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直播帶貨是不務正業?職業偏見不妨少些
日前,媒體報道了多個大學應屆畢業生做帶貨主播的故事。在部分人看來,直播帶貨是一份不太“穩定”和“體面”的工作,甚至有人批評這些年輕人沒有責任感,不務正業。
比如,墨爾本大學學前教育碩士米八,最近開啓了直播帶貨。這份看起來“隨意”的工作,其實很辛苦,對個人能力有一定要求。她每天像打卡上班一樣:“醒來就化妝,化完妝就直播,直播完就卸妝,然後收拾一下睡覺。”此外,這項工作還存在身體健康上的風險:“聲帶受損、睡眠不足、心理壓力大、腰椎頸椎不好等情況在帶貨主播中十分常見。”
直播帶貨主播又稱“互聯網營銷師”。人社部2020年發佈的新興職業,就包括“互聯網營銷師”。對這一職業,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在數字化信息平台上,運用網絡的交互性與傳播公信力,對企業產品進行營銷推廣的人員”。該職業也有相應的職業規範,《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已在2021年5月正式實施,帶貨主播需要遵循法律規範,發佈虛假廣告、低俗信息等做法被嚴厲禁止。
有些網民認為畢業生做帶貨主播是不務正業,是因為他們並不瞭解這一新興職業。新職業在剛出現時,容易讓人覺得“不靠譜”。當年最早在網上開店賣貨的一批人,也曾備受輿論質疑,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是勇於“吃螃蟹”的人,把握住了市場發展的紅利。直播帶貨也是如此,很多人並不瞭解從業者的工作狀態,僅憑定式思維和個人偏見,就給從業者貼標籤。
不可否認,直播帶貨存在諸多亂象,從業者中不乏蹭熱度、試圖謀求暴利的人,甚至有不法分子想通過直播把粗製濫造的產品賣出去。但我們不能因為新興行業存在亂象,就否定它的價值,更不能以偏概全,把那些在直播鏡頭前打法律“擦邊球”的主播,跟很多踏實耕耘的年輕人混為一談。
如今,年輕畢業生們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想找一份既符合個人興趣又穩定體面的工作,絕非易事。新興職業的興起,求職者的就業選擇變得更加多元。儘管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帶貨主播,但新職業還是能幫助有些年輕人找到方向,實現人生價值。
職業偏見不僅無助於年輕人解決就業難題,反而會讓人陷入迷茫與焦慮。當我們看到勇於創新和突破的年輕人直播帶貨時,應當給予他們必要的鼓勵和理解,而不是固守偏見,指指點點。當社會的就業觀念變得包容和多元,將會鼓舞更多從事類似新職業的年輕人。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