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總成光桿司令,見到鄧嶽格外興奮出國第一仗,要打出威風
在此筆者從旁觀者的角度希望他們能夠堅守初心,好好的走下去,真心希望他們未來的路越走越好。
點開本文的讀者朋友們,麻煩你們看完後能夠給個關注,謝謝!
浴血三八線139
作者:桅杆
10月25日,是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紀念日。之所以把這一天確定為紀念日,是因為志願軍40軍118師於1950年10月25日,在北鎮地區的兩水洞全殲韓軍第6師第2團前衞營及一個炮兵中隊。志願軍出國僅6天就首戰獲勝,後來這一天被定為紀念日。
説起抗美援朝第一戰,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一、美軍進展實在太快,志願軍預計的防線無法構築
初步計劃:我方在決策志願軍出國作戰時,曾預想美軍在仁川登陸得手後,進抵三八線附近會停頓一段時間(估計至少半年)。所以,志願軍入朝最初確定的作戰計劃是:先在平壤、元山以北至德川、寧遠以南的地區(上圖中的綠色區域),構築兩至三道防禦線,保住朝方的部分國土,建立穩固的基地。如果美聯軍進攻,則利用既有陣地殲滅敵人;如其不來進攻,志願軍則就地換裝和訓練,待空中和地面形成優勢條件以後,再考慮進攻問題。
這與林彪的“屯而不打,出而不戰”的意見非常吻合。但由於朝軍已失去抵抗能力,美聯軍越過三八線後迅速推進,於10月19日(志願國入朝的當天)即佔領了平壤及以北地區。因此,在平壤至德川之間建立防線的作戰計劃,徹底落空。
【1950年,美軍迅速向半島北部地區推進,兵鋒直指鴨綠江】
調整計劃:針對這一情況,志願軍對上述作戰計劃做了調整:即在平壤-德川之間建立兩、三道防禦線,調整為後退至清川江沿岸的寧邊、球場、寧遠地區構築防禦線(上圖中藍色線條),掩護朝軍北撤整頓,同時也保障志願軍後續入朝部隊集結展開。
10月15日,杜魯門令麥克阿瑟在威克島會晤,隨後宣佈要在11月23日(感恩節)之前佔領整個半島,結束朝戰。因此,美聯軍加速向北推進,目的很明確:先控制中朝邊境各要點,堵住朝軍退路,並防止中國軍隊介入。
由於形勢異常嚴峻,再不出兵,美聯軍將佔領整個半島,進抵鴨綠江邊。於是,中方命令志願軍於10月19日緊急入朝。後因戰局變化太快,調整後的這一作戰計劃也未能實現,沒等志願定趕到清川江,美聯軍已經越清川江北進。
二、彭總聯絡不上部隊,成了“光桿司令”
志司催兵:10月24日,入朝已經5天的40軍軍長温玉成接到志願軍司令部的電報:40軍立即派出一個師,趕到志願軍司令部駐地大榆洞附近。
此時的40軍,正按調整後的作戰計劃,準備趕往清川江沿岸地區組織防禦。温玉成軍長當即回電報告:我軍左翼先頭部隊118師,今晚即可抵達志願軍司令部駐地附近的北鎮地區。而此時作為40軍先鋒的118師,經過5個晚上的連續急行軍,已經接近北鎮地區。
首相衞隊:由於實施無線電靜默,行軍途中的118師師長鄧嶽對敵軍的進展情況一無所知,對後續部隊的進展情況也不清楚。作為一個指揮員,不瞭解敵情、我情,又是第一次出國作戰,其焦慮程度可想而知。
【鄧嶽(1918-2000),湖北麻城人,開國少將】
月光下,鄧嶽看到公路邊有座房子裏透出燈光,便讓司機靠近停車,準備進去看看地圖。等走近一看,發現房子周圍戒備森嚴,全是裝備精良、軍容整齊的朝軍官兵,與之前在路上遇到往北撤退、個個衣衫襤褸的朝軍大不相同。
鄧嶽通過翻譯問他們是哪一部分的,對方竟不予理睬。無奈之下,鄧嶽自我介紹説:我們是志願軍40軍118師的師長和政委,想借房子看看地圖。一個朝軍軍官得知他是志願軍師長,立馬解釋説,他們是金首相的衞隊。原來,鄧嶽他們在不經意間,闖進了朝軍總指揮部。鄧嶽馬上提出,要見金首相。
偶遇彭總:衞隊馬上派人給鄧嶽一行帶路。大約走了不到1公里,就到了朝軍總部駐地。一個朝軍副官聽了他們介紹之後説:中國的指揮部就在這旁邊。就把他們帶到旁邊的一座日式房子裏。鄧嶽驚奇地看見,彭老總正在室內踱步。
聽到鄧嶽和政委張玉華的報告聲,彭總趕忙迎上來,一邊握住鄧嶽和張玉華的手一邊説:好啊!總算把你們盼來了!聽到鄧嶽他們想看地圖和了解軍情,彭總立刻招呼參謀人員拿出作戰地圖和幾封軍情電報給鄧嶽他們看。當時,彭總只帶了少數幾個參謀人員先行到達大榆洞,改成志願軍司令部的13兵團機關還未趕到,入朝部隊還都在開進途中。此時的彭總真的成了“光桿司令”,部隊聯絡不上,敵情也不明,也非常焦急。見到自己的部隊終於趕到了,自然格外興奮。
指示方略:由於情況緊急,形勢嚴峻,彭總對118師的下一步行動做了如下交待:敵人攻佔平壤以後,齊頭並進,部隊很可能趕不到預定的清川江地域進行防禦,過了北鎮就有可能隨時與敵人遭遇;40軍是先頭部隊,出國第一仗一定要打好,打出威風,打開局面,打掉敵人的瘋狂氣焰,掩護後續部隊集結和展開;118師還是要按原定計劃,爭取趕到預定的地區進行防禦,如果情況有變,你們要獨立自主,果斷處置,用阻擊、襲擊、伏擊的各種手段,不失時機地殲滅敵人。
聽完彭總的交待,鄧嶽和張玉華請彭總放心,一定打好出國第一仗,隨即向彭總敬禮告別。從彭總房子裏出來,鄧嶽內心的焦慮全消。
三、118師改變計劃,做好隨時遭遇敵軍的戰鬥準備
提前宿營:離開志願軍總部,鄧嶽和張玉華驅車追趕自己的隊伍。此時,已經能清晰地聽到南方傳來的隆隆炮聲。炮響40裏,敵人很可能已經越過清川紅一線,很快就要接敵了。
鄧嶽對張玉華説:軍裏命令我師的25日拂曉前到達温井,這很可能與敵人在途中遭遇;敵人是晝行夜宿,充分休息;而我軍連夜行軍,人困馬乏,非常不利;彭總指示我們,如果情況有變,要果斷處置;今晚要縮短行軍距離,讓部隊提前宿營休息,養精蓄鋭,準備戰鬥。
回到師部後,師部首長一致同意提前宿營的意見,並當即研究決定:前衞354團在温井以北的豐下洞和富興洞地區佔據有利地形,構築簡便工事,做好戰鬥準備,之後隱蔽休息;師主力集結於兩水洞和北鎮地區,視情況投入戰鬥。如果敵人不來,明晚再繼續向温井前進。當即派通信員將命令送交各團並報告軍裏。為保密起見,當時各級指揮機構之間不允許溝通電台聯繫。
戰前佈置:當晚10:30左右,前衞354團到達宿營地地域。他們從温井撤下來的朝軍口中瞭解到,温井已經被敵人佔領,但具體情況不明。温井是位於清川江以北的一個公路交匯點。美聯軍從温井出發向鴨綠江邊進攻,正好要經過354團的宿營地域。這裏的地形非常有利於打伏擊:通往北鎮的公路在這一段位於山谷之中,我軍先行佔領兩邊的山頭後,可以居高臨下,發揮火力,山上樹林還便於部隊防空。
354團褚傳禹團長和陳耶政委在路邊召集營以上幹部碰頭會,根據敵情和地形,計劃在此地伏擊敵軍,要求前衞2營展開2個連,向温井方向警戒;後衞3營也展開2個連,守衞公路;展開的部隊要佔據有利陣地,構築簡易工事,隨時準備戰鬥;同時確定次日早上提前開飯,抓緊休息,隱蔽防空,注意保密。佈置完畢,褚團長便下連巡迴檢查工作去了,由參謀長劉玉珠具體落實作戰部署,明確各營任務。
四、戰鬥即將打響,志願軍團長卻不見了
敵人出動:10月25日上午9時左右,温井村頭蕩起了煙塵,敵人開始出動了。先是步兵,兩路縱隊沿公路兩側行進;隨後是車隊,從中間超越步兵向前開進。不出所料,敵人沿着温井通往北鎮的公路,向354團佈置的“口袋”,大搖大擺地行進。354團各營進入伏擊陣地,嚴陣以待。戰鬥即將打響!
正在這緊急關頭,354團卻出了一個大狀況:團長褚傳禹找不到了。本來是個慢性子的政委陳耶急得團團轉,他讓參謀們給三個營和可能的部隊打電話,可都沒有找到。出國首戰,事關重大,軍事首長卻怎麼也找不到,陳耶也不管什麼保密了,讓通信股開通電台,向師部請示,可師部無線電靜默,呼叫不通。情急之下,陳政委一方面派人繼續尋找團長,一方面緊急召開會議,研究戰鬥方案。
【褚傳禹(1919-1999),山東淄博人,解放戰爭中曾獲魯中軍區“戰鬥英雄”稱號。1950年奉命率354團入朝作戰後,於10月25日在温井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槍,1955年授上校軍銜】
兩個打法:會上,陳耶政委提出兩個戰鬥方案:一是就地阻擊,阻止敵人前進。這樣比較穩妥和有把握,可以保障後續部隊和指揮機關的安全,但很可能打成擊潰戰。二是放進來打,打一場殲滅戰。但這種打法要冒一定的風險,萬一那個環節疏漏,會造成不良後果。與會人員大多同意並決定把敵人放進來打,由參謀長劉玉珠臨時負責戰場指揮,要求各個營、連統一行動,沒有命令不準開槍。
準備殲敵:一切佈置妥當後,敵人也越來越近了,前面是2輛中卡,載着探路尖兵,車頭上高高地架着機槍。這時,褚傳禹團長終於在1營3連被找到,原來他撲到前沿勘察和研究戰鬥了。簡單瞭解情況後,褚團長完全同意把敵人放進來打,同時明確由他指揮1營和3營正面出擊,由政委和參謀長指揮2營斷敵退路並阻擊敵人後續部隊。40軍118師前衞354團在開進途中遭遇敵情,根據敵情和地形,獨立自主地機斷處置。就這樣,逐步形成了具體的戰鬥方案。
四、師部突然遇襲,出國第一仗有驚無險
驕兵冒進:此時,負責前進搜索的敵尖兵乘坐的2輛中卡已經闖入354團陣地下方河谷中的公路上。這些不可一世的傢伙,違背軍事常識,既不下車進行搜索,也不做火力偵察。尖兵之後,是3輛滿載步兵的大卡車;再往後是由卡車牽引的榴彈炮,一共是12門;再往後又是20多輛汽車,載着輜重和步兵。整個隊伍趾高氣揚,驕橫無比,如入無人之境。
師指遇襲:由於敵人步兵和汽車的行進速度快慢不一,隊伍的前後距離逐漸拉長到5、6公里。等到敵軍隊尾部全部進入伏擊圈,其先頭的幾輛汽車已經超越了354團設伏的範圍,直接闖到師指揮部的駐地附近。
118師知道隨時會遭遇敵人,但一來前面有前衞354團,二來沒有想到敵人來得這麼快。師部指揮車就在路邊的樹下停着,師機關人員多在路邊的村子裏休息。這時,敵人的尖兵發現了師部的人員和車輛,立即開槍射擊,子彈打碎了指揮車的玻璃,正在車裏睡覺的司機立即下車隱蔽。正在村裏休息的師機關人員聽到槍聲,也立即從休息的屋裏出來,往山上轉移。幸好師部偵察連住在村口,立刻佔領陣地還擊。偵察連作戰經驗豐富,裝備精良,用機關槍和擲彈筒向敵人的尖兵車和運兵車掃射轟擊。車上的敵人頓時人仰馬翻,亂成一團,剎那之間就被機槍打倒一片。師部總算是有驚無險。
發起攻擊:敵人的大部隊聽到前面的槍聲,略有猶豫後仍繼續前進。直到敵人的行進隊伍全部進入伏擊圈,劉玉珠參謀長一聲令下,2營的機槍、步槍和擲彈筒一齊開火。敵人頓時亂了套,人仰馬翻。1發迫擊炮彈正好打在敵人隊伍最後面的卡車上,一下子堵住敵人後退的道路。
褚傳禹團長在看準時機,一聲衝鋒號令,1營和3營同時發起正面衝擊,如虎入羊羣,霎時把敵人割成了數段。前後約1個小時,這股敵人就被全殲。下午2:30,118師命令353團等部隊協同354團,向進至兩水洞周邊的其他敵人發起攻擊,至3:30戰鬥全部結束。經打掃戰場清點核實,此次戰鬥共斃敵325名,俘敵161名(包括1名美軍顧問)。據俘虜供述:他們是韓軍第6師第2團3營,作為師、團的先鋒,計劃當天開到鴨綠江邊的碧潼。結果是,這個營的建制和番號永遠消失了。
兩水洞戰鬥是在敵進、我進、敵情不明的情況下打響的。354團機斷處置,預先準備,從而取得了勝利。118師在兩水洞打響後,首批入朝的志願軍各部隊也隨即向當面之敵發起攻擊,美聯軍措手不及,迅速被驅逐至清川江以南。此戰是第一次戰役、也是志願軍出國的第一仗。初戰獲勝,打消了志願軍能不能打的疑慮,摸清了美聯軍的底牌,為後續作戰取得了寶貴的經驗。
所以,此戰雖小,影響巨大。此戰後,主席專門致電志願軍司令部:慶祝你們的初戰勝利。1951年8月28日,主席批示同意志願軍的提議,將10月25日這一天作為志願軍赴朝作戰的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