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爭先只怕恐後!走出焦慮式教育怪圈尚需化堵為疏
“如何看待內卷從娃娃開始?”最近,家庭教育題材劇熱播,劇中一些直擊社會熱點的情節引發熱議。在校外培訓越來越火熱的趨勢下,校內的“減負”轉變為校外的“增負”。面對教育競爭帶來的內卷化趨勢,焦慮式教育陷入循環。
焦慮之下,校外培訓不斷上漲
日前,針對作業數量過多的問題,教育部再次出台“十條措施”,強調要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總量,並區別不同學段和年級作出了具體時間要求。同時,要求各地要把禁止留作業作為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
“輔導班越來越多,學生負擔也越來越重。”教育諮詢師區宇説,隨着學校減負措施的開展,學生學習負擔大規模轉移到課外輔導班,形成了課內減“負”,課外加“負”。
區宇表示,無論是家長親自輔導孩子作業,還是花錢找託管和課外輔導,這些額外增加的成本,導致最大問題是家長越來越焦慮,雞娃的程度越來越強,負擔也越來越重。而家長焦慮的根源,主要還是擔心孩子搶不到優質教育資源。
來自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中小學生參加校外培訓的時間十多年來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大幅增加,學生週末補習時間是2005年的3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表示,中小學生對學校教育質量的滿意度,雖然高於校外培訓,但學生和家長的教育需求仍不能得到充分滿足,這也不斷催生了校外培訓的擴張。
在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院長、未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關成華看來,重點大學教育機會的稀缺性凸顯,而能否進入重點大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業表現。環環相扣效應不斷拉長家庭教育投資鏈條,對於家長們來説,似乎每一環節都不能落下。比如,對各類輔導班、補習班趨之若鶩。
化堵為疏,構建行業良性生態
“如何看待作業,一直是減負的焦點,也一直有爭論。”北京小學校長、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李明新表示,“十條措施”中沒有采取簡單硬性規定作業數量、時間的思維方式,而是認識到教育教學的複雜性,體現了中小學作業減負工作的科學性。
如何更好地把作業管理要求落下去,切實收到減負增質的成效?李明新認為,一方面是校內校外要協同發展。在作業的管理、設計、佈置、批改上,不只給學校提出要求,同時特別給校外培訓機構提出了明確要求。目前,造成學生作業負擔重,很大程度上與家長給孩子報各種學科培訓班,以及校外培訓機構給學生大量佈置作業有密切關係。“只有校內校外同時減負,才有利於教育生態的恢復。”
“給家長和學生減負,既要讓課堂學習有質量,也要讓校外培訓有特色。”互聯網分析師顏曾表示,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短時間內快速發展,大量教育企業和教培機構開始拓展線上業務。在線教育突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藉助互聯網工具,將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給不同地區的用户,提升了教學效率。“隨着科技手段與教育方式的融合,未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形態都將隨之發生新的改變。”
“長遠來看,除了‘堵’,更加需要合理有序地‘疏’,創造良好的行業生態。”關成華建議。“教師資質造假、平台誇大宣傳、下單容易退費難,在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過程中,這些問題得到了廣泛關注。”他指出,在充分重視這些問題和加強監管的同時,也要優化校外培訓的發展,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
關成華還提到,未來,可以引導資本更多流入教育科技等場景和應用創新領域。比如,依託大數據建立在線教育監管和風險預警平台,打破信息孤島,推進不同部門間監管聯動、業務協同、信息共享和服務銜接;還可以通過創新新媒體服務,拓展學校、家長、學生以及社會各界監督行業規範發展的途徑和渠道。(記者 姚坤森)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