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勝之後疏忽被日軍包圍,王必成臨危不亂直擊核心,真名將也
1939年2月8日,新四軍1支隊2團以圍點打援戰術拔除日軍東灣據點,全殲守敵日軍巖松部隊池田聯隊大田中隊,共計50餘人。隨後伏擊來援的日軍,擊斃日軍中隊長大田大尉和兩個分隊長以下官兵79人,傷32人,繳獲輕機槍1挺、步槍120支和一批軍用物資。
東灣據點拔除後,2團1營在17日夜急行軍3個多小時,長途奔襲延陵鎮日軍據點,次日凌晨5時許,戰鬥勝利結束。擊斃日軍留木小隊長和士兵20餘人,傷敵8人,共殲敵約100人,繳獲步槍10餘支,輕機槍1挺,擲彈筒兩具,手槍1支。
2團連續取得東灣和延陵的勝利,使日軍極為惱怒,出動數千步騎兵,攜帶鋼炮數門,四處搜尋,企圖找2團實施報復,挽回顏面。
3月6日,2團團長王必成率團部及1、2營和3營8連移駐上下會一帶,“擬在該地休息兩三日,倘敵向我包圍,情況緊張,則集中主力打擊敵之一路,以突破敵人之圍攻,而直向延陵方向轉移。”
對於日軍大軍出動,尋找新四軍主力一事,新四軍首長早已得到消息,“我於事前所得情報”,“敵15師團(巖松)61聯隊(池田)分八路,向我駐上下會2團一部進行圍攻”。但是由於接連打了幾場勝仗,幹部戰士都有一些麻痹大意,認為日軍屢受打擊,士氣低落,揚言報復只是虛張聲勢而已,即使真有此事也不會立即出動。在這種輕敵思想指導下,2團並沒有做認真準備。
戰爭是一個動態的博弈過程,新四軍由於輕敵很快就吃到了苦果。
6日晚11時,新四軍周圍已經發現日軍活動跡象,放哨戰士立即上報,但是團部並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只是加強了警戒。7日拂曉,團長王必成做出轉移部署:8連及2營一部為前隊,團部輜重行李及1營跟進,並以2營6連在下會擔任掩護,向上塘、五崗頭方向突圍。
等天亮時分撤到白石山時,大家才發現情況比預想的要嚴重許多。本來,2團想撤到白石山,搶先佔領白石山高地,掩護部隊突出日軍包圍,脱離日軍追擊。誰知,日軍早就料到了這一步,與夜裏搶先佔領了白石山西北的高山五岡頭。前有高山日軍,後有騎兵追擊,2團陷入了絕境。
發現情況不妙,王必成站在白石山西邊的青山山腰,用望遠鏡四周觀察一番後,立即命令1連搶佔東南角的白石山,堅決阻擊敵人進攻,掩護主力轉向西南方向突圍。1連是團裏有名的精鋭,英勇善戰,接到命令後立即跑步搶佔白石山,奮勇向高地衝擊,與幾乎同時到達的日軍展開激烈的肉搏戰,經反覆衝殺,佔領高地,並依託高地多次擊退敵人集團衝擊,為大部隊突圍守住了最後通道。1連完成掩護任務撤下來時,僅剩十餘人。
面對當面包圍之敵,2團集中火力與兵力,發起連續衝擊。經過8個小時拼殺,在新四軍潮水般的進攻下,沒有了制高點火力鉗制,日軍兩道包圍圈全部被撕破,眼睜睜看着新四軍揚長而去。
這一仗雖然最終突出包圍圈,斃敵56人,傷敵43人。但2團也付出了慘重代價,陣亡58人,傷82人。團政治處主任肖國生,政治指導員李文魁、陳杰生、温得生均光榮犧牲,教育幹事顧光鬥、周經、章政英、張國英及張軍,均受重傷。損壞機槍4挺、長短槍10餘支,電台因運輸員受傷,不能運走,也被打破投入河中。
這次戰鬥充分説明抗日遊擊戰的艱鉅性、複雜性。戰前得悉敵軍在駐地周圍增兵的情報,但軍政主官沒有做出果斷撤離的決心,大勝之後稍有疏忽、輕敵極有可能帶來滅頂之災。幸好被敵人包圍的2團全部是戰鬥部隊,戰鬥力強;沒有地方政府及機關人員隨行,可以專心投入戰鬥,這才避免了遭受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