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迎接數字浪潮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 黎 郭菁荔

“給大家3分鐘時間完成這道題目,李位,你用我的平板電腦作答。作答完成後用平板電腦拍照上傳。”隨後,“黑板”上便顯示出了全班同學完成情況及正確率,而李位的解答過程則同步顯示到了每位同學手裏的平板電腦上。這是發生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中學八年級數學課的一幕。數學老師閻諮諭在電子顯示屏前,輕輕一點,不用再浪費時間批改,便可以清楚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習狀態。課後,她可以根據班級學情,為學生們推送個性化輔導作業,有針對性地鞏固提高知識。

實現學生個性化學情“畫像”和學習方案“私人定製”,實現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雙提升……這得益於西海岸新區與科大訊飛合作啓動的“‘因材施教’人工智能+教育創新應用行動”項目。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讓教育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智慧教育”能為課堂、師生帶來哪些改變?它又有哪些缺點?西海岸新區推進“‘因材施教’人工智能+教育創新應用行動”項目對其他區市又有哪些借鑑意義……日前,記者多方採訪一一解答。

批作業僅需一鍵完成,因材施教不再讓教學“千人一面”

新事物的出現少不了爭議,況且是涉及最根本的民生工程——教育。AI參與學習過程,能多大程度提升學習力?因為難以量化,學生和家長生出了許多顧慮。加上終端購買成本應該由誰承擔?如何防止學生沉迷電子產品,如何確保教育公平等衍生問題,智慧課堂一直沒有統一的模式。

智慧課堂並不是新名詞。因為在課堂裏,智慧從未缺席。課堂是教與學的場所,傳統的教,是一個老師、一塊黑板、一支粉筆。老師憑藉自己的經驗,通過集備、公開課等手段實現和外界的信息交流。對課堂的評價也只能通過聽課來完成。現在,智能的手段被應用在了“教”的環節。“同步課堂”裏,計算機可以自動捕捉教師教課行為、學生的聽課效果。老師用在講課、引導、提問上的時間是多少,學生的無效動作有幾次?各種統計維度將時間要素和行為要素結合起來,自動形成量表,做出課堂模型。如今,青島已經建起了800間同步課堂教室,可以實現錄播評價等功能。

記者探訪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中學的課堂後發現,“‘因材施教’人工智能+教育創新應用行動”項目下的智慧課堂可以幫助老師完成複雜重複的工作。課上,教師可以發起全班作答,學生完成後,系統自動批改,每一道題的完成率、正確率,甚至每一個孩子的完成情況都能一覽無餘,極大地減輕了老師批改的負擔。連作文也可以實現智能批改,釋放了老師批改作文的時間、精力,節省出來的時間就可以針對作文較為薄弱的學生進行專項輔導;技術可以促進個性化學習體驗,根據學生在檢測中的知識點錯誤,智能為學生推送符合學生的練習作業,實現精準教學,個性作業。

此外,西海岸新區智慧課堂的隨機選人、搶答等功能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專注度,增強對學習活動的參與度;拍照講解、聚焦放大功能可以讓學生更能清晰地觀察過程、細節;PK板和PK作答功能,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資源推送、截屏分享、AI錄課等功能可以及時給學生髮布所需的學習資源,有利於預習和鞏固。

記者獲悉,目前,該項目已覆蓋西海岸新區148所中小學(除了特教學校外,新區中小學已全部覆蓋),全區12637名中小學教師、85678名六年級、初中、高中學生全部免費配備課上課下均可使用的智能終端。2020年8月,西海岸新區被遴選確定為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是青島唯一入選的區市。在全域推進智慧教育方面,西海岸新區走在了青島市乃至山東省前列。

有人認為有點“雞肋”,有人認為提高學習效率

智慧課堂爭議焦點在於智慧終端如何管理。手機、平板電腦、電腦是打通互聯網到學生的最後“一納米”。在保護視力和手機不能進校園的前提下,平板電腦成為最優選擇。平板電腦誰來埋單?買哪一種?能不能帶出課堂?目前實現PAD課堂的學校裏,一部分要求平板電腦只能在教室使用。學校在教室後方設置統一充電收納區域,下課後學生暫存設備。還有一部分學校允許學生把平板電腦帶回家繼續使用。這種平板電腦都設置了軟件使用權限,學生無法下載和學習無關的應用。

硬件升級之後,學生反響如何?記者曾在一所小學旁聽過PAD課堂語文課。課上老師講授古詩,學生每人捧一台機器,先用平板電腦播放一遍動畫,再隨着平板電腦跟讀。屏幕裏漂亮的畫面跟隨學生的朗讀不斷變換內容,記者身邊的學生早已被畫面分散了注意力,對老師接下來的指令完全沒有反應。

但認為智慧課堂有效的也大有人在。今年高考拿到686分的西海岸一中畢業生張宗利表示,學校的智慧課堂讓自己能提前接觸到更深的大學知識,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平時“吃不飽”的學霸靠智慧課堂變得更有競爭力。

西海岸新區行知小學是一所地處偏遠的山村小學,智慧課堂不僅把先進教育理念和優質教育資源帶到了這所學校,還改革了學校的假期教學模式。

英語老師孫宇深刻體會了智慧課堂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輔導。他説:“在我們學校語數英三大學科中,英語一直比較薄弱。”而在去年暑假,通過智慧課堂,孫宇每天佈置英語朗讀任務,學生在平板電腦上跟着機器練習標準發音,系統自動打分,針對性地幫助每個學生糾正錯誤發音。“這就相當於請了一個免費的家教,給孩子創造了一個標準的英語學習環境。”最讓孫宇感到驚喜的是五年級的一個孩子,性格活潑的他是班裏的“調皮大王”,暑假裏卻成了全班完成作業最積極的學生,平板電腦的使用使得他自主學習意識提升,獲得的正向反饋更進一步激勵學生不斷提升完善自身。

一位教育專家介紹,智慧課堂是否能夠提高學習成績,受軟件設計、學生學習能力、對新學習模式接受程度等等因素影響,但有數據表明,智慧課堂確確實實提高了教學效率。

抓牢核心資源保障公平,未來平板或像課本一樣常見

數字化時代的教育悄然發生改變,在智慧課堂還沒有規則和標準的情況下,青島以開放的姿態擁抱着這些變化,並迅速建立起一個公平、普惠的教育數據空間,抓住了這場變革中最根本的資源,也保障了數字化時代的教育公平。

暑假,市教科院的青島教育e平台“課後網”名師空中課堂公佈課程表。青島各學科的名師都出現在教師名單裏,課程按照專題劃分,側重培優。除初高中學段課程之外,“課後網”還新開設了小學學段課程,包含小學語文閲讀寫作、英語閲讀、數學專題、編程、音樂、美術等課程內容。學生通過電腦端或手機端登錄青島教育e平台學生端註冊,就能免費看到輔導內容。對成績中段學生,青島市教育局發揮名師優質資源示範引領作用,打造“益輔導”名師公益輔導項目,通過網絡直播與點播相結合、教師教學與在線答疑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提供課後輔助資源。“益輔導”更多地講述基礎知識,和學校課程同步。

大數據的彙集讓教育專用資源向教育大資源的轉變勢不可擋。市教育局積極構建數字教育大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創新資源服務供給模式。作為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應用試點城市,青島實施了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匯聚共享工程。目前,平台擁有體系化和特色化資源1000餘萬條,涵蓋全部學段、學科,包括教案、學案、課件、習題、微課等內容。平台上,“慧教樂學”在線課程資源,緊扣青島教材、同步學科學習進度,解決小學、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與家長輔導所需的資源問題;一課一網,實現教材版本及教學內容完全匹配;“91淘課”為初高中段師生提供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課件、教案、微課視頻、好題精析、碎片素材、學案、試卷、電子書等配套數字資源,為教師的常態化教學提供便捷的資源;建設網絡虛擬實驗室,基於網絡開展初高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仿真操作和全程指導,增加學生對實驗操作的熟悉度。最重要的是,這些資源全部對島城的教師和學生免費開放。

“可以預想到,未來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的成本會不斷下降,也許用不了多久,就會像書本一樣,成為義務教育免費發放的教材,那時候,最關鍵的便是終端背後的資源庫。”一位從事教育信息化產業的專家表示,西海岸新區在智慧課堂上做了有益的嘗試,其他區市可以根據自己的區情、學情選擇最合適的方案,但無論何種方案,都要將老師和學生作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來源:青島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93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如何迎接數字浪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