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門共推教育新基建 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數字底座”

  教育新基建面向未來,要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這個支撐體系將助力破解教育均衡、家校協同、師生減負等教育難題,推動教育模式變革、流程再造和生態重塑,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創新創造人才。因此,推動教育新基建要跳出技術的邏輯,從教育生態構建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高度去勾勒發展藍圖。

  ——雷朝滋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

  ◎本報記者 張 曄

  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關於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結構優化、集約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教育新基建,本質上是教育信息化的2.0版本,它不僅包含信息網絡、平台體系、數字資源、智慧校園等新型基礎設施,還包括面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發展理念。”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沈書生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技術已經成為教育生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影響、改變並重塑了現代教育關係,“人、技術、自然”的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自組織結構推動了教育新生態的形成。

  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已然開始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大中小學生宅家數月。但是,受益於教育系統信息化的建設成果,各地普遍實現了“停課不停學”。

  據教育部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互聯網接入率達到100%,95.2%的中小學擁有多媒體教室。

  早在十年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劉銘副教授就把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實踐中,疫情讓他和許多老師的在線教學水平都上了一個台階。從最初的教學時空延展,到評價方式的多維性和精準性,再到智慧教室和虛擬現實的應用,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應用讓他深深體會到新基建對教育改革的強大助推作用,“我認為這種變革是從4個方面逐層遞進的,首先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理念發展;其次是新技術的支撐;在此基礎之上外化為新基礎設施的建設;以此實現信息技術賦能於教育領域,最終呈現教育教學的新樣態”。

  根據多年研究,沈書生將我國的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歷程大致分為3個階段:一是技術參與教育的階段,重點關注如何藉助技術改變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二是技術變革教育的階段,這一時期我國啓動了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提升工程,教育界開始依靠技術改變教學形態,重點關注如何藉助技術來改變和調整教學過程;三是技術優化教育的階段,2013年我國啓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藉助技術轉變教育思維、改進教育質量受到廣泛重視。

  近年來,信息技術的更新迭代密集而迅速,教育信息化也迎來了新網絡、新平台、新安全、新資源、新校園、新應用等新一代基礎設施建設高潮。

  “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加速迭代,正深刻改變着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傳統教育生態不斷受到衝擊,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已然開始。”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一次教育專場活動上,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也表示,推動教育新基建,將加快技術的演化和發展,在促進教育數字化轉型上發揮加速器的作用,促進信息技術下的教育教學變革。

  核心價值在於學習者的健康成長

  當前,我國5G網絡加速成型,但山區的孩子卻需要爬到山頂才有信號上網課;北京的孩子與農村的孩子使用同一本教材,卻因為不同的課件產生不同的理解;網課上完了,學生學得怎麼樣,老師並不完全掌握……

  2020年,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注意到一個現象,“差不多所有的學校、老師都在做課件、上網課,幾乎是‘村村點火、户户冒煙’。”朱永新説,這也造成了教育質量不平衡,出現兩極化的現象。

  對此,雷朝滋也表示,教育信息化保障水平距離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仍有差距。

  高質量教育是世界各國教育改革追求的共同目標。“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不僅是每一位公民應有的權利,也是考察教育新基建這個“數字底座”能否築牢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關鍵。

  劉銘已將他任教的所有課程全部上網,“現在的技術手段能夠實現學生在線簽到,統計學習資源瀏覽率、討論參與率、在線作業完成率等多維度在線學習行為數據。這些數據能幫我分析每個學生的在線學習狀態,並與學習成績進行關聯分析,這對教學質量的提升非常顯著。”劉銘説,學校和老師都要積極探索和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技術在教學中的實踐,開展啓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

  新基建無疑將進一步補足教育信息化短板,提升教育質量。但是,實現教育革新,還需要弄清楚教育領域目前存在什麼問題,如果發現不了問題,革新就無從説起。

  沈書生表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價值在於學習者的健康成長。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出現,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影響教育,但是判斷技術效能的關鍵指標只有一條,那就是尊重學習規律,促進學習者的健康成長。

  同時沈書生還指出,合適的學習支持才能實現教育信息化核心價值。藉助於現代技術的支持,教師可以記錄學生行為,並可以對學生的行為過程做出準確判斷,進而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學習策略指引。

  推動教育新基建要跳出技術邏輯

  2019年,浙江金華一學校學生頭戴“金箍”上課的視頻引發關注。所謂“金箍”,是指檢測腦電波的智能頭環,檢測結果用以評判學生注意力程度,分數還會被髮給家長。

  但是,此舉很快引來輿論質疑,有媒體評論認為,太關注技術給教育帶來什麼,便會忘記教育為何出發。

  “教育新基建面向未來,要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雷朝滋表示,這個支撐體系將助力破解教育均衡、家校協同、師生減負等教育難題,推動教育模式變革、流程再造和生態重塑,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創新創造人才。“因此,推動教育新基建要跳出技術的邏輯,從教育生態構建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高度去勾勒發展藍圖。”他説。

  劉銘認為,未來的教學環境將是人與智能技術高度協同的“人技”結合、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新型教學環境,需要各方對教育新生態的理論、機制進行充分研究,指導教育和技術的“牽手”。

  《關於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出台後,輿論普遍對新基建推進教育公平寄予厚望。新基建具有普惠性特點,應用到教育領域中,顯而易見的好處是能夠減小數字鴻溝,促進教育公平。

  “新基建解決了信息傳輸通道的問題,就好比兩個人分別在北京和廣西,能夠在同一時間看相同內容的《新聞聯播》。”沈書生説。

  但是,教育新基建不能僅僅停留在教室裏多了一塊多媒體大屏幕層次上,如果考慮不周、佈局不當,有可能加大數字鴻溝。因此,同樣的內容要有多種呈現方式,教育工作者必須研究受眾對資源的需求,深度加工學習資源,滿足不同受眾對內容、形態和表徵方式的需求。

  “藉助教育模式變革的東風,我們應從關注技術的教育應用轉向關注技術的教育價值,從教學結構轉向學習結構,從支持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到支持學習行為的決策。”沈書生説,未來教育新生態下,不僅要關注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效能,強調學習的適合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17 字。

轉載請註明: 六部門共推教育新基建 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數字底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