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姐育兒説(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心理學家指出,幼兒在2~3歲時最容易出現撒謊行為。
那麼,身為父母我們要不要教訓孩子呢?是不是要懲罰孩子?大部分父母對於懲罰孩子都是糾結的,因為不想傷害孩子又要讓孩子受到警惕,這很難。要不要懲罰孩子這件事,家長們這幾點了解了,便能明白。
李老師從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了現在的學校教學。剛剛畢業的她,飽含熱情,投入了教育事業,卻屢屢碰壁。她遇到困難的,不是自己的教學多麼麻煩,而是解決孩子心理和不好的行為上,太困難了,
她班上很多學生都不太喜歡學習,所以在考試的時候成績都不理想。尤其是抄襲的習慣,讓李老師非常討厭,幾次告訴學生們,抄襲成績不是自己的,與其去抄,不如平常多學,抄來的成績反而會被懲罰。
本以為自己苦口婆心,獎懲相結合,孩子會慢慢聽話。但是沒想到,那些被懲罰的孩子,下次還是會犯,使用“懲罰”之後孩子的行為並沒有因此減少多少。
實際上,懲罰教育沒有我們想象中有效。
一、為什麼“懲罰”教育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管用?
為什麼李老師的懲罰會沒有用呢?其實大多數的家長都會像李老師一樣,覺得孩子犯錯了就糾正,要麼懲罰,他總會記着。可是現在告訴我們,懲罰教育一點兒用都沒有。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很多情況下,懲罰教育都無用。
心理學獎懲罰分為正懲罰和負懲罰兩個方面。二者的區別在於,是用積極的方式警告孩子,還是消極的方式。
在懲罰過程中,孩子往往會在短時間內聽話,可是沒過多久,又會犯同樣的毛病,這叫“懲罰無效”,是很普遍的一個現象。
二、“懲罰”教育有哪些不良的影響?
當我們發現,懲罰沒有用的時候,就應該想到,懲罰行為會帶來哪些負面的影響。
在家長的懲罰之下,孩子大多叛逆和任性,因為有的時候懲罰在孩子心裏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説孩子不服氣,覺得這樣不合理,自己沒錯。這種情況下,
孩子的逆反心理會快速成長,左右孩子的思想和行為。
三、如何避免出現“懲罰”教育,家長要先改變觀念
懲罰教育無法立竿見影,該怎麼辦呢?其實在懲罰教育實現之前,家長需要轉換自己的觀念,打罵孩子,懲罰孩子不一定會獲得家長想要的結果。
比如有的時候父母認可孩子行為中積極的一部分,他反而會覺得:
咦?媽媽看到我的用心了?
這樣即使孩子錯了,他也會自己感到羞愧,不需要家長的懲罰。所以在教育面前,不是越強制越有用,家長應該清楚。
四、要讓孩子變得更好,而不是用“懲罰”限制孩子
陶行知在做校長的時候,碰到了一個很調皮的學生。有一次他發現學生要拿東西砸自己的東西,便把他叫到了辦公室。他先是肯定孩子守時、有勇氣,再是給了孩子幾顆糖,一下子孩子就覺得自己太羞愧了,連忙為自己的行為道歉。
孩子的成長不全是從懲罰的反省中而來,這些教育方法也很好。
1、先肯定再批評
像陶行知一樣,先肯定孩子,會打消孩子內心防衞和害怕,進而突破其心理防線,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2、問清楚原因
有的時候家長也會矇蔽,無法看清事情真實的樣子。因而,家長要給孩子一個機會,先了解清楚狀況,再做決定也不遲。
合理運用懲罰教育也需要注意的這些細節
1、尊重孩子的人格
很多家長懲罰孩子的時候像是在馴服動物,
這樣有多打擊一個人的自尊心
,想必家長不清楚。這裏建議大家,懲罰孩子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
別讓他因此沒有了安全感,自尊心受到打擊。
2、把握情緒
有的父母一激動起來,誰都不認識,噼裏啪啦把孩子罵了一頓,打了一頓,回過頭來,覺得自己好像不對,這樣就不好了。因為情緒過激,會對孩子造成更多的傷害,情緒影響之下,家長容易“用力過猛”,對孩子傷害大。
在這裏提醒大家,孩子犯了錯,可以懲罰,但是該如何正確、合理地“懲罰”這很關鍵,有些事情家長不得不注意。
今日話題互動:
大家對於“懲罰孩子”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大家又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裏是朗姐育兒説,在這裏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