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記者林迪】“我們希望通過‘紫領’工程,與大家共建培養‘紫領’人才的生態圈,為新IT時代培養智能製造中堅力量,為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3月25日,聯想正式啓動“紫領工程”, 對此,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戰略官喬健表示。
據悉,“紫領”人才是指符合智能製造要求的,既熟悉實際製造流程又瞭解相應技術理論,兼具動手操作能力和管理創新能力的複合型人才。聯想希望通過“紫領工程”,與各方共建智能製造人才培養的生態圈,向各行各業培養和輸送人才。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院長華強森 (Jonathan Woetzel)表示,到2030年,或將有2.2億的中國勞動者需要變更職業,教育及技能發展體系的覆蓋範圍可考慮從當前的在校生羣體擴大到全部7.75億勞動者隊伍,這對中國教育和技能發展體系提出新的要求--各方需要為中國的技能轉型共同努力,一起推動這一轉變。
“智能製造領域發展日新月異,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聯想集團副總裁柏鵬告訴記者,智能製造領域可以概括為“三化融合”: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三者應該是齊頭並進的。其中,自動化是最基礎的,隨後是數字化,再進一步是智能化,缺一不可。因此,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有挑戰,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綜合。
他舉例稱,動化領域需要對智能化裝備有深切理解的工程師;數字化領域則需要對於數字化的變革以及IT非常瞭解的人才;而在智能化方面,需要對剛才講的所有這些最新的技術有較強的瞭解,這是非常複雜的。”
“除此之外,還需要強調三個打通。我們要把供應商、上下游產業都連通到一起。如果沒有各方的努力,我們自己智能製造的水平提高不上去,所以IT和OT的融合特別重要,這是非常綜合的一個體系,我們在幾個領域裏都要培養不同的專業領域的人才。”柏鵬指出。
為此,在聯想內部,聯想教育、聯想供應鏈和聯想公益基金會協同合作,貫穿職業技能人才成長的各個階段。其中,聯想教育將整合多年來在職教領域的經驗,與各地方政府及院校合作,共育智能製造人才精英。另外,聯想供應鏈是高質量職業技能培訓的提供者和高質量就業的最終承載方。聯想公益基金會則為來自鄉村的中職、高職學生提供資助。
採訪中,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教育總裁李祥林告訴記者,“紫領不僅要求員工掌握技術,還需要他們對製造流程、工藝方面有所瞭解,要配合製造業的需求和特點。在專業課程方案方面,我們要進行持續的改進,並且要對外和院校進行溝通並共同構建。從聯想企業自身的需求出發,一年也需要上萬名紫領人才,並且還需要有所分類,包括:對院校的培養、偏中高級人才的培養、中級和基礎人才、企業和社會招聘的培訓,以及圍繞紫領工程面向職業院校的合作發展等。”
他還透露,結合紫領工程,聯想在推動其新IT產業學院的建設。即以IT、智能製造相關技術為主導,圍繞“端-邊-雲-網-智”的技術架構,開發各方面的專業。主要分為四大方向:軟件工程、智能製造、IT基礎架構和智能終端,以及在這4大方向下的14個領域。另外,對於與智能製造相關的技術,聯想則根據其行業和平台的特點開發專業課程及基礎課程。
“還會結合聯想的產業技術,進行再造或開發,形成新的一套體系,並和知名院校、相關技術院校進行合作。在某些領域,我們也會與擅長各方面技術的企業合作,進行技術的輸入和製造過程方面職業素養的培養。”李祥林表示。
最後,聯想方面表示,歡迎更多行業夥伴與教育工作者的參與和建議,通過打造“新IT”人才生態圈,助力我國實現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的全面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