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深愛的大將,曾殺龐統、圍張飛,可為何諸葛亮卻將其斬殺?
對於三國的領導人來説,能識人善任是基本原則。就如曹操,手下諸多大將前線披荊斬棘立下汗馬功勞,又不乏文人在後謀事步步為營;孫權從哥哥孫策手中接過東吳一把手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延俊秀,聘求名士”,更是把招攬來的人才當作自己的兄弟一般對待;而劉備求賢的“三顧茅廬”更成千古佳話。但有位大將戰敗被俘,在劉備誠意許諾日後前途無量後無動於衷,最後被諸葛亮下令處死,此人是誰呢?他就是張任。
《三國演義》裏張任此人忠勇,為劉璋手下難得的貼心且有實力的大將。在劉備入蜀時,便勸諫劉璋提防劉備,可是沒有得到劉璋的重視。但即便如此,在宴會上劉備示意魏延舞劍,趁機除掉劉璋時,張任再次挺身而出,機智地同魏延周璇,保護劉璋。
張任被擒後,劉備犯了愁。與自己數次交手難有破綻的對手如今成為自己的手下敗將,甚至還讓自己損失了一位十分重要的謀臣,劉備心中有怨有氣;而從另一方面來説,愛才如命的劉備深知這位對手的能力,如果因為意氣用事把他直接殺了,自己好像也佔不到什麼便宜。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劉備決定還是選擇採用招攬這個手段。
看到這裏,可能大家也有疑問,諸葛亮不過是劉備手下的一位謀士,就算劉備稱諸葛亮一句先生,此時諸葛亮怎麼能自作主張“僭越”主公發號施令呢?這個舉動倒是我佩服諸葛亮的地方:劉備沒有指明處死張任的情況下,諸葛亮是怎麼想的呢?
第二,也是為了安撫蜀中其他的世家大族。此刻的劉備剛成功入蜀,正是和世家大族聯絡感情,得到認可的時候,此刻若由劉備親自下令處罰張任,肯定會讓一部分世家大族心有縫隙,日後更難合作,而諸葛亮身為一位謀士,替劉備處罰,避免了劉備和世家大族直接的衝突。
第三,就是為了斬草除根,不留後患。劉備的仁慈對兄弟朋友就是和煦的春風,但是如果是敵人呢?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諸葛亮與劉備共事多年,十分了解劉備的性情。如果此刻只是稍微處罰一下張任,只要劉備的招賢之心不死,張任就仍有死灰復燃的機會給蜀漢一擊。只有此刻讓不會投降的張任死去,才會徹底斷了這份隱患。
話都説到了這一步,張任就不得不死。而這個時候的劉備心裏也正好在糾結,勸降勸不來,殺又不捨得,此刻的諸葛亮拿出來了一套非做不可的決定,劉備不但不會怪罪諸葛亮(明面上可能會反對、或是生氣),想必內心還是會非常感謝諸葛亮幫其解圍的,這大概就是瞌睡時有人遞來了枕頭的那種愉悦感吧。
有着一身本領的張任這次沒能逃過死亡的命運,因為他沒有當過上位者,也不會揣測上位者的心思,比起一身本領,上位者更在乎的是忠心。若是沒有辦法掌控這員大將,那他就不是英才,而是催命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