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燕雲十六州”,就會明白為什麼失去它,是漢人400年的痛
《契丹國志》記曰:“幽,燕諸州,蓋天造地設以分藩,漢之限,誠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也。”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求助於契丹。作為交換條件,石敬瑭答應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從此,幽,燕諸州這塊兵家必爭之地落入了強大的外族手裏,長達400多年。
唐朝時,我國北方幽、雲等地都是屬於邊周地區。在安史之亂前,大量的遊牧民族人口向中原湧來。為了安置他們,朝廷就將這些邊周地區供移居的人口居住。經過長時期的民族融合,幽雲等地的邊州地區的人們兼具中原與遊牧民族的特點,性格剛強,士兵驍勇善戰。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的結合,也使這個地方具有了半牧半農的農業色彩。看懂“燕雲十六州”,就會明白為什麼失去它,是漢人的400年的痛。
安史之亂爆發後,朝廷對地方管控變弱,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河北地區一分為三,幾乎是脱離了朝廷的控制。其中三大重鎮之一就是幽州。由於局面混亂,李懷仙任節度使以來,幽州的地方官吏更換程度非常嚴重,甚至到了相互廝殺來搶奪權力的地步。直至唐朝滅亡之時,也對這一局面無計可施。
中原混亂,給遊牧民族製造了機會。五代時期,山後地區各個軍閥混戰,都無暇顧及北方想要侵略的契丹。契丹趁此機會想攻破山後地區,但每次都無功而返,而他們的主要目標就是幽州。阿保機為了獲得幽州這個戰略地點,就向後唐索要,並且答應立下盟約免除對後唐的侵擾。然而隨阿保機的暴斃,幽州還是沒有為契丹所有。
那麼燕雲16州最後是如何落入外族之手的呢?關鍵人物就是後晉帝石敬塘。石敬瑭本為河東節度使,對於後唐江山一直有所覬覦。後唐末年時,石敬瑭起兵反唐,受到圍剿後向契丹求助。為了擺脱困境,石敬瑭和契丹立下盟約,他答應契丹,只要自己舉兵成功當上皇帝以後,就把燕雲16州都割讓給契丹。
燕雲16州在契丹的心目中一直是可望不可得的,於是契丹幫助石敬瑭將後唐擊敗,而石敬瑭也順利當上皇帝,建立後晉。在遼統治燕雲地區以後,把這一地方視為政治、經濟和軍事中心,在這裏部署重兵把守。本來是中原地區抵擋北方來的遊牧民族侵擾的地區,卻變成遼抵禦中原地區進攻的防線。
其中,南京更相當於是咽喉之地,在契丹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軍事上,由於中原地區廣闊,土地資源豐富。遊牧和農耕文化的融合,使得契丹的鐵騎訓練得更加精良,軍事力量得到了鞏固和擴張。在文化上遼注重學校的開設,這也為其自身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在相對穩定的時段,經濟也發展相對平穩。
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對於開國後的宋朝來説,無疑也是非常需要的。落在敵人之手難免會是一個夜長夢多的威脅。為了奪回燕雲16州,宋朝的各國皇帝都做過努力。開國皇帝趙匡胤雄心勃勃地想奪回燕雲地區,但因為壯志未酬而身先死,之後沒法實行。宋太宗採用了武力解決的方式,但結局戰敗,所以也沒能奪得回來。直到最後檀淵之盟的簽訂,邊境才相對和平了一些。
為了徹底打敗遼軍,宋與金結成同盟,金答應宋將遼趕走之後,把燕雲之地還給宋朝。事實上,金也真的做到了,於是宋短期接管了燕雲地區。好景不長,在次年南宋又遭到了金人的侵擾,靖難之變之後,燕雲16州又重回了金人的手裏。
天道輪迴,朝代更替不休。1213年,蒙古在北方迅速崛起,金人手裏的燕雲16州也被蒙古重新佔領。忽必烈將都城改名為大都。至此,燕雲16州自石敬瑭割讓以來,已經過了300多年。此地區被各方政權各個民族爭來奪去,在幾百年期間只獲得過極少數的平靜和穩定的發展。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令自己的得意手下常遇春等人重新攻佔燕雲16州,直到此時,歷經波折的燕雲16州才重回漢人手裏。這400多年的苦難,對於漢人來説無疑是一種永恆的傷痛,是這段記憶卻是抹不去的。
燕雲16州作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政治價值以及國防價值。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是中原防止北方遊牧民族侵擾的一道天然屏障。它將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地區隔開,本身也是一個文化交融的地方。
燕雲地區橫卧着太行山和燕山兩座山脈,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線。在古人看來,這就是非常好的地理優勢和屏障。隨着人口逐漸稠密,經濟發展得也非常好,成為賦税重地,還發展出大量的人才。所以説,對於這塊地區的爭奪和不停息的戰爭,對於漢人來説無疑是一種苦難和傷痛。
參考資料:
《契丹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