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拘一格納人才!臨港新片區國際人才服務港開港攬才丨新片區一週年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經典

8月18日,臨港新片區國際人才服務港正式開港。這座不算特別起眼的六層建築,彙集了新片區與人才服務相關的所有業務事項,還專門騰出兩層樓邀請多家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入駐。

國際人才服務港的開港,頗有種承上啓下的氣勢,既像是為新片區過往一年的人才服務工作做了一個小結,也為新片區未來的人才大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過往一年中,新片區的人才服務工作,從國務院總體方案、市委市政府特殊支持政策中原則性的表述,變成具體的若干措施,再被細化為一本本辦事指南,最終落地成為落户者手中的户口本。

目前,已經有200餘人享受到新片區縮短“居轉户”年限、引進人才直接落户等政策優惠。這些數字背後,是新片區求賢若渴的態度和千方百計為人才服務的工作準則。

讓條文裏的每一個字都落地成真

2019年11月20日,新片區管委會發布了支持人才發展若干措施。這些措施傳達出了新片區吸引人才落户的指導思想:在上海市梯度化落户政策的框架下,新片區給出的條件要比市區優惠得多。

對於新片區管委會黨羣工作部(人力資源處)的工作人員而言,若干措施的發佈僅僅只是工作的開始。隨後幾個月,他們需要把若干措施裏的每一句話都細化為可落地的辦事指南。

據黨羣工作部(人力資源處)副部長楊武介紹,細化工作的重要一環,就是在若干措施的框架內,讓優惠政策惠及儘可能多的人才。

在縮短“居轉户”年限方面,關於哪些單位的員工可以享受7年縮短為3年的政策,市委市政府特殊支持政策裏的規定較為籠統:符合新片區重點產業佈局、經新片區管委會推薦的用人單位。

楊武説:“國務院總體方案明確重點支持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但從新片區的角度來説,四大產業僅涵蓋高端製造、科技研發,而新片區是一個自由貿易區,金融、貿易、航運等行業的發展對新片區同樣重要。”

在經過多次溝通後,除了四大重點產業外,新片區還為另外四個產業爭取到了被納入7年縮短為3年單位清單的資格。“其中三個產業是‘臨港50條’中涉及的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製造和高端裝備,還有一個是臨港要重點打造的離岸業務。”

組建隊伍是細化工作的另外一個重點,尤其是圍繞新片區剛承接的那些事權。“臨港50條”中明確了要賦予新片區國內人才引進直接落户和留學回國人員落户審批權。

“在正式承接這些事權前,我們還愁了好一陣子。”楊武坦言,因為臨港原本是一個市屬區管的管委會,從來沒有經手過這兩個事項,管委會甚至找不到一個做過相關業務的工作人員。“好在浦東新區及時支援了一位有豐富落户工作經驗的人才,在這個人才的牽頭下組建了隊伍,並梳理清楚了全部的辦事流程。”

2020年2月,新片區發佈了“居轉户”的辦事指南,4月就公示了第一批通過縮短“居轉户”年限落户的人才。5月1日,新片區正式承接國內人才引進直接落户和留學回國人員落户審批權,當月就批准了第一位通過國內人才引進直接落户的人才。

第一名成功落户的技術工人

新片區對於人才並沒有設定一個單一的標準,縱觀過往一年享受政策優惠的200餘人,他們之中,既有身處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崗位的名校碩士,也有工作在製造業一線的技術工人。他們身上最大的共同點在於,他們都是新片區發展需要的人才。

鄭天華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專業是微電子集成電路。2013年碩士畢業後,他就來到上海工作。“一開始就想落户上海,所以剛工作不久就辦了居住證,原來打算通過7年‘居轉户’的途徑落户。”他説。

2018年,出於職業規劃的考慮,鄭天華跳槽到了位於新片區的上海寒武紀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從事芯片設計的相關工作。去年年底,公司人事告訴他,公司被列入了人才引進重點機構清單,他的條件符合國內引進人才直接落户的要求,工作滿兩年後就可以提出申請。

鄭天華髮現,等待了多年的落户,突然變成了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今年6月,他開始着手準備材料,“公司人事給了我一份清單,按照這個清單提交材料後,新片區人才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一旦發現有問題,就會在第一時間給予反饋,所以整個流程走得非常快。”

在公司吃飯的時候,落户成了鄭天華和同事們時常聊起的一個話題,“大家都覺得,這個政策很鼓舞人心。尤其是那些剛畢業進入公司的同事,知道這個消息後,像是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7月中旬,鄭天華的落户申請通過初審,8月13日就走完了公示流程。

差不多在相同的時間,劉劍的名字出現在了新片區最新一批的“居轉户”公示名單中,他就職於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機有限公司加工部,是一名一線數控加工技師。劉劍所在的企業工商註冊地、生產經營地和税收户管地均在臨港新片區,符合“居轉户”年限由7年縮短至5年的條件。同時,他自己持有數控銑工二級技能等級證書,符合新片區技能人才引進優惠政策。

於是,劉劍成為了新片區發佈《首批技能人才引進目錄》以來,第一個通過新片區“拓寬技能人才引進通道”政策成功落户的一線技術工人。

今天的一小步,未來的一大步

談及新片區人才服務政策的成效,黨羣工作部(人力資源處)副部長楊武講了一個直觀的事例:上海某家知名公司下屬的臨港分公司和市區分公司一起做招聘會,在講完各自關於人才服務方面的政策後,大部分應聘者都投了臨港分公司,最後市區分公司明確表示,以後再也不會和臨港分公司同場招聘。

“過往一年的落户數據,其實很難反映出新片區人才政策的成效。”楊武説,受優惠人才政策吸引新到新片區工作的人才,要走到落户流程的話,短的需要1-2年,長的需要3年甚至5年。“我們現在的落户針對的主要是臨港的存量。”

而臨港人才存量的一個特點是從業人員的總量偏少。據瞭解,整個新片區以生產性為主的實體企業大約有員工13萬人,其中外地員工7.4萬人,而外地員工中已經辦理居住證且已符合“居轉户”年限要求的人員僅1.43萬。

“根據全市面上居轉户一般規律推算,符合年限要求的人員中可達到落户條件的僅10%,所以目前整個臨港的從業人員中,真正達到‘居轉户’落户條件的也只有1400餘人。”楊武説。

面對這些客觀存在的不利因素,楊武表示,他和同事們能做的是繼續加大政策的宣傳力度,做到政策人人知、人人通,督促從業人員第一時間辦理居住證,按規定繳納社保和個税在爭取更多的優惠政策同時優化人才服務工作的各個環節。

對於“居轉户”申請的審批,新片區管委會承擔的工作是在審核完材料後,向申請者開具同意其縮短“居轉户”年限的推薦函,之後申請者需要拿着推薦函去相應的區人才交流中心再遞交一次材料。

“這個過程中,申請者需要提交兩次材料,而且還要花時間跑到區裏。”楊武説,“如果能夠把受理、審核材料的工作下放到新片區,兩步合併為一步,新片區增加了工作量,但對於申請者而言,既省時又省力。目前,我們正在向市局爭取在新片區這樣實施。”

站在人才的角度去思考工作流程,這樣邁出的一小步,終將匯聚成新片區吸引人才的一大步。

來源:周到上海作者:宋奇波

贊一個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