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現在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學英語,歷史都不如英語重要嗎?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經典

  問你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你懂中國歷史就能靠跟外國人講歷史來交流嗎?如果不能,那還是乖乖學英語吧。這不是因為我們親美或者崇洋媚外,而是為了可以快速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快速融入國際社會,甚至可以讓中國人民擁有更多發展自己的可能和機會。

  其實以前我真的是一個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要讓中國學生從小就學習英文,然後堅決反對讓中國學生從小就擁有這麼大壓力的人。

  當然,隨着見識越來越多,視野越來越開闊,看到的層面也越來越廣,我才發現國家這樣做的苦心。

  在誇讚這種做法之前,為了堵住一些鍵盤俠的手和嘴,我必須要先講一下為什麼很多人不理解要把英語當成主課學習。

  第一點:英語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講,可能終身都用不上。

  這一點應該大家都深有體會,比如很多普通人,在完成學業之後,就從事最簡單最基礎的工作,然後按部就班結婚,生子,看孩子結婚,幫孩子帶孩子,一輩子也就這麼結束了。

  他工作的時候不怎麼會接觸到需要用英文的地方,也不怎麼接觸到外國人,更不怎麼想過要去國外旅遊。就像我的父母這樣,平平淡淡過了大半輩子,從來沒有覺得英語有什麼用,也從來沒有用到過英語。甚至我父親在上學時英語學得很好,經常拿滿分,可是出來社會幾十年,連給他講英語的機會都沒有。

  第二點:認為把英語看得太重要,完全跟我們的母語同等了。

  現在很多幼兒園就開始教孩子們簡單的英語單詞,到了小學,英語已經是和語文,數學一樣重要的學科了。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孩子們在還沒有把拼音aoe弄清楚的時候,就又被要求同步學習ABC,這真的是很多父母很頭疼的事情。

  這樣真的很容易讓孩子學混淆,最後的結果就是英語英語沒學好,語文語文沒學好。現在的孩子十個裏面有九個語文基礎都不如英語基礎紮實,甚至十個有十個的拼音筆順什麼的,完全沒辦法跟90年代的我們相比,因為他們原本應該拿來學語文的時間,被分了一半給英語。

  第三點:很多人覺得把英語看得這麼重,等於變相培養孩子們崇洋媚外的習氣。

  這個現象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通存在的。很多小孩子自己的母語都還沒講好,聲母韻母都還沒搞清楚,就天天滿嘴飆英文,還特別把自己當回事兒,覺得自己這樣特牛。

  而且很多孩子真的會認為國外的月亮比中國的圓,這些年出現了不少數典忘祖的孩子。而且很多孩子學會了英語之後,特別是家裏有一點錢的,基本上長大後都出了國,出去了還都不想回來。這的確是一個很讓人痛心的局面。

  講完太早讓孩子們學英語,以及把英語看得如此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之後,我們才來告訴大家,為什麼國家要做這樣的決定,要讓英語成為我們的學生所必需要學習的語言。

  首先: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要加快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我們必須人人會英語。

  隨着中國與世界的接觸越來越深入,我們與更多的外國國家都擁有着貿易往來。這就意味着既有中國人可以去這些國家生活工作,也有這些國家的人會來中國生活工作。而兩個陌生國度的國民如何快速進行交流呢?總不能讓他們現學我們的中文,我們也現學他們的語言,或者乾脆手舞足蹈玩猜猜猜吧?於是英語這個時候的便利性和實用性就體現出來了。

  其次:學英語是為了更快融入世界,而不是為了丟棄自我。

  現在全球每一個國家每一天都在發生着變化,需要我們時刻都進行緊密交流。因為英語是大家都在講的語種,為了方便我們更快融入世界這個大家庭,講一講世界通用語也無可厚非。很多孩子出現崇洋媚外的行為,更多是和家庭教育有關,而不是隻因為學習了英語就變成這樣的。

  最後:從小讓孩子學習英語,也是因為孩子小時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最強,甚至多給他們一項技能。

  作為一箇中國人,要學好自己國家的語文和文化,瞭解自己國家的歷史和發展,這是必須要做的最基礎的事情。這是本份,不應該拿出來講。而從小就讓孩子學習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也是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最強,學習起來相對輕鬆一些。

  而且越早學會英語,就等於越早多了一個機會,我們不妨把英語當成自己的一項技能,不會就比別人少了一個傍身的特長,會了也技多不壓身,隨時要用隨時拎得出來。

  所以,任何事情咱們都需要客觀看待,把英語看重要一點,不是什麼壞事兒。如果以後我們中國足夠強大了,説不定別的國家也會把中文當成母語一樣來學習。

  這個世界永遠都是誰強誰是老大,與其質疑和抱怨,不如奮發圖強,爭取讓祖國早日引領世界,到時候也讓別的國家的小孩吃一點學中文的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