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放學回家,你的第一句話影響很大,出口要慎重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經典

導讀:

盼望着,盼望着,秋天到了,小神獸們終於歸籠了,父母們總算鬆了口氣。

開心的是終於不用每日朝夕相處,結束了“相看兩厭”的暑假生活,然而,內心還有着些許的忐忑,新的學期,新的征程,不知孩子們適應的怎樣,尤其是擔心進入新環境的小神獸,比如剛入幼兒園和步入小學或是初中的孩子。

一放學就迫不及待的追問孩子的校園生活,恨不得讓孩子彙報一天所有發生的事情,一番“奪命連環問”下來,如果孩子回答不出多少,難免心生失落和不安。

根據研究調查表明,我們中國父母在孩子放學後,詢問的大多數問題都和吃穿有關,其次擔心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受批評、被欺負,比如:

中午吃的什麼飯?吃飽了嗎?今天表現得好嗎?有沒有哭鼻子?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或者跟同學打架?我們從這些問題裏,看到背後隱藏的深深的焦慮。

其實,我們放學後見到孩子的第一句話,意義非常重大,它反映了家長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觀,問話方式會將孩子引向不同的方向。

孩子的思維取決於父母的引導

Ada剛步入小學,我每天接她放學時,如果問她:你今天玩兒的開心嗎?有沒有認識新同學?

她會講一些有意思的事情,然後如數家珍的列出記住同學的名字,進一步問為什麼記住這幾個同學了,有因為表現好被表揚的,然後有因為表現不好被批評的,然後表示也想得到小粘貼。

如果我問她:今天你同桌有沒有打擾你?(之所以這麼問,是有一次她説不喜歡同桌,總是干擾她)

她會説一堆同桌的問題,比如自己不帶課外書看她的,上課的時候總説話之類的。

所以我們跟孩子聊點什麼,選擇的主題很重要,哪怕是短暫的交流,在日復一日的潛移默化中,也會影響到孩子對學校的印象,對老師和同學們的感受。

跟孩子聊些什麼比較好?

1、正面的問題

我們跟孩子的聊天一定要多一些正面的問題,回憶開心的事情,孩子是很願意進行表達的。

“今天有沒有被欺負?”是典型的受害者思維模式,這種詢問是對孩子的一種質疑和否定。

換成“跟小朋友們在一起,都玩兒什麼好玩兒的啦”,這就是正面積極的引導。

有時候脱口而出的負面問題,會讓孩子以為你想找麻煩,他可能會避而不談。總

是被強化不開心的記憶,孩子就會質疑老師不盡責或者是別的孩子不友好,畢竟在家裏自己會被照顧的很周到,時間久了,孩子容易學會抱怨,遇到事情向外找尋藉口,而不會內歸因。

2、具體的問題

很多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往往一問三不知,比如“今天中午吃的什麼?”“今天學了什麼?”“上課認真聽講了嗎?” 諸如此類的疑問,孩子經常回答“忘了”。

有時候孩子是真忘了,更多時候卻是無從回答。

不妨看看老師發出的通知,看看課程表,從具體問題入手,談談孩子當日所學。

比如,今天學的“口耳手”你都學會了嗎?"坐如鐘"那句話是怎麼背得來着?

孩子回答問題的過程就温故而知新了。

3、謹慎出口的問題

有的父母孩子離了自己的視線,是真的很擔心,擔心孩子被欺負、受委屈,所以總會問“老師是否嚴厲,是否會打人,有沒有欺負人的小朋友”之類的問題。

孩子的精力投向回憶不好的事情,心裏也會產生疑惑,老師是不是有問題?媽媽才這麼不放心。甚至為了迎合家長,甚至會刻意找出老師的一些問題,合理化自己的一些不好行為。

如果孩子説老師的問題,比如説嚴厲、批評自己,或者其他的缺點,父母反而應該引導孩子,學會尊重並適應老師的節奏,讓孩子不要產生對立情緒。

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學會包容。

做一個合格認真的傾聽者

很多孩子回家後,會嘰嘰喳喳的説個不停,這時候千萬別認為孩子説的都是“廢話”,孩子説孩子的,自己忙自己的,敷衍了事。

孩子跟你溝通時,一定要學會傾聽,讓孩子有被重視的感覺,同時父母的認真傾聽,也會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他們將來也會用心傾聽別人的談話。

此外,孩子的話裏往往藴含着巨大的信息,你可以從側面瞭解到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以及他的心理狀態。

曾經看到一則小故事,一個女孩放學後告訴爸爸,自己不敢一個人睡覺,因為看見鬼了。爸爸沒有不把女兒的話當回事兒,而是耐心的詢問她鬼長什麼樣子,女孩説是黑色的,看一下就消失了,也不知道什麼樣子。

經過爸爸的細緻溝通,得知原來女兒是在放學的路上見到的鬼。後來爸爸專門請了假,在放學的路上暗暗跟蹤了女兒幾天,終於發現一個戴着鴨舌帽的男子跟蹤女兒,報警後得知這是個跟蹤狂。

有時候孩子描述的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父母不要簡單的歸結於孩子的天馬行空,而是要認真聽,並分析孩子這麼説背後的原因。

無論如何,孩子放學後的第一句話,請讓孩子感受到温暖。另外父母再忙,每週最好也能接孩子一次,不要全權交給老人,哪怕偶爾接一次,孩子也會開心不已,因為他能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關愛。

不知大家接孩子放學,都會交流些什麼呢?歡迎留言探討。

我是包麻麻,關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