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一生育有9個孩子,全都培養成了國家棟梁,成功秘訣僅2個字
《後漢書·第五倫傳》中有言“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論。”在古時的教育家心中,言傳身教就是一則非常重要的教育方針。不論是對待徒弟學生還是自己的子女,一名榜樣的存在都是十分關鍵的,這也造就了歷史上十分多的人才出現。
我國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啓超先生就是這麼一位人物,他把言傳身教這一方針在教育子女上貫徹得淋漓盡致。梁啓超一生育有9個兒女,全都成為了國家棟梁,這隻因他的家人都有着這樣一個習慣,成功秘訣僅2個字。
1873年,梁啓超先生出生在廣東新會茶坑村的一個鄉紳家庭裏,有着十分不錯的生活環境。家人為他提供了非常好的學習條件,四歲的時候就跟隨祖父接受啓蒙教育,學習識字並培養出了愛國精神。
梁啓超自小就非常熱愛閲讀,並將這個習慣伴隨了終生。在1882年,10歲的梁啓超童子試落榜,但兩年之後他憑藉發狠學習高中秀才,補為博士弟子,自此開始求學路。
直至光緒十五年鄉試中舉,得到考官賞識,但是梁啓超心中並沒有考慮入仕一途,在光緒年間外來勢力的肆虐,讓他的愛國心日益灼熱。最終,他毅然地選擇了奔赴救國救民的奮鬥路線,一往無前。
1890年,會試失利的梁啓超路過了上海,在這裏他第一次接觸到了西方書籍,以及記載了世界地理情況的《瀛寰志略》,這為他打開了新世紀的大門,書中新穎獨特的思想與文化深深地吸引了他。
同年秋季,梁啓超結識了康有為,並且“一見大服,遂執業為弟子”,被康有為的理論和思想徹底折服。光緒十七年,二人一同前往廣州萬木草堂進行講學,在這裏,梁啓超接觸了更多的西方書籍,並且結合《公羊傳》、《春秋繁露》這種古書一同研習,大開眼界,受益頗多。
終於,在1898年,梁啓超和康有為一起發動了以學習西方制度為目標的“戊戌變法”,用全新的思想和文化去撼動清政府的統治。儘管103天后此次變法就失敗了,但是它已經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地印記。
1929年,梁啓超先生去世。在他的一生中,用閲讀來獲取全新的思想與知識的習慣讓他成為了一名極其出色的思想家,而梁先生也用這一點來要求他的孩子們。
梁啓超一生和妻子育有九個孩子,從他們還小的時候就知道父親是一個經常在桌前讀書的人。在孩子們長大後,梁啓超也要求他們都要廣泛閲讀,並且總結收穫,自己作為他們的榜樣也一起保持着閲讀的習慣,多年來從未懈怠,這也造就了梁先生子女的優秀。
在梁啓超的九個子女裏,都展現出了自己出色的一面。長子梁思成成為了我國著名建築學家,長女梁思順是一名傑出的詩詞研究專家,梁思禮等人更是成為了國家院士,火箭專家、考古學家、經濟學家等等,可謂是一門滿英才。
梁啓超的曾孫,梁思成與林徽因之子梁鑑在被採訪時回憶到,當時的家裏已經形成了一種發自內心喜愛讀書的氛圍,倘若有人選擇玩樂不讀書,那就會被家人規勸。當年梁啓超傳遞的家風,在後世也一直延續着。
梁啓超先生用言傳身教的方式,為他的子女們留下了閲讀的習慣,也為他們以後成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可以讓我們從前人的文字裏汲取到非常多的經驗,並不斷學習改善自己。
在現今社會里,閲讀依然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習慣,更多的閲讀會讓你用不同的思維角度來探尋這個世界,你的問題也會因此迎刃而解。知識的海洋是無窮盡的,盡情地去書籍裏徜徉,我們必定會擁有更多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