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精明的謝玉,為何選又蠢又沒能力的蕭景暄?6遍才看懂了
在《琅琊榜》中謝玉原是低職階位的臣子,後因娶皇帝的妹妹蒞陽長公主以及赤焰軍一事漸漸成為大梁國寧國侯,在朝廷之中的地位也是數一數二的。
謝玉為人心機深重,老謀深算,心狠手辣,頗有梟雄的風範。不過,他亦有柔情的一面,那就是對蒞陽長公主的愛。能力決定了他官位的高低,投其所好假裝不涉黨爭,保證了他在皇帝面前獲得了很高的信任。
朝廷上的風向瞬息萬變,
一朝皇帝一朝臣,為長遠打算他必須當下就要給未來找一個靠山。
太子和譽王兩相爭執,
太子蠢笨,譽王聰明,但是謝玉卻在兩者之間選擇了扶持太子,這是何解?
太子比譽王更好扶持,且更容易上位
我們知道在古代講究嫡庶長幼,若無嫡子皇帝傳位時會優先考慮長子,除非迫不得已長子身亡或者德行有虧時才會考慮其他皇子。當時蕭景暄已經坐上了太子之位,
只要小心行事不做過分的事順理成章就會成為儲君,扶持他本就是大義,扶持他只要守。
對比譽王先要費心費力與太子爭奪使梁皇廢除太子,重新立他為皇太子,
即先攻再守,守已經不易還要攻,況且太子就算被廢了,就一定能把握
梁帝就一定扶譽王上位嗎?未必吧。
就後面的劇情看,皇上介於譽王的生母,從始至終就只是把他作為一顆制約太子的棋子,從未想過要扶他上位。
而在後宮太子生母
越貴妃專寵多年,又智慧過人,
哪怕是皇后也不能打壓得了她,
一個不小心還反吃暗虧。雖説後宮不得干政,可是枕邊風還是能影響皇帝的抉擇,尤其越貴妃早已把梁帝的性子摸得透透的了,知道怎樣討得梁帝歡心。
譽王雖然養在皇后膝下,畢竟不是生母,況且
言皇后性情耿直不怎麼會討人歡心,也沒有越妃狡猾,
但又想保全皇后之位,言氏的榮耀,做起事來多少有點顧忌。
兩相對比太子雖不及譽王那樣精明,但是越貴妃未必輸皇后,凡事稍微加以指點太子,謝玉選擇他合情合理。
再説這樣
不太聰明的太子也比較好控制,
日後謝玉如若成功幫助太子當上皇上,那麼他在朝廷之前的話語權就會變得更加重要。
總之,扶持太子比譽王要容易,把握性更大。
譽王的聰明能幹很容易會被梁王猜忌,謝玉選擇避開
譽王的聰明能幹滿堂皆知,但是有時候一個人太過於聰明能幹就會招來忌憚與懷疑,太子的遲鈍看似不得梁王喜愛,實則深得梁王的信任,
不然怎麼會立他為太子呢?
皇長子蕭景禹就是能力太強,也不避鋒芒,被梁帝猜忌致死。謝玉當年參與了此事,他應該比任何一個人都清楚梁王是怎麼一個愛猜忌、疑心重的皇帝。
譽王有太多和當年齊王相似的地方,而謝玉如此精明之人,怎麼會讓當年的悲劇再發生在自己頭上呢?
於是沉默偽裝不參與黨爭,又在暗中支持太子就是謝玉最好的選擇,
一邊不會被梁帝懷疑惹來麻煩,一邊又以絕對優勢幫太子獲得儲君之位,日後太子上位,他自然會得到太子的重用。這一朝和下一朝都能位極人臣,享盡榮耀,果然老奸巨猾。
謝玉扶持太子,更是太子的選擇
都説寶馬配好鞍,好劍配英雄。太子在當時朝廷中什麼樣的存在?可以説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吧。太子畢竟是太子,譽王哪怕七珠也不敢給太子臉色,有着這樣的實力在朝廷上挑選人才不是揮手即來嗎?
放眼朝廷能有幾人能配太子所用呢?當時的夏江是隻聽從大梁皇帝所用的,而蒙大將軍蒙摯又是個粗人,
唯有謝玉是最合適的人。如果自己不利用,日後也很有可能會被譽王拉去。這樣一來譽王的實力就會大過自己,太子怎麼又會讓自己處於被動的地位呢。
相反太子如果能得到謝玉的幫助,日後在朝廷中處理事情來就會輕鬆一些,所以譽王得知謝玉扶持東宮大怒且慌張,梅長蘇也説太子最強大的助力是謝玉,也謀劃了好大一個局去推倒謝玉。
黨爭就像大海,表面平靜,暗潮洶湧。
太子與謝玉的結合是在相同利益的基礎上,一個雙向選擇的結果。太子得到謝玉實力就會大增,謝玉選擇扶持太子也是為自己找一個庇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