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就業服務”為心智障礙者拓寬就業大門
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 王祖敏)“我有了工資,能自食其力。現在不僅工作是我最開心的事情,我的媽媽也可以游泳、學跳舞,爸爸可以搞自己的收藏,不用總牽掛我,家庭越來越幸福。”28歲的北京姑娘魏來如是説,她的聲音雖然略顯緩慢但卻快樂自信。
23日下午,好公益平台與北京市曉更助殘基金會聯合主辦心智障礙人士就業媒體研討會,作為心智障礙人士就業者的代表,魏來在研討會上分享了她在咖啡館的工作經歷和心路歷程。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現有心智障礙者大約在1200萬至2000萬人。一直以來,心智障礙者就業面臨着多重困難與挑戰。一方面,隨着適齡青年人數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心智障礙者家庭提出通過就業使孩子減少對家庭依賴、融入正常社會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社會普遍存在對心智障礙者勞動能力的低估甚至出現歧視等現象,造成大量適齡心智障礙青年賦閒在家。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全國就業形勢嚴重收緊,本就艱難的心智障礙者就業探索也經受着巨大挑戰。
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彭豔妮介紹稱,此次“心智障礙人士就業媒體研討會”,旨在從心智障礙者自身及其家庭的發展需求出發,讓外界深度瞭解支持性就業服務的成果、挑戰和機遇,以及用人單位的需求和痛點,呼籲社會公眾、企業、公益機構和家長形成共識,共同推廣支持性就業服務,讓全國的心智障礙青年朋友們受益。
正如工作後的魏來不僅找到自己的快樂所在,也迎來了一個家庭的幸福,心智障礙者的就業服務無論對於其本人、家庭,還是社會的和諧穩定都有着重大意義。要切實解決心智障礙者的就業難題,“支持性就業服務”無疑提供了一個具有創新性和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魏來能順利、持續就業,得到了北京融愛融樂心智障礙者家庭支持中心輔導員團隊5年來不間斷的支持。曉更助殘基金會理事長、北京融愛融樂總幹事李紅告訴記者,融愛融樂的支持性就業服務在馬來西亞、日本等地專業就業輔導員團隊的支持下逐漸落地。其主要手段是通過專業的就業輔導員對心智障礙者進行評估、培訓,結合企業用工需求,匹配相關崗位後提供一定時期的在崗支持,待心智障礙者穩定就業後,輔導員逐步退出工作場所,只提供不定期的跟蹤支持,最終是為了促進心智障礙者的融合就業。
在支持性就業服務中,就業輔導員的角色至關重要。他們既要面向就業服務對象去提升其就業能力、滿足崗位需求,還要面向僱主提供支持,讓企業瞭解如何與心智障礙者互動,做好雙方彼此適應、溝通、融合的橋樑。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副理事長許家成稱,近幾年中國對殘障服務的理念已發生了從“特殊照顧”到“支持服務”的改變,未來殘障人士就業有望出現“社區化趨勢”“線上線下結合”“個人主體性增強”三個重要方向。
針對心智障礙者的就業支持模式,許家成認為主要體現在表達主體期待、體現家長需求、反應僱主和支持團隊要求三個方面。
融易諮詢創始人周海濱分享了國外支持性就業領域的先進經驗。他認為,支持性就業特別有價值的一點是教會大家不去在意別人殘障的一面,而殘障人士在工作中展示出的品質,如認真、勤奮、誠實等,也正是企業所需要的。但企業在接納心智障礙者就業的過程中,非常需要專業的就業輔導員的陪伴和支持。
北京易車生活汽車服務連鎖有限公司曾招收了11名心智障礙員工。易車生活副總經理王超説:“我們提供的只是11個就業崗位,實際上我們滿足的是11個家庭。我希望有更多的企業能夠加入到支持心智障礙者就業的團隊中來,因為每個人走出一小步,這個社會就會前進一大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