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若沒慈禧,滿清可能早幾十年就亡國了,更是用這一政策為滿清續命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經典

都知道,清政府是滿人掌握的政權,他們喜歡用自己人,不願意看到漢人掌握大權。所以,這種“重滿抑漢”的用人制度,在整個清朝時期一直存在,但後來,卻被慈禧太后給打破了。


那麼,在慈禧太后手握大權時,為什麼會選擇重用漢人呢?

這其實也是逼不得已。

開明的大清皇帝都知道漢人的重要性,畢竟,天下還是漢人居多。因此,朝廷儘量吸收漢人入朝當官,參與政策的制定。可是,滿人還是會提防着漢人,一些重要崗位只能由滿人擔任,比如:軍機大臣、各地督撫等。因此,滿人不管在朝廷還是在地方,都佔據着重要的職位,地位明顯高於漢人。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滿人的一些缺點漸漸的暴露了出來。當時,滿人的後代仰仗祖上的功勞不學無術,佔據大量的社會資源卻沒有任何付出。此外,滿人的整體素質也在不斷下降,已經無法承擔起政務、軍務了,甚至,到了後期很多職務都得靠漢人來維持。

所以,此時滿族的八旗子弟,已經成為了社會的負擔,國家的統治者也慢慢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到了晚清時期,這些頑固子弟變得更加懶散,成天只知道逛街、找樂子。“八旗”和“綠營”一百多年都沒上陣殺敵了,其內部早就腐爛不堪。不得已之下,統治者開始考慮使用漢人。

其實,慈禧太后對“重滿抑漢”的祖制非常清楚。原本,她無意打破祖制,但無奈,此時的國家已處於危機時刻,必須做出選擇了。當時,慈禧太后身邊的滿族親貴,除了狂妄自大外,沒有任何才能。所以,在慈禧太后的眼中,能夠領兵作戰的滿人已經不存在了。

此外,在太平天國運動中,清政府之所以能維持下去,靠的都是漢人領兵禦敵。在朝廷危難之時,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等漢人將領在各地招募士兵,組建地方軍隊圍剿太平軍,將他們阻擋在了長江以南確保北京無恙。原本,這些漢人都是讀書人,可為了國家安危不得不棄筆從戎成為軍隊領袖。

1854年,曾國藩率領湘軍佔領了武漢,這件事情震驚了朝野。當時,咸豐帝説道:“未曾想到,曾國藩一介書生,竟能建立此等功勞!”之後,咸豐帝想將曾國藩任命為湖北巡撫。但是,旁人聽到這句話後,就立即向皇帝稟報:“曾國藩這樣的平頭百姓,現在竟然能帶兵打仗,這恐怕不是朝廷之福呀!”

咸豐帝覺得有理,便打消了讓曾國藩當巡撫的念頭。可見,咸豐帝還是想着“重滿抑漢”的祖訓,他害怕漢人擁兵自重,危害滿人的天下。這一時期,清廷既用“湘軍”,又防“湘軍”,太平天國滅亡之後,清廷逐漸將“湘軍”裁撤光了。


那麼,慈禧是如何上位的呢?

話説,慈禧太后的丈夫咸豐帝貪圖享樂,對政務很不上心,很多事情都是慈禧代為處理的。在這個過程中,慈禧漸漸認識到了權力的重要性。

但真正讓我們認識到這個女人的手腕,是在“辛酉政變”中。咸豐十一年,咸豐帝在熱河駕崩,臨終前,咸豐帝特意給年幼的繼承人安排了八位輔政大臣。當時,咸豐帝的計劃是完美的,他希望輔政大臣能夠相互制約,使得年幼的皇帝能夠高枕無憂的成年繼位。可是,這個計劃卻被慈禧太后看到了漏洞。

都知道,慈禧是年幼繼承人的生母,她自然能夠手握大權。可是,以肅順為代表的輔政大臣,卻不滿慈禧的統治,他們合夥對抗慈禧,故意封鎖熱河行宮的消息。這讓早已習慣“大權在握”的慈禧難以接受,她誓要奪回大權。肅順等人組成的小團體雖比較強大,但想要控制大權還需要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加入。

而慈禧也想到了這一層,她覺得肅順等人肯定會拉攏恭親王奕?。於是,她就想辦法給恭親王傳信,説明這裏的情況。要知道,恭親王是咸豐帝的親弟弟,兩人曾為了帝位你爭我奪、互不相讓。但是,在咸豐帝暴斃後恭親王並沒有想着自己,而是為祖宗的基業考慮,想着如何讓年幼的繼承人載淳順利登基。

現在,熱河行宮已經被封鎖,慈禧該如何向北京城傳信呢?

慈禧靈機一動,想出了一招妙計。

一天,她身邊的小太監突然跟皇后娘娘的侍女吵架,此事鬧得很大。之後,慈禧為了表達對皇后娘娘的尊重,重責了這個小太監,把他遣回了北京城。

小太監回到北京城後,立即找到了恭親王,遞上了一封信,這是慈禧給恭親王的親筆信!原來,小太監是受慈禧委託前來通風報信的。為了能夠順利的離開熱河,慈禧才安排小太監演了這麼一齣戲。信中,慈禧希望恭親王能夠支持政變,奪回屬於大清的政權。最終,恭親王從大局出發決定助慈禧一臂之力。

兩人聯手,再加上有滿漢大臣的助力,肅順等人毫無反抗之力,只能乞和。但之後,慈禧並沒有饒過他們,載垣、端華被迫自盡,肅順被判斬立決,其他人均被革職查辦。可是,慈禧考慮到自身的情況,沒有拿此事大作文章,而是利用此事開始籠絡人心。

此次政變,肅順等黨羽雖然被剿滅了,但是,與這個小團體有牽連的人卻沒有受到影響,這些人從心底裏感激慈禧太后。

此外,慈禧還有一個舉動讓百官佩服不已。

那就是,在抄沒肅順等人的家產時,搜出了很多信件。這些信件都是同肅順有牽連之人,如果,拿着這些信件去查辦人,肯定是順理成章的。可是,慈禧太后並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燒燬信件,讓百官安心。可以説,慈禧此舉非常高明,讓原本動亂的朝局立即穩定下來,瞬間大獲人心。

接着載淳正式登基太后聽政,時年26歲的葉赫那拉氏篡奪了清朝大權,宣佈廢除八大臣原擬的祺祥年號,1862年改為同治元年,東、西二太后垂簾聽政。所謂“同治”是指由兩宮太后共同治理朝政,慈禧之號也是從這時開始使用的。但實際上,慈禧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權力,歷時四十七年之久。

參考資料:

【《清史稿·本紀二十·文宗本紀》、《清朝野史大觀》、《苦命天子:咸豐皇帝奕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