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疫情已趨於穩定向好。在疫情的特殊時期,為了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大部分各省份根據疫情防控的實際情況,陸續發佈了復學通知,幼兒園復學也在其中,由於幼兒年齡小,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的免疫力低,容易生病,在糾結是否送孩子入園。
於是寶爸寶媽們展開了這樣的討論:
“開學估計得6月了,8月放暑假,孩子的在幼兒園的時間只有差不多1個月,這學期還有必要去嗎?”
就算6月份才開園,我也要送孩子上幼兒園!為什麼?
1、作息時間規律,利於孩子成長
孩子在幼兒園一天的生活非常有規律,對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好處多多,因為幼兒園有明確的常規以及固定的一日作息流程。
為了能夠使孩子們能夠在這個團體環境中融洽相處,促進孩子們的身心發展園所固定的作息流程是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適應環境,知道自己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孩子會有安全感並能夠自主的做事情。
2、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在幼兒園一天的生活中能夠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利於自理能力的提高。
幼兒生活自理,簡單的説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它是幼兒在園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它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後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孩子還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給他創造鍛鍊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緻,結合家園同心,只有這樣,培養幼兒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
3、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在幼兒園,每天都能和小朋友們一起遊戲、學習有利於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
3-6歲是培養幼兒同伴交往、主動性、自信心的關鍵時期。
老師在整個過程中,只要運用恰當的方法,就會讓孩子出現很大的變化。皮亞傑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體的同伴衝突是兒童發展視角轉換能力的必要條件,是兒童擺脱自我中心的前提。
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有利於促進幼兒的社會性交往的發展,是幼兒社會化的重要途徑。
4、幼兒園的餐食營養均衡
幼兒園每天為孩子們設計的營養帶量食譜,可以保證孩子們每日攝入的食物營養均衡,這是家長在家庭中無法長期做到的。
膳食在幼兒園管理事務中不可忽視,因為膳食做不好孩子就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健康發展。
園所保健醫生負責科學安排膳食,保證營養平衡。
根據幼兒的生長髮育、消化吸收功能、季節變化等,力求營養搭配合理均衡、品種多樣化的安排飲食。
在幼兒園的“食育”中,“豐富的心靈”是重要的一環,它包括“快樂的進食過程”、“感謝的心”和“參與意識”,不僅教孩子正確地吃,還要從吃中體會出感恩、環保和節儉的內涵來。
5、鍛鍊身體好
幼兒園每天都有定時的户外活動,能夠幫助孩子們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
從小就鍛鍊孩子參與到集體生活中,培養集體榮譽感,長大了之後也會有堅強的體魄和堅韌的精神。
活動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以“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愛好,讓幼兒體驗運動的快樂”為活動目標,在全園教師的共同努力下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在體育遊戲中練習走、跑、跳、跨,鑽、爬等基本體育動作技能的活動平台,使幼兒在遊戲中體驗體育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6、學習成長好
幼兒園每天都會為孩子們提供寓教於樂的教學活動,可以很好的促進智力發展。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裏明確提到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於探究和嘗試、樂於想象和創造”。
又比如《指南》裏提到不多或沒有提到的:反思與解釋、計劃性、執行功能、心理彈性(抗逆能力)、靈活性等。幼兒園的每個環節都能讓孩子在生活與學習中成長,都有其特別的學習品質培養價值,值得我們深入瞭解,這是在家裏無法達到的資源。
7、快樂遊戲好
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安排豐富多彩,在老師精心的組織下孩子們在一起快樂遊戲,這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情啊。
不管什麼遊戲,都有一定的過程、環節。在遊戲的初始階段,兒童通常面臨玩什麼、怎麼玩、在哪裏玩、和誰玩這些問題,這正是培養兒童主動性、計劃性的重要時機。
8、教會孩子適應環境
不要以為,適應環境只是對大人而言,其實小孩子也是一樣的。初上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説,絕對是一個全新的環境,雖然説孩子很小,幼兒園也應帶 領新入園的孩子“參觀”園所,熟悉環境,做好鋪墊,產生好感,減少孩子的抗拒心理。
9、教會孩子尊敬老師
不要以為“尊師”是上了學的孩子才要學的內容,其實,要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要先 讓孩子有這個意識。讓孩子在幼兒園裏只要遇到老師都會習慣性問候“老師好”,老師反過來誇孩子懂事懂禮貌,在老師這樣的評價下,孩子自然更加喜歡幼兒園。
10、教會孩子獨立生活
家長之所以讓孩子上幼兒園,其實並不全是因為家裏沒有人能夠帶看孩子,而是為了將來孩子的成長,讓他經歷他必須經歷的過程。在幼兒園面對每一個小朋友和每一位老師,是在人為的創造機會讓孩子學習獨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不可能永遠陪伴在他的身邊,他要被動地從家長的安排中學會接人待物的能力和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這樣,才能在將來的成長的路上不至於脆弱無助而變成可憐的人。
11、教會孩子照顧自己
幼兒園生活,本身就是讓孩子去學習一些家長沒有時間或者説是沒有耐心去教育孩子的那些芝麻大點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説早晨起來怎麼穿衣服和襪子,比如説吃飯時怎麼拿筷子,比如説完飯後又要怎麼去刷牙,再比如説是大便之後怎麼擦乾淨小屁股……所以説,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這些生活點滴就是要學會自己照顧好自己。
12、教會孩子保護自己
孩子在獨立生活的能力中還要學會保護自己。比如吃飯的時候喝水的時候要注意別燙着自己、比如跟小朋友玩耍的時候要注意自身安全,危險動作的遊戲不要參與,感覺到危險的時候要學會喊老師相救。還有在幼兒園之外找不到老師和爸爸媽媽的時候:不跟陌生人説話,不讓陌生人把自己帶走,不吃不喝陌生人給的東西。要記住家長的電話號碼,要找可靠的人(比如警察叔叔)求救。總之,要學會保護好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13、教會孩子控制自己
這一點,不同脾氣性格的孩子,會有不同的表現。如有的孩子時受到其他小朋友的無理,也總能“自控”地不發生過火的事情。如果孩子能夠學會控制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順利很多。
14、教會孩子關心別人
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其實也是在從小鍛鍊孩子的集體生活能力。在一個集體中,能夠學會關心別人,也才能得到對方的關心。關心別人,其實也算是關心自己。這個層面的意思,孩子是不能理解的,但是,不管是家長還是幼兒園的老師,引導孩子學會關心別人,就是讓孩子瞭解關心與愛護,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相當必然的一項前提條件。
15、教會孩子幫助別人
幫助別人其實跟關心別人的感覺差不多,有着同一種的解釋: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可是,這一意義,孩子至少要等到長大以後估計才能真正的懂得。但是,引導孩子在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時候,要學會伸出手去幫助自己能夠幫助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慢慢去體會,真誠地給予別人及時的恰當的幫助,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16、教會孩子友愛朋友
都知道“友愛”是集體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項準則,孩子雖然小,但是在幼兒園這個集體生活中,“友愛”也一樣是一項不可缺失的準則。與小朋友相處融洽會讓孩子在幼兒園生活中感到更快樂、更開心、更有樂趣可言。現在每家都是一個孩子,每家的孩子都像是個獨一無二的小太陽,沒有兄弟姐妹,不太懂得關愛和友愛跟自己一樣的小朋友,所以,在幼兒園,其實就是在讓孩子在開始接觸這層他們沒有考慮過的關係。如果能夠跟小朋友之間建立起“友愛”,那自然對孩子將來成長的過程打下了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基石。
17、教會孩子樂觀向上
樂觀向上,是一個人生態度。並不是説,人生態度只是對大人而言的,小孩子也一樣面臨人生態度的確定。在幼兒園裏難免要遇到一些比賽或競爭,難免有輸有贏,所以,幫助和引導孩子從幼兒園起就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是絕對不容忽視的。所以,樂觀對待成與敗,永葆積極向上的品質是我對孩子的期望,也是我一直以來對孩子的引導方向。
18、成長不斷檔
因為疫情,幼兒園已經停課了三個月,孩子也在家生活了三個月,之前在幼兒園養成的好習慣幾乎全忘了。
幼兒園開學,一定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決定的,各地教育相關部門也逐漸放開了停課限制,家長不需要有太多顧慮,及時送孩子回到幼兒園才能讓幼兒園的教學工作連貫起來。 如果其他幼兒都入園,您的孩子卻不能入園,對孩子心理來説,是休學半年,他將會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19、規律作息飲食
在幼兒園,老師們會合理安排孩子運動、學習、吃飯、睡覺、娛樂、遊戲等時間,在動靜交替之中安排好孩子們在園的作息時間。在集體生活的環境中,孩子也能相互影響,更容易形成規律作息,規律飲食,健康成長。
20、活動空間大
在家中,孩子的活動範圍僅限在客廳、卧室,帶孩子去公共場所活動,還需要佩戴口罩,小心翼翼;而在幼兒園,孩子可以在教室、活動室、操場上活動,老師們會組織各班級孩子做早操,鍛鍊,跑跑跳跳。
國家衞健委已經下發文件,建議幼兒在園期間不需佩戴口罩,孩子可以在自由的空間下,以舒適的姿態和小夥伴們學習翫耍,這對於孩子也是一種享受。
在高水平、有質量的遊戲中,兒童的學習品質能慢慢形成,這不僅對其入小學,而且對其未來的學習乃至終身發展都是有益的。
*聲明:本文參考來源網絡,由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小編整理編輯,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