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特寫:苗疆攀巖運動進校園

由 鍾離黎明 發佈於 經典

新華社貴陽6月29日電 特寫:苗疆攀巖運動進校園

新華社記者羅羽

聽到攀巖這兩個字,10歲的王靖就像換了個人,手舞足蹈地聊起他對這項運動的喜愛。

“我第一次看到別人在山壁上攀爬的時候,就特別喜歡這項運動,感覺很刺激,很好玩。”站在學校的一座攀巖牆前,王靖激動地説,他希望能在學校裏再次體驗攀巖運動。

王靖是貴州省安順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格凸河鎮格凸寄宿制小學的一名三年級學生。去年學校安裝攀巖牆的時候,他跟其他學生一樣,好奇地盯着這塊人造巖壁看了很久,並在專業教練的幫助下,上了一堂攀巖課,攀上了這塊高達12米的攀巖牆的最高處。

王靖所居住的村寨坐落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格凸河景區邊上,穿村而過的公路正好通往景區。這條公路邊,建有一個“攀巖小鎮”,裏面有可供兒童和成人玩的攀巖牆。王靖的家就在“攀巖小鎮”一旁。

“我以前經常看到人在小鎮的攀巖牆上熱身,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然後再到附近的山上攀巖。”他説,他自己也經常到小鎮的攀巖牆上攀巖,所以一直很喜歡這項運動。學校修建攀巖牆後,他就迫不及待地體驗了。

“近年來,紫雲縣嘗試推動攀巖運動進校園,目前計劃在包括格凸寄宿制小學在內的2所小學和1所中學先期開展,讓更多的學生學習和參與這項運動。”該縣文體廣電旅遊局體育中心副主任潘虎介紹,開展攀巖運動進校園,與當地的文化傳統和自然資源密不可分。

潘虎介紹,格凸河景區一帶的苗族羣眾數百年來就有攀巖傳統,這裏的苗族先輩通過徒手攀巖放置“懸棺”、採挖草藥等,並將這一技藝傳授了下來。在這裏,優秀的攀巖者還被稱為“蜘蛛人”。

此外,景區附近的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大批自然巖壁,也吸引着國內外攀巖愛好者的目光。過去二十年,不少國外攀巖愛好者到周邊攀巖,開發了類型豐富的攀巖路線。這裏還多次舉辦攀巖比賽,攀巖氛圍濃厚。

“這裏的孩子從小與山為伍,活潑好動,具備極佳的運動天賦,且絕大多數喜歡體育運動。”格凸寄宿制小學校長韋天志介紹,全校有學生215人,去年他們做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學生對攀巖運動感興趣。

“攀巖運動進校園必須抓早抓好,這項運動的參賽者的黃金年齡在13-17歲。”紫雲縣攀巖協會會長韋道龍介紹,他們協會有35位會員,平時也進校園免費進行攀巖運動的授課和講解,為學校培養專業攀巖教師助一臂之力。

專業攀巖教師缺乏,是目前限制校園攀巖運動開展的一大問題。針對這一現狀,紫雲縣已經做出了培訓安排。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我們原本計劃在上半年開展的工作受到了影響。下半年,我們準備邀請省、市專業教練團隊到縣裏為3所學校的老師舉辦專業培訓,幫助他們取得專業資格後,把校園攀巖運動真正開展起來。”潘虎説。

王靖對此滿懷期待,他笑着説:“我希望攀巖課趕緊上起來,我很想學習和參加攀巖運動。”他夢想以後能當一名攀巖運動員,和更多的人競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