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慈禧的一個計謀, 奠定了她47年的權利基礎, 卻讓中國損失太大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經典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咸豐帝在熱河行宮病重。十六日,咸豐帝在煙波致爽殿寢宮,召見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肅順、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咸豐帝下諭:“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 ...十七日清晨,咸豐帝病逝了。


慈禧太后在中國近代史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彼時大清朝堂上的大臣,無論滿漢或者官爵高低,都必須看慈禧的臉色度日。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咸豐一朝,慈禧的影響力並不大,要遠遠遜色於輔政大臣肅順。

可是,咸豐皇帝駕崩以後,位高權重的肅順竟然僅在六天之間便被慈禧扳倒,他的一干黨羽也瞬間樹倒猢猻散。肅順其人是宗室貴胄是鄭獻親王的後裔。曾經擔任過很多重要的職位,比如:御前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户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這些都是朝廷中舉足輕重的職務。


可以説,肅順已經做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再加上,咸豐死後,指定他為顧命大臣,其權勢可謂滔天。但是,這樣一位權柄如日中天的臣子,為何會被一個深居後宮的慈禧在短短的六天時間內連根拔起,甚至,性命不保呢?

其實,肅順和慈禧之間本來就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共同體。

肅順權傾朝野,又是指定的顧命大臣,認為:小皇帝也可以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而對慈禧來説,皇帝就是他的親生兒子,那麼,在兒子長大之前,她應該來掌握帝國最高的統治權。於是,兩宮太后和肅順展開了一場政治決戰。


為了取得鬥爭的勝利,慈禧必須找到其他的幫手。僅僅取得後宮嬪妃的幫助,作用並不明顯。事實上,作為一個深宮之中的妃嬪,慈禧本人是沒有辦法做大部分事情的。大清祖制規定:女人是不可以干政的,所以,她需要一個政治代言人。

但有心人慈禧自然不會等到這一刻才去尋找盟友,奕訢這個落魄不得志的貴族很早就進入了她的視線。

奕訢原本是恭親王,在咸豐皇帝前往熱河以後,京城的事物都是由奕訢在管理。但是,説實在的,奕訢在咸豐一朝的政治地位並不高,他並沒有得到皇帝的重用。但與此同時,奕訢本人還是一個對權力有着熱切渴望的人,所以,他和慈禧一拍即合。


兩人很快就達成了協議,共同對抗肅順。

彼時肅順雖然權傾朝野,但是並沒有掌控北京城。而慈禧如果要成功發動政變,就一定要回到北京城才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於是她假借皇帝登基的理由,要求其儘快回到京城。作為先皇帝的顧命大臣,肅順顯然對這樣的合理訴求不能拒絕。因此慈禧和奕訢的第一個目標達成了。

其後,慈禧要做的就是講肅順和他的黨羽之間的聯繫切斷。為了做到這一點,慈禧特地將回宮的隊伍分成了幾個部分,其中,肅順和他的黨羽們被打散在各個隊伍之中。這樣一來,短時間內,他們就沒有辦法互通消息。分道而行的計劃讓慈禧提前四天到達了北京城,佔據了先機。


回到京城之後,慈禧又開始在百官之中尋求援手。

一直以來,百官都對肅順的跋扈心懷不滿,慈禧便添油加醋把他們在熱河的遭遇告訴了羣臣,造成了輿論壓力。慈禧的哭訴很快就在羣臣之中起到了效果,大臣們對慈禧和小皇帝的遭遇感到同情,並紛紛表示應該懲處肅順,有一位臣子甚至表示應該要重重問罪。

於是,慈禧趁勢答應了這個要求,並且,下令立馬解除肅順的官職。八大臣的第一個重要罪狀就是“不能盡心和議……以致失信於各國”,並且,以擅改諭旨、力阻垂簾罪,解載垣、端華、肅順、景壽任,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退出軍機。


可以説,在慈禧先發制人的時候,肅順還在趕往京城的路上。他滿以為孤兒寡母的慈禧肯定不敢對他出手,結果卻着了道。慈禧抓捕了肅順的黨羽後同時講肅順抓了起來,並且,在四天以後就宣旨處死肅順等人,讓載垣、端華自盡,另外,五大臣則被革職或充軍。

我們很難知道,肅順被殺時的想法,但這位幾天前還權傾天下,站在人生巔峯的人物,在刑場上的心裏落差,恐怕不是一般的大。事實上,慈禧當時的動作之凌厲是歷史上少有的,即使和曾經那些著名的政變相比,也絲毫不會遜色。


但可惜,慈禧之所以這麼做,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的權柄而已。她所有的爭鬥手段,不過是為了得到權傾天下的機會,而不是什麼高遠偉大的志向。她上台的第一樁罪行,就是“借師助剿”,和外國侵略者共同血腥鎮壓了著名的太平天國運動... ...

從此,慈禧作為中外反動勢力勾結的產物和他們的代表,在半殖民地的中國進行了47年的罪惡統治。這也就是此後多年,慈禧以一己之私,殆誤朝廷,殆誤天下的根由之一!

參考資料:

『《清史稿》、《慈禧太后的辛酉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