的電報中説: “我意山野必須迅速回魯,華野應迅速北上或派隊鞏固淮海區”, “或竟不顧淮海糜爛,讓山野北上打仗之後再南下”。


               

華中分局張鼎丞、鄧子恢、曾山接到他的電報,立即發電黨中央,陳述自己的意見,並且堅持認為 “山野、華野分開行動,對將來戰局無法改變,對全國戰局亦有害處”;因此“堅決反對陳這種佈置”。

第二天,三人又發電報給黨中央,並告訴在漣水指揮作戰的粟裕、譚震林,説他們當天就去陳毅處商談。

他們的做法,完全符合黨的組織原則,是黨內政治生活的正常現象。

這時敵情又發生變化。兩淮地區的敵軍得知華野主力南下,立即停止向漣水進攻,集結於兩淮附近。粟裕和譚震林決定,停止對兩淮東進之敵作戰,華野主力轉兵北上。兩人將上述決定報告華中分局。

10月11日,粟裕發電報給中黨中央並陳毅和華中分局,建議集中山野、華野主力沿隴海路西進,威脅徐州,直逼津浦,迫使魯南、淮海之敵回援。他説:

“目前魯南局勢驟緊,此對華中之堅持亦有極大影響。魯南不保,華中將難於堅持。但華中如不能堅持,則將使我大軍侷促於魯中地區更為不利,造成山東莫大困難。為欲挽救此種危局,非集中華野、山野全力以赴不可,為此必須拋開次要,求其主要。”

他還特別説明,這個方案完全是從全局利益出發,“對魯南極有利,唯華中要吃虧,特別是後方冬衣(均在曹甸以東地區)有損失可能”。


               

黨中央考慮了各方面的意見,於10月13日發電報給陳毅、張鼎丞、鄧子恢、粟裕、譚震林,明確指示: “你們仍照過去決定集中山野、華野全軍(包括8師)在淮海地區打幾個大仗,開展局面,對淮海本身,對魯南,對蘇中,對配合劉鄧均好,對將來出大別山轉入外線作戰(幾個月之後)亦有利。”

陳毅接到這個指示後,提出山野、華野全軍入魯的主張,發電報給黨中央説: “目前行動以迅速出擊魯南為宜。在淮北,敵有準備,工事堅固,敵南下渡河有困難,戰場不好。在魯南,戰場好,供應便利,易求運動戰,可避開桂系。山野、華野同去,勝利有把握。”

對於這場有關戰略出擊方向和出擊時機的爭論,黨中央採取了極為慎重的態度。10月14日8時至9時,一個小時之內,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兩份電報,一份發給陳毅,一份發給張鼎丞、鄧子恢、粟裕、譚震林。

在給陳毅的電報,他説: “現在因感渡運(河)向西作戰困難,而主張全軍入魯,假如入魯後仍感作戰困難,打不好仗,而蘇北各城盡失,那時結果將如何?且渡運作戰是你自己曾經同意之方案。此次你與張、鄧、曾會商,亦以渡運作戰列為方案之一。何以元亥電又不相同?如按元亥電實行,你與張、鄧、粟、譚諸同志間關係是否將生影響?請對各方利害分析再告。”

在給張、鄧、粟、譚的電報,毛澤東説: “陳軍長元亥電仍主張山野、華野全軍去魯南,你們意見如何?速告。你們覺得全軍去魯南殲敵把握如何?如確有殲敵把握,自以去魯南打較在淮海打為有利。因魯南敵殲滅後,即可出隴海、淮泗,對華中局面並非不利。問題是殲敵究以在何地為宜。”

粟裕接到毛澤東的電報後,經過分析認為,從戰略防禦的作戰要求來看,把魯南作為誘敵深入的底線固然比淮海好。但是,從戰局發展趨勢來看,也存在四個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第一,蔣介石軍隊當前的進攻重點在華中,如果我全軍即刻入魯,敵人的進攻重點也將由華中轉入山東,華中將過早地喪失,對於我長期作戰不利。

第二,兩淮失守後,敵人已對我軍形成半包圍態勢,如果不在淮海地區打一個大規模的殲滅戰,下一步作戰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第三,我軍撤出兩淮,在羣眾中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波動,如果不打一個勝仗就全軍入魯,對民心、軍心不利。

第四,為在蘇北敵後開展游擊戰爭,也需要主力部隊再打一個勝仗。因此,在全軍入魯以前,應當在淮海地區打一個好仗。

在黨中央的指導下,經過反覆商談,陳毅與華中分局張鼎丞、鄧子恢、曾山取得一致意見,決定暫緩去魯南,而首先在淮海地區打幾個好仗。10月15日,陳毅與張鼎丞等人將商談結果報告黨中央。當天,他們就收到黨中央的覆電。


               

黨中央的覆電指出:

“決心在淮北打仗,甚慰。蔣方計劃,引我去山東,我久不去,乃決心與我在淮北決戰。此種情況於我有利。望你們集中山野、華野(決不可分散)殲滅東進之敵,然後全軍西渡收復運西,於二至三個月內務殲薛嶽七至十個旅,就一定能轉變局勢,收復兩淮,並準備將來向中原出動。為執行此神聖任務,陳、張、鄧、曾、粟、譚團結協和極為必要。在陳領導下,大政方針共同決定(你們六人經常在一起以免往返電商貽誤戎機),戰役指揮交粟負責。”

這一場關於戰略出擊方向和指揮體制的討論,在黨中央的直接指導下,終於得出了正確的結論。

隨後,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匯合一起,組建華東野戰軍。而黨中央作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組織決定:在司令員在位的情況下,賦予副司令員以戰役指揮權。這不僅在當時各戰略區、各野戰軍中是絕無僅有的,在中外軍事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從此以後,粟裕就擔負起華東野戰軍的戰役指揮重任。陳毅抓大政,粟裕負責軍事,陳粟合作創造了我軍歷史上罕見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