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明末著名宦官,權傾朝野,號稱“九千九百歲”。迫害無度,玩弄權術,架空帝王。這個人被釘在恥辱柱上幾百年,在清朝的小説和詩句中,都能看出魏忠賢的罪過。“熹廟復寵魏忠賢,烈火毒燄燻高天。醴交勢合走東廠,東林善類坑炎煙。磔死何足蔽毫末,銅駝石馬高硉矹。糞壤壯麗侔橋陵,名勝何辜遭污衊。”一直以來,人們對他的評價都是如此。但在近些年,魏忠賢突然被披上了能臣的衣服,讓人看起來他有種曹操的感覺。更有人説,魏忠賢若在,大明不可亡?這話真不知從何談起。
的確,他死亡後,出現了明末驚天變局,但這和他的死亡有關係嗎?我們不妨來看一看。首先關於魏忠賢,挺他的人提到最多的就是錢。提到明末,不得不提的就是錢。因為崇禎一朝都為了錢而發愁,當年偌大的明王朝為何打不過只有數萬人的努爾哈赤,為何鎮壓不了一羣飯都吃不飽的災民。很簡單,沒錢。士兵沒軍餉、沒糧食、沒武器、沒甲冑,怎麼打?農民起義是因為加賦税,軍隊譁變是因為沒軍餉。你完全可以説,是因為明朝是因為沒錢而導致了滅亡。但這一切,都不是魏忠賢死了的緣故。反而是魏忠賢導致了明末的入不敷出。如果説萬曆三大徵耗光張居正給明朝積攢的財富,那麼魏忠賢則是直接斷絕了明朝財富的來源。有人講魏忠賢徵收商業税,觸動了東林黨人的利益,到了東林黨人執政時期,商業税不再收取,反倒是農業税增加。而正是因為如此,導致明朝得不到江南富商們的賦税,失去了一大財富來源。我不清楚講這句話的人是怎麼想的,反正我目前所查到的各種史料均未記載魏忠賢收取商業税,反倒是他免除了商業税。當然,魏忠賢確實曾一度掌控了明朝税收大權。
天啓元年,魏忠賢憑藉天啓近臣的關係,登上歷史舞台,此時他羽翼未豐,而東林黨藉助“移宮”把聲勢到達了頂峯,此時依然還是東林黨主政。而到了天啓四年,魏忠賢杖殺楊漣,閹黨掌握户部。也就是此時,他掌握了税收。而這之後他做了什麼呢?天啓六年,天啓皇帝出了這麼一道旨意:“邊口各商貿易良苦,各口税銀既不繫正供,著盡行赦免,以彰朝廷恤商德意”。而天啓六年是魏忠賢執政時期。當然這還不算完,天啓七年,又是一次大免税:浙江直隸等處商人以及藥王廟商税蒙廠臣奏免。(廠臣既指魏忠賢)。同年,朝廷還減免了潼關,咸陽的商税。以上三點,證明了魏忠賢執政後免除了東林黨人立下的商税。而且魏忠賢執政後做的不光這些,他在經濟上的一系列舉措,怎麼看都是在胡搞。
比如增收鹽課,鹽在古代是朝廷專賣品,這樣做只會給民眾帶來負擔,造成私鹽氾濫。而這個錢都用來中飽私囊。還有鑄造劣質銅錢牟取私利,這樣做的危害想必我不用多講。僅僅一點錢幣信任度下降導致的貨幣流通受阻,就能夠讓這個國家的市場進入寒冬。最可惡的是徵收庫銀,這個簡直就是十惡不赦之罪,庫銀指的是各地的府庫之銀。是各地方發展的資本。這一徵收,就基本讓地方無活路可走,無發展可言。一旦遇到天災民亂,地方根本沒錢去調節,只能是上報朝廷,然後幹看着。此外魏忠賢,或者説他手底下的閹黨,為了斂財,居然大肆誣告商人,抄家產來中飽私囊,其中最著名的是誣告徽商。當然這個錢他沒用在自己身上,但也沒用在國家上,而是給天啓皇帝修宮殿了。足足有500多萬兩白銀,抵得上一年的遼餉。最有趣的是巧立名目,賣京城騎馬特權,這個到沒什麼,但是這是用國家的權利充他個人的腰包。總而言之,魏忠賢和閹黨絕對沒有徵收商税,更沒有利於國家。至於有人説魏忠賢給崇禎內庫留了4000萬兩白銀,才讓崇禎撐了17年。各位,造謠不要成本的嗎?如果誰這樣説,你把證據拿出來我看看?我且不説4000萬兩是多大的數字,我就問一下整個崇禎在位的十多年,有一年不缺錢嘛?有人又説,天啓年間魏忠賢執政,沒有缺過錢,邊關沒有大問題。到了崇禎年間,缺錢不説,邊關失利,導致明朝的防線已經退到了山海關。
那麼為什麼崇禎朝缺錢?《明代九邊軍費考》記載,天啓六年,七年,九邊欠軍餉高達七成。什麼意思?我舉個例子,600萬是當時天啓年間遼東一年的軍費,他魏忠賢執政時欠了七成的兩年九邊軍費,這是何等的數字,這個錢,終其崇禎一朝都沒還完,那麼,天啓朝沒錢麼?當然不是,遼東戰役最是費錢,而天啓年間,遼餉一年可徵九釐,共500餘萬。包括各種其餘税收和正常税收。天啓年間是不缺錢的,但就是欠了軍餉,這些錢不是進了他魏忠賢的腰包就是他魏忠賢拿着錢帶着天啓皇帝吃喝玩樂了。比如修宮殿什麼的。當然,除了錢以外,就是軍事上面了。許多人都説魏忠賢在,後金便很老實,皇太極根本蹦躂不起來。確實,歷史上天啓年間明朝在遼東對女真的戰爭,並不落下風,遼東還算穩定。但這又和魏忠賢有什麼關係?事實上,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當時後金並未整合完畢,實力還沒有完全崛起,萬曆年間薩爾滸之戰的失利更多是因為指揮不當造成。明朝一直佔據着國力上的優勢,直到崇禎初期,遼東局勢還是平分秋色。
而明朝顳部相對穩定,這個穩定指的是比崇禎後期要穩定,因為這個時候國家不是很缺錢,天災也不是那麼的頻繁。所以起義不是很瘋狂,明朝軍隊不太缺餉,軍隊士氣也不錯。總之這個國家還有得救,並沒到窮途末路的時候。換句話説,家底兒還沒被敗光。這也是為何崇禎即位之後,意氣風發,同意袁崇煥大修遼東防線,更是做着“五年平定遼東”的春秋大夢,因為有底氣啊。但這是魏忠賢的功勞嗎?你如果説他敗家速度不夠快也算的話,我無話可説。綜上所述,魏忠賢的確不是能臣,也不是良臣,更不是純臣,我相信如果天啓不死那麼早,崇禎不做皇帝,他魏忠賢就是第二個趙高。因為他這人沒受過什麼忠君愛國的教育,談不上家國大義。
他原本是一個賭徒,和一般的宦官不同,一般的都是很小就進宮的,而魏忠賢是已經成家生子之後,由於賭輸了錢,所以賣妻賣子,最後又廢了一番周折才進了宮。此後他在宮裏,一直默默無聞,如果他52歲就死了,這個人不會出現在歷史的舞台之上,因為在他前52年,只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宦官罷了。可是世事難料,泰昌元年,明朝神、光二宗接連病逝,年僅十六歲的優秀建築師明熹宗朱由校即位,也就是咱們所熟知的一代木匠皇帝天啓皇帝。魏忠賢靠着和天啓皇帝乳母客氏是對食的關係,得以被破例升遷。從惜薪司升任司禮監秉筆太監。也就是此時開始,魏忠賢開始了他人生中最輝煌的七年。雖説英雄不問出處,但魏忠賢這樣的出身背景,能培養出什麼能力和氣質?那麼和魏忠賢作對,頂着“文人誤國”帽子的東林黨又是一羣什麼人呢?東林人士是以東林學院為代表的知識青年,他們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對時局抨擊,要求事事奉公,開放言路。東林黨是以魏忠賢為首的集團對其的蔑稱。其實東林人士是一羣文化素養極高,號稱大明王朝的“脊樑”,我不排除他們中間有個別小人。但多數是實心救國,抨擊時局的正直之人。正如東林領袖顧憲成所説的那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有人説東林人士空談誤國,這是空話,東林人有楊漣,因為直言敢諫,被魏忠賢迫害致死。有左光斗,李三才,趙南星等一批愛國志士。他們針砭時弊,或有偏激之言,但都是於國有利,為社稷着想的無私之言。當然了,東林人士確實有些地方,比較頑固迂腐。比如他們曾站在道德上抵制皇帝的思想,導致崇禎議和,遷都的想法破滅。當年李自成逼近京城,遷都無疑是正確的選擇,而東林人士對此表示出了異議。很多人説他們是出於自私,因為遷都意味着他們也要搬家。其家宅田產必多會捨棄。這是人之常情,我們不排除這樣的私心。但絕對不是一個原因,因為當時的情況並不是非遷都不可。
首先,孫傳庭的潼關防線並未失守,京師暫時安全。當年唐朝安史之亂時,哥舒翰也曾在潼關之前據守敵軍。其次,明朝的于謙面對大軍圍城也並未放棄都城。因為放棄了都城就等於放棄了祖宗在這建設的一切,更重要的是明十二帝皇陵皆在於此。最後則是崇禎的不堅定,和議和一樣,崇禎在遷都問題上依舊搖擺不定。一直以來,崇禎對於議和,遷都是搖擺不定的,他不想在兩線作戰,所以要議和,但他不想自己講出來,他不願後人在史書上説他放棄祖宗的江山。所以,東林黨並不是各位想象的那麼不堪。魏忠賢與東林人士絕對沒有可比性,前者是玩弄權術禍國殃民的宦官,後者是一心為國鐵骨錚錚的文人。當然,誰也不能否認東林人士也有賣國之人,但他們多是忠義之輩。諸如楊漣這樣的人,一心為國,鐵骨錚錚,不畏強權,難道不值得欽佩嗎?當初楊漣在被魏忠賢誣陷下獄後,在獄中寫過一封血書:“漣今死杖下矣!痴心報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復掛念。不為張儉逃亡,亦不為楊震仰藥,欲以性命歸之朝廷,不圖妻子一環泣耳。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義一生,死於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於天?何怨於人?惟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終可以見先帝於在天,對二祖十宗與皇天后土,天下萬世矣。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魏忠賢若在,大明不可亡,魏忠賢憑什麼拯救明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19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