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不好嗎,康熙九個兒子為何非要爭皇位呢?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經典


皇帝只有一位,王爺卻有很多位,甚至數十位。

提起康熙帝晚年的歷史,九子奪嫡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參與奪嫡的九位阿哥可謂都是人中龍鳳,為了奪嫡進行了一場長時間的殘酷“文鬥”,雖然沒有發生流血事件,沒有兵戎相見,但是結局卻慘烈無比,比之唐朝慘烈的玄武門之變也毫不遜色。

到了雍正年間,大阿哥和二阿哥(廢太子胤礽)早已在康熙年間先後被圈禁,而三阿哥、八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則是或被圈禁或被幽禁,其中三阿哥可以説因為莫須有的雞毛蒜皮的罪名在幽禁中鬱鬱而終,八阿哥則在圈禁當年就病死於禁所之中,死的有些突然和蹊蹺,很有可能是被毒死,至於老九最慘,雍正帝對於收拾他都懶得遮掩一下,是在獄中活活被折磨致死,老十和老十四則是幸運的活到了乾隆年間被釋放,得以安享晚年。

可以説九子奪嫡到了最後,也就是勝利者雍正帝和支持他的老十三得以保全自身,但即使如此,這二位的結局也不是多麼好,因為他們可以説是被活活累死的,可以説九子奪嫡到了最後,是都沒有一個好下場的。


我們再放大歷史來看,歷史上但凡是奪嫡之爭,基本上都沒有皆大歡喜的結局,只要一旦參與了奪嫡,失敗者往往下場不是多麼好,甚至慘烈如九子奪嫡這般,或者直接像玄武門之變那般血腥而殘酷。

説到這裏,可能有人就會説了,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沒事多造造小人不好嗎,為何非要爭奪皇位,甚至爭個你死我活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雖然王爺表面來説可以説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僅次於皇帝的尊貴存在,但説得再好,皇帝也只有一個,可是天下之主,正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王爺再尊貴也只是臣子,君臣有別,看似只差一步,實則天壤之別。

像雍正帝胤禛登基以後,其他的區別不説,就説按古代中國傳統來説,天子的名字是需要避諱的,而康熙帝諸子的名字中第一個字都是共通的,都為“胤”,所以阿哥們名字中的“胤”都被改為“允”,由此可見只要兄弟之中有一人成為皇帝,就與其他處於同一起跑線的兄弟有了天壤之別的差距,雖然血緣上皇帝有兄弟,但現實中皇帝是沒有兄弟的,他們都是臣子,而這只是細節上的差別,更不用説皇帝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有着獨屬於自己的年號,有着帝陵,有着廟號等等待遇了,這是王爺所遠遠不及的,所以就不難理解康熙帝的九個兒子非要奪嫡的原因了。


而且都是皇帝兒子,身份尊貴無比,從小接受的教育和眼界的寬闊,註定這些阿哥都是心高氣傲之人,像這樣的人怎麼會甘心屈居人下呢,尤其是太子胤礽二次被廢,大家都有機會的情況,自然是為了奪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乃至於結下了不小的樑子,所以新帝繼位以後,自然是一番清洗。

而且在這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便是清朝的阿哥,不同於其他朝代的皇子,他們生存的政治環境其實相對來説很一般,不是説退一步就可以成為無憂無慮的藩王,不是説沒有繼承皇位就一定可以成為王爺,所以往往是想搏一搏,想奪嫡成功,繼承父親的皇位。

像清朝之前的皇子,一般來説待遇都不錯,諸如像西漢、西晉那般,藩王權力很大,皇子即使沒有繼承皇位,但是成為王爺以後,有着自己的封地,有着自己的軍隊,有着獨立的財政大權,可以説宛若國中之國一般,而藩王在自己封地之內就是擁有絕對領導權的土皇帝,所以才有了西漢的七王之亂和西晉的八王之亂。

哪怕是明朝自明成祖朱棣以後對於藩王的“圈養”模式,某種程度上也比清朝的藩王舒服,雖然明朝藩王沒事不能隨便離開封地,對於封地內的政治和軍事無權干涉,也不能影響朝廷決策,説白了就是混吃混喝等死,但是也有好處,首先相對來説,雖然這樣一來藩王沒有任何實權,但是風險也最低,而且皇子出藩以後,起步就是親王,這個爵位還不會依次遞減,而是世襲罔替,由嫡長子繼承親王爵位,其他兒子則是郡王,而郡王嫡長子繼承郡王爵位,其他兒子則是鎮國將軍。


打個比方,如果你在明代是皇子,即使你沒有繼承皇位,那麼你肯定是親王,而且這個爵位會世襲罔替,比如你有五個兒子,那麼以後你這五個兒子肯定有一個是親王,另外四個是郡王,而你雖然沒有實權,行動被限制,但是你衣食無憂,經濟來源也不用考慮,也沒什麼政治風險,如果你不是野心太大的人,沒什麼政治抱負,完全可以舒舒服服的過這一輩子,沒事造造小人什麼的,生活也挺有滋有味的。

但到了清朝可不同了,整體而言清朝的藩王可不是什麼好差事,尤其是清朝前面的明朝,因為對藩王待遇太好了,被人一直詬病,甚至很多人視藩王為明朝一大弊端,再加上入關之初,有着攝政王多爾袞的擅權架空順治帝之事,有着這些前車之鑑,所以清朝對於藩王的限制很多。

首先清朝的藩王不同於明朝藩王,沒有封地,一般情況下也不能離京,也沒有固定的兵權,但是可以在朝中擔任要職,説白了,明朝防範藩王的措施就是不給任何權力,將其“圈養”起來好生養活就是,弊端是此舉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但清朝反其道而行之,首先藩王都集中在京城,又沒有兵權,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也掀不起什麼風浪,同時又讓藩王擁有較大的政治權力,可以替皇帝分擔,減輕了皇帝的壓力。

至於明顯的弊端其實是沒有的,因為清朝的藩王爵位可不是像明朝那般世襲罔替爛大街,是世襲遞降的,不可能一直是王爵,縱觀清朝268年,也只有十二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開國之初,封了八個功勳卓絕的藩王為世襲罔替,後面四個則是恩封,到了清朝中葉,雍正帝讓老十三的怡親王爵位世襲罔替,至於到了晚清的風雨飄搖之際,末世名器氾濫,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先後被恩封為鐵帽子王。


清朝的藩王制度設置的確巧妙,但是藩王可就不舒服了,首先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不能亂來不説,而且還要面對皇帝猜忌,畢竟你是皇帝的血緣兄弟,皇帝也害怕你沒事搞個政變什麼的,所以很多藩王是行事小心翼翼的;甚至諸如乾隆帝的弟弟和親王弘晝,沒事就喜歡搞荒唐的活出喪,在當時人看來是荒唐可笑,在今人看來,也可能是大智若愚,以此荒唐行為來自黑,以讓自己的哥哥乾隆帝放心。

在這種政治環境下,王爺的生活其實也一般,肯定不如明朝藩王那般普遍過着優越的生活,基本上靠俸祿銀子和皇帝的賞賜,還有半公開的孝敬和一些潛規則收入,雖然整體收入不錯,但是整座王府的開銷也龐大,雖然不至於窘迫的維持不下去,但是也要好好規劃一番使用,當然即使受皇帝寵愛重用,有着豐厚的經濟來源,也不敢明目張膽的過奢侈生活。

不過就算如此,很多阿哥連藩王也當不上,因為按照清朝的爵位制度來看,即使是阿哥,也不可能一出生就是王爵,別説成為皇太子,能成為親王都很難,像康熙帝晚年器重的大將軍王老十四,他的爵位並非是王爵,而是貝子,大將軍王只是一種稱呼,貝子爵位上面分別是貝勒、郡王、親王。

所以很多阿哥往往是父親在世時連個王爵都撈不到,只有在新帝登基以後,有時候新皇帝為了顯示自己對兄弟情深義重,會晉封一些兄弟的爵位,但即使如此,到了最後,也不代表所有阿哥百分之百都是王爵。


正因為有着這種嚴厲的爵位制度,所以清朝流行皇帝將阿哥過繼到絕嗣的親王一脈,這樣雖然意味着阿哥不能繼承皇位,但是最起碼繼承了親王爵位。

而且話又説回來了,每個阿哥背後,往往有着這樣那樣的利益糾紛,比如你娘跟我娘爭過寵,關係很緊張,你現在有意競爭皇位,我如果依舊不思進取,以後你真成了皇帝,我豈不是要被收拾得很慘?

而且都是皇帝兒子都是心高氣傲之人,除非太子名份早定,大家沒得爭的情況下,才會勉強和氣一團,否則一般都會為了爭奪皇位拼個你死我活的,因為身為皇帝兒子,有着繼承權,搏一搏成功了就是皇帝,而失敗了呢,可不一定就是尊貴的藩王,有可能也就是個貝勒爵位渾渾噩噩過完一輩子,而且親兄弟之間也好關係好壞之分,如果跟自己矛盾很大的兄弟在爭皇位,自己不去爭一把,等到以後他真成皇帝,自己就被打壓的沒有出頭之日,這誰受得了呢。

所以到了那種程度,處於那種環境下,是沒人願意退一步心甘情願的當一個王爺的,而且王爺不會真的逍遙自在,當然更重要的是,你不奪嫡不代表你一定會成為王爺,有可能只是個貝子貝勒,這擱誰受得了?所以只要沒什麼致命問題,必須要爭要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