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用”和“防”兩篇大文章
作者:黎芃詩嬈(南京大學哲學系碩士研究生)
又是一年暑假。很多青少年學生以假期休閒之名,“正大光明”地重新投入和擁抱手機世界,熬夜刷劇、打遊戲、看網絡小説、刷短視頻……根據《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20)》顯示,將近33%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已達99%。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互聯網的人數比例達到78%,首次觸網的主要年齡段集中在6歲至10歲。青少年“數字原住民”的特徵越發明顯。
對於伴隨智能手機成長起來的當代青少年來説,手機屏這個方寸之地塑造了他們這一代人的思維方式與行為習慣。網絡文藝作為智能手機的重要功能載體,帶給青少年們很多新的體驗和新的刺激,動漫、遊戲、視頻、輕小説、網絡直播等各類新的文藝樣式眼花繚亂,閲讀網絡化、影視IP化、推薦算法化、表達即時化等新玩法層出不窮。但與此同時,由於青少年普遍心智尚未成熟,自控力較弱,並且在各類算法的加持下,網絡精準捕捉並無限量推送青少年想看的內容。這就導致很多青少年沉溺其中,欲罷不能,以致虛度了時光、荒廢了學業,甚至由於沉溺網絡文藝內容引發的悲劇時常見諸媒體。所以説,廣大青少年要着力提升網絡文藝素養,提高在網絡世界遨遊的辨別能力和應對能力。
青少年養成良好的網絡文藝素養,需要做好“用”和“防”兩篇大文章。網絡文藝的內容豐富多樣,用好了就能成為促進青少年成長與成熟的催化劑,他們可以從中獲取知識、砥礪心靈、陶冶情操。人的成長與成熟,並不僅僅在於年齡,而是明白什麼是“可為”的,什麼是“不可為”的,還有一個就是“如何為”。面對紛亂、駁雜的網絡世界,有必要引導青少年及時強化自主意識,明白是自己在“使用”手機,而不是“被手機使用”,而且要明白什麼是好的內容,是值得重視和學習的內容。有的網絡專題節目,通過精確的語言和時尚的編排,傳達着年輕一代的“後浪”們不追求世俗的成功而要追求精神價值和思想意義的想法,引發破圈式傳播,贏得很多青少年積極響應。網絡平台應該多生產和推送這樣的作品,讓正能量充溢整個網絡世界。
“防”是難點。這需要家庭、學校和平台等各方力量的攜手與協同。家長要培養孩子多方面的愛好,比如户外運動、參加勞動實踐、做公益等,均衡他們的業餘時間,跟孩子有效溝通,就什麼時候看網絡文藝作品、看多長時間、看哪些內容等具體問題進行協商。特別是,家長要成為網絡文藝的理性“用户”。為人父母,一有空閒,就機不離手,沉溺於網絡世界,如何與孩子保持順暢溝通!更談不上有效引導了。學校要切實承擔起教育責任,通過班會討論、興趣課堂等形式,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要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屏內的世界固然是個萬花筒,但畢竟是個虛擬世界,只是現實生活的調劑和補充,而屏外的世界是廣闊的現實空間,更加精彩、更加生動、更具活力、更有煙火氣。網絡平台有必要通過實名驗證、時長限制、內容審核、偏好推送等技術手段,有效防範或限制青少年進行過長時間的屏幕使用,並且通過推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網絡文藝作品,讓廣大青少年在清朗、健康的網絡環境中切實能汲取到有機營養,開闊視野,提振精神,強化信心,激勵他們朝着壯麗而美好的目標奔跑。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11日 16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