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曹操無比惋惜的一流大謀士,能力不遜於諸葛亮,因忠於庸主被殺
大家好,我們的湯姆來説事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3.提出“三年疲曹”方案,反對急於決戰。為了消滅勁敵曹操,袁紹在平定河北後,便立即制定南下滅曹的計劃。對此,沮授予以反對,並提出“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同時“分遣精騎,抄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的萬全之策(見《三國志·卷六》注引《世語》),聲稱3年後曹操必然疲敝不堪,彼時可輕鬆地將其消滅。
文/格瓦拉同志
漢末三國是個超級大亂世,與局勢動盪不安相伴隨的,是不斷湧現出來的奇人異士,其中侍奉過韓馥、袁紹兩位軍閥的沮授,堪稱典型代表。就謀略水平而論,沮授算得上是一流大謀士,能力絕不遜於荀彧、郭嘉、諸葛亮等人,但他最終的結局卻極為悽慘。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沮授。
沮授是漢末魏郡廣平縣人,自幼便以才識聞名於鄉里,正史稱他“少有大志,多權略”(見《三國志·卷六》注引《獻帝紀》),是個智囊型的大才。沮授起初侍奉冀州牧韓馥,官拜騎都尉,等到袁紹驅逐韓馥、霸佔冀州後,沮授依舊獲得重用,在袁氏集團中官至監軍、奮威將軍。作為袁紹手下的核心謀士,沮授曾為他提出過很多良計妙策,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三條:
然而對於沮授的建議,郭圖、淳于瓊等人卻認為如果將皇帝迎奉過來,那麼動不動就要向其請示彙報,若服從命令就失去權力,如不服從就有抗拒詔命的罪名,非常不划算。袁紹見識淺薄、優柔寡斷,竟然認為郭圖、淳于瓊的説法很有道理,便拒絕沮授的提議。不久,曹操派兵迎奉漢獻帝到許昌,並獲得號令天下的資本,至此袁紹才深感懊悔。
袁譚與袁尚爭位,給家族帶來滅頂之災
對於袁紹的這番操作,沮授憂心忡忡,並極力進行勸阻,聲稱諸子分立乃是取禍之道,將來必將引發內亂。但袁紹卻頑固地認為,三子一甥各據一州,能起到精誠合作、共保袁氏基業的作用,因此拒絕聽從沮授的勸阻。等到袁紹死後,袁譚因爭位與袁尚兵戎相見,並援引仇敵曹操為援,結果給袁家帶來滅頂之災。
但對於沮授的建議,袁紹卻根本不聽從,毅然率大軍南下伐曹。此時,沮授又主張打持久戰,並建議主力留守延津,然後分兵進攻官渡,以此來使曹操糧盡兵疲後撤軍,彼時可一鼓作氣將其消滅。但沮授的這些建議,均被袁紹否決。最終,袁紹兵敗官渡,糧草也被燒光,以極為狼狽的方式逃回河北,自此一蹶不振。
由以上史實可以看出,沮授高瞻遠矚,謀略水平絕不亞於同時期的荀彧、郭嘉,比後起之秀諸葛亮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凡袁紹能虛心聽從的話,很可能早就消滅羣雄,進而建立袁氏王朝。可惜袁紹是個剛愎自用、愚蠢至極的主兒,但凡沮授提出的妙計良策,全都反其道而行之,由此喪失大好局面,並讓自己落得羞憤而死的下場,實在是咎由自取。
官渡之戰後,沮授因為來不及北渡而被俘,成了曹操的階下囚。曹操因與沮授有交情,並且深知他的才能,便一再勸説他加入自己的陣營,但均遭後者拒絕。沮授之所以不肯降曹,除了忠於袁紹的原因外,還在於家人親族都在河北,一旦自己變節,很可能會讓他們遭到袁紹的報復。
曹操能夠體會到沮授的苦衷,於是對身邊的人嘆息道:“沮君身負大才,若孤能夠早點得到他的話,何愁不能平定天下?”(“太祖曰:‘本初無謀,不用君計,今喪亂過紀,國家未定,當相與圖之。’授曰:‘叔父、母、弟,縣命袁氏,若蒙公靈,速死為福。’太祖嘆曰:‘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見《三國志·卷六》注引《獻帝傳》)
沮授雖然堅持不肯投降,但仍然獲得曹操的厚待。但沮授身在曹營心在河北,沒有一天不想着逃回去,併為此秘密籌劃,結果最終事泄被殺(“沮授不及紹渡,為人所執,詣太祖,太祖厚待之。後謀還袁氏,見殺。”見《三國志·卷六》)。一代蓋世奇才沮授,因為侍奉了一位愚蠢的主公,結果不僅沒能盡展平生抱負,還落得被殺的下場,實在是可憐。
史料來源:《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等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