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南開大學、張伯苓研究會向哥倫比亞大學贈書儀式舉行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經典

9月11日,南開大學、張伯苓研究會向哥倫比亞大學贈書儀式以網絡會議的方式在南開大學舉行。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張伯苓先生之孫、全國政協原常委、張伯苓研究會及嚴修研究會顧問張元龍,共同向哥倫比亞大學贈送近日出版的《鉛字流芳大先生——近代報刊中的張伯苓》(上下冊)一書。哥倫比亞大學代表在線上接受捐贈。

曹雪濤在贈書儀式上談道,今後雙方將加強研究工作的互動,進一步增強兩校乃至兩國教育文化交流互鑑。南開人將繼續秉承張伯苓老校長等前輩教育家優秀的辦學理念,全面加快卓越南開建設,培養更多有時代擔當和全球視野的“公能”人才。南開大學願與哥倫比亞大學一道,繼續在師生交流、科研合作等領域加強深度合作,共同為推動全球高等教育的發展作出貢獻。

張元龍在儀式上説,“張伯苓研究會專注於張伯苓教育思想研究近20年,發行了大量的出版物和研究成果,為中國的近代教育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並將總結出來的張伯苓校長的教育理念、教育規律和經驗投入教育實踐。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借鑑世界教育革新經驗。希望能以今天的活動為契機,加強南開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的合作交流,開啓對全球教育治理新途徑的探討。”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教務長Stephanie Rowley教授在線上説道,“張伯苓先生是中國現代教育的先驅,對中國的教育事業和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在國際上有着重大影響力。非常高興也衷心感謝南開大學和張伯苓研究會的慷慨捐贈。”

《鉛字流芳大先生——近代報刊中的張伯苓》由張伯苓研究會策劃,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發行。曹雪濤作序,張元龍撰寫前言,南開大學檔案專家張蘭普和校史研究學者梁吉生共同主編。

據瞭解,《鉛字流芳大先生——近代報刊中的張伯苓》一書總計75萬字,由編者從晚清、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的70多種報刊,論及張伯苓的6000多篇文章中,精選與張伯苓先生同時代各界人物發表的文章296篇,跨度40餘年(從1908至1949),幾與張先生一生的教育事業相伴隨。該書集中反映了張伯苓先生在其有生之年在同時代人眼中比較豐滿的映像及其對社會的廣泛影響,也為現今瞭解、研究張伯苓提供了一個現場還原的語境。

曹雪濤在該書序言中寫道:“回望來路,創校校長張伯苓以其宏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獨特非凡的個人魅力,對南開學校的建立和成長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對中國教育的發展和進步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1917年,張伯苓赴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研修高等教育,師從著名教授杜威、基爾帕特里克、桑代克,研究教育理論,並走訪了美國近50所大學和中小學。自此,哥倫比亞大學與張伯苓先生、南開教育結下不解之緣。張伯苓説,“一年多來,考察他們的國情及人民的精神,遂知教育是一國之根本。並且一國的人才全由大學產生而來。現在我國教育不興,人才缺乏,不禁使人感而思奮,要立即創辦大學。”1919年,回國後的張伯苓先生與“南開校父”嚴範孫先生正式創辦南開大學。1946年,哥倫比亞大學授予張伯苓先生名譽文學博士學位。1948年,哥倫比亞大學還出版了介紹張伯苓的文集《別有中華》。近二十年來,兩校高層互訪和師生交流更加頻繁。

贈書儀式上,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參贊楊軍,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程賀南,南開大學校史研究室主任肖光文,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教育研究中心首席顧問Henry Levin,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Alex Eble,張伯苓研究會副理事長、研究員張重憲,紐約華美協進社人文學會會長何勇等也在線上線下表示祝賀、發表致辭。他們回顧了南開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的深厚淵源,分享了張伯苓先生在哥倫比亞的求學故事,並表達了今後兩校拓展合作交流的共同期盼。

《鉛字流芳大先生——近代報刊中的張伯苓》編者、南開大學檔案館研究館員張蘭普代表共同編者梁吉生教授獻詩。他説,“我們在編輯本書的過程中,深感張伯苓先生獻身教育的無私情懷和苦幹、硬幹的堅強意志。今後將一如既往繼續有關張伯苓的研究,為哥倫比亞大學與南開大學和張伯苓研究會的友好合作貢獻力量。”

贈書儀式由南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教育研究中心、張伯苓研究會共同主辦,張伯苓先生曾孫、張伯苓研究會及嚴修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張鑑厵主持。南開大學黨委宣傳部、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校友工作辦公室、檔案館、歷史學院、日本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張伯苓研究會、嚴修研究會相關代表以及天津社會科學院相關負責人一同參加。

該書首發儀式在當天下午舉行。

據悉,為紀念中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先生入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04週年及張伯苓研究會成立15週年,今年7月,張伯苓研究會向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中國教育研究中心贈送了《張伯苓全集》《先父張伯苓先生傳略》《重讀張伯苓》等相關圖書27種40餘冊。(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