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後周小皇帝柴宗訓為什麼一定要把江山讓給趙匡胤,這才是真正原因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阿煜説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五代的帝位更替中,常常血腥而短暫,即便是奠定了統一之勢,雄才大略的後周世宗郭榮(柴榮),在死後短短的時間裏,兒子就把江山拱手讓與他人。而眾所周知,搶走後周江山的宋太祖趙匡胤,正是之前郭榮(柴榮)親信中的親信。
在世宗在位短短數年間隨着殿前軍扶搖直上,春風得意;在柴榮在位期間,迅速對李重進、張永德等資歷遠在他之上的功勳將領彎道超車;在柴榮去世時成為殿前軍都點檢,但平心而論,趙二趙匡胤的成功可以説十分偶然,那如果這種偶然性不發生,後周能夠延續國祚嗎?
01
柴宗訓的困局
後周的建立者郭威,是在舉家遇難的情況下才舉兵造反,因此,他並沒有兒子繼承他家的皇位,柴榮也不過是郭威的養子兼外甥,在當時,大軍頭李重進、張永德也分別是郭威的外甥和女婿,柴榮的帝位並不能坐得十分安穩,至郭威死前,甚至對李重進不放心到要他對柴榮行君臣之禮才肯嚥氣。
而偏生柴榮也不長命,他死的時候柴宗訓不過虛歲七歲,在五代時期,中央政權並沒有形成足夠的威權,要這些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跋扈軍頭對一個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小皇帝服氣,這無異於天方夜譚。
對於接班人的栽培,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培養自己的班底,送一些人情給臣屬……柴宗訓由於太小也沒有什麼可用的親信,他爹的親信也不是他的親信,不然趙匡胤就不會欺負他了,他面臨的局面,比歷史上光桿司令劉協,流浪天子李曄都要差上許多。
畢竟劉司令和李天子都有幾百年的帝室正統帶來的號召力,而柴宗訓登基時後周只建立了九年,就別指望有多少盡忠周室的人了。
02
軍隊的站隊
後晉時,時任後晉成德節度使安重榮説過一句遠比他本人出名的話:“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寧有種耶?”這句話也説出了五代政權的本質,在五代,合法性並不是那麼重要,而軍隊的站隊,卻尤為重要。
柴榮在位時期後周的野戰主力,主要由兩支軍隊組成,一支是自後唐以降的侍衞軍,另一支是高平之戰後崛起的殿前軍。高平之戰中,侍衞軍轉進如風的表現讓柴榮極為不滿,在此役過後,柴榮着手於殿前軍的建設並打壓侍衞軍,趙匡胤也因此受到提拔重用,這成為了後來趙氏代周的隱患。
在柴榮眼裏,侍衞軍系統中的李重進和他名義上的姐夫張永德的威脅遠遠大於新崛起沒有根基的殿前軍,因此在世宗一朝,柴榮在不斷地平衡和調解李張二人,而他也成功地做到這一點,在他嚥氣前後,張永德被罷免了軍職,李重進被調去了淮南鬱郁不得志。但這個看似成功的佈置,實際上挖了一個巨大無比的坑。
作為後周的操盤手,柴榮死前完成了一波猛如虎的操作,堪稱玩平衡玩脱的經典案例,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操作的。
侍衞親軍系統終世宗一朝飽受打壓,以五代時期將兵的脾氣,説沒有不滿是不可能的,在當時的侍衞軍系統中,趙匡胤的政敵或者有過節的有李重進、袁彥、韓通。
經過柴榮的操作後,李重進跑到淮南遙領職務,袁彥被罷免軍職,親趙匡胤的韓令坤、高懷德、張令鐸上位,這樣一來,事實上侍衞軍中只有韓通一人與趙匡胤不同路。
而本應該對柴榮感恩戴德的殿前軍,也在柴榮這波操作中,產生了怨恨和不安。出於制衡的考慮,侍衞軍系統的韓通居然被柴榮提拔到殿前軍諸將之上,作為正經的侍衞親軍出身的韓通被提拔到殿前軍如此高位,自然極大加深了殿前軍系統的軍兵不滿情緒。
殿前軍系統要避免落到失勢的侍衞軍一般下場,殿前軍諸將也只好選擇抱住趙匡胤的大腿,加之原殿前軍高層多是與趙匡胤交往密切,因此,忽略了人性多變的柴榮,在死前讓趙匡胤的行情是連續漲停。
03
趙匡胤的勝算
柴榮死後,事實上趙匡胤並非勢不可擋,不説劉裕楊堅,就是劉知遠郭威,要是有緣和趙匡胤相見也不禁要歎服得國之易。在得位之前,他在朝中的權勢可謂是自己諸位前輩中最低的一個。
資歷不夠,速度來湊,在陳橋兵變之後他的行動速度,卻冠絕他的前輩們,這也是因為他對自己其實很不自信。畢竟論資排歷的話,後周朝上在他之上的就有符彥卿、張永德、李重進等人。
後周恭帝柴宗訓登基之時,也並不是無法阻止趙匡胤,清查朝中關係,阻止親趙勢力向京畿一帶聚集都是很好的方法。只要更為合理的保持殿前軍和侍衞軍的平衡,趙匡胤也不敢抓着黃衣服就逼着下屬往身上套。
但在當時,趙匡胤已成氣候,只能用李重進或者復起張永德制衡他,但李重進之流應該也有司馬昭那點心思,不提趙匡胤登基後他説反就反,就是早在柴榮即位之前郭威就對他相當不放心,遑論要他效忠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
殿前軍一旦失勢,李重進必反,周室能做的,只能苦心維護此二人平衡,而一旦兩人開打,不論誰勝誰負,按照歷史上清君側的潛規則,君王的下場一般不會太好。
不比後世玄燁擒殺權臣滿洲第一巴圖魯鰲拜一樣,在當時把李重進、張永德、趙匡胤等等軍頭引誘到一個地方一鍋端了並不現實。清初八旗制度下,君王高度集權,而在五代這個難度實在太高,而且這事後漢隱帝劉承祐就試過水,由於失敗直接重啓,來世再見了。
柴宗訓死局的形成,歸根結底來自於五代皇權與政權的不穩定性,這給了趙匡胤機會,也給了其他人機會,只不過李重進等人沒有把握住也沒有把握好罷了。
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期,國賴長君。不説年幼的柴宗訓,就是五代前朝後唐、後晉的末代皇帝,李從珂、石重貴,也多是深諳戰陣、弓馬嫺熟之人,連他們都沒能給後唐、後晉延壽,柴宗訓一個稚童,能做的,實在太有限了。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湘橋蓬蒿人 製作:吃硬盤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