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富可敵國的胡雪巖一天就變成窮人,死後留下一個深刻教訓!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經典

2014年11月,在浙江烏鎮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提到了一位很有名的清代商人:
“他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也樹立了一個很壞的榜樣……“
”紅頂商人是一個不對的路,錢和權碰在一起就像是炸藥和雷管,總會爆炸的……”
話裏評價的那個人,就是清末首富胡雪巖。
作為首富,胡雪巖到底有多少錢呢?
有人估算過他的資產,巔峯時期,大概有兩千多萬兩白銀。
要知道,當時清末政府的一年税收是3000萬兩白銀,他一個人的資產就頂國庫的三分之二,當之無愧的是富可敵國。
胡雪巖的權力有多大呢?
就在他銀號倒閉的兩年前,他還因為幫助左宗棠收復新疆,被授予三品銜,賞穿黃馬褂,官帽上可帶二品紅色頂戴,並總辦“四省公庫”。
因此,他也被稱為紅頂商人,是那一時期的官商代表。整個大清朝,既戴紅頂又穿黃馬褂的商人僅胡雪巖一人。
就是這麼一個牛人,卻在生命中的最後幾年破了產,隨後被抄家問罪,慘遭清算。
那麼他為什麼落得這麼一個結局呢?這還要從他的發跡之路説起。雖然,胡雪巖最後的破敗與他官商的身份密不可分,但是他能發家同樣也得益於此。
胡雪巖本是安徽徽州人士,13歲起孤身在外闖蕩。就跟如今外出打工的人一樣,早年間過得都是苦日子。他為了謀生,就做過雜糧行的小夥計,當過錢莊的學徒,乾的都是些掃地擦桌倒尿壺的粗活。
但他勤勞踏實,辦事靈活。很得錢莊於掌櫃的喜歡。於掌櫃沒有後代,就把胡雪巖當親兒子疼,死前將錢莊全託付給他。這便是胡雪巖的第一桶金,也是他發家的基礎。
精明的胡雪巖便依託錢莊與王有齡、左宗棠這些朝廷官員攀上關係,經辦起了浙江全省的錢糧、軍餉,當時清朝有大量募兵經費存入胡的錢莊中,清末戰事四起,胡雪巖大發橫財。
逐漸,他將自己的商業觸角伸得越來越廣,除錢莊外,他還開藥店、辦船政、專營絲、茶出口,全盛時期,可以説胡雪巖操縱着浙江全省的商業。
人有了錢就有底氣,但此時的胡雪巖並沒有驕奢自滿,相反,他廣開善堂、設立粥廠、免費向窮人贈送藥劑。慈善事業讓他信譽大增。在當時的商界,胡雪巖三個字就成了信用的代表,別人不能辦到的事他都能辦到。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陝甘總督左宗棠為了平定阿古柏之亂,要發兵西征新疆。戰爭是個吞金獸,出征前,當時朝廷上合計此戰的糧運經費最低也得二百萬兩,再加上官兵餉銀,林林總總下來,每年要花八百萬兩不止。
當時的清廷內憂外患,只靠税收來打這個仗是不太靠譜的。於是,朝廷派恭親王奕?出面,去外國銀行借債。王爺過去碰了一鼻子灰,分文未得。
這時,左宗棠想到了胡雪巖這個老朋友,讓胡出面以江蘇、浙江、廣東海關收入作擔保,才先後借了1870萬兩白銀,保證了平疆戰爭的勝利——你看,就算是親王,在商場,也沒有胡雪巖面子大。
當然,他這活兒也不是白乾的,胡代借洋款,洋人得息八釐,胡雪巖就報一分五釐。有人研究過,光是平定新疆的西征借款,胡雪巖從中賺取利差就達288萬兩之多。
收復新疆之後,胡雪巖被授予官銜和黃馬褂,風頭一時無兩,但危機也從這時悄然逼近。
原來,大清國在當時有兩派很能打的軍隊,一個是左宗棠統領的湘軍,一個是李鴻章領導的淮軍。
但這兩支軍隊的領導人之間不太對付,明裏暗裏總是勾心鬥角。
李鴻章想要下手扳倒左宗棠,他的幕僚給他提建議:“倒左必先倒胡”,想想也是,如果把左宗棠身邊這個“財政大臣”搞掉,他還能用什麼打仗呢?
就在光緒八年(1882年),這個機會來了,胡雪巖參與到了“鬥絲”的商戰之中。
鬥絲的“絲”,指的是蠶絲,19世紀70年代末以後,洋商把持了絲蠶價格,中國的絲農大受盤剝。這時候,胡雪巖站了出來,利用自己的資本大量收購絲蠶,以圖壟斷絲貨,使絲價脱離洋商控制。
他買了萬餘包蠶絲,耗費2000萬兩,這可是下了血本了。
不出意外,他遭到了外商的聯合抵制,但胡雪巖不怕,這種風浪他見多了,他像往常一樣相信自己的判斷。
然而,事情還是脱離了他的預想方向。當年歐洲的生絲突然大獲豐收,再加上越南境內爆發了中法戰爭,導致國內生絲市場鉅變,絲價大跌。
無奈之下,胡雪巖只好賤賣絲貨,這一轉眼,就讓他虧損了一千多萬兩。
資金週轉不靈之際,李鴻章的手下,當時中國的另一個富商——盛宣懷出手了,給了胡雪巖致命一擊。
胡雪巖替朝廷辦事時,以政府名義借了很多外債,清廷以各省協餉作為擔保,讓胡雪巖轉手還給匯豐銀行。
本來每年胡雪巖都會按期到上海道台府,去領這份協餉,從未耽擱過。但就在鬥絲遭難那年,協餉緩發了——是盛宣懷從中作梗,示意上海道台先不要發給他。
然後盛宣懷又找到了匯豐銀行,説胡雪巖快破產了,你們快找他要錢去吧!
銀行的人就拼命追要還款,無奈之下,胡只得從自己錢莊中抽出80萬兩白銀墊付。
還了匯豐銀行的債之後,胡雪巖的資金鍊斷裂,錢莊也空虛了。這時候盛宣懷又祭出最狠的一招:他再次向各洋行、官員、富商宣傳,胡雪巖沒錢了,你們趕緊去錢莊找他兑錢啊,晚了就來不及了!
這招真是殺人誅心,本就受困的胡雪巖慘遭大範圍擠兑,手下的錢莊、當鋪紛紛倒閉。
商場上的戰爭還沒了結,身在朝堂上的李鴻章在此時又參了胡雪巖一本,説他代辦清廷借款時,私下多加利息,收取利差。慈禧大怒,下令將胡雪巖革職查辦,並讓左宗棠追繳胡的欠款。
牆倒眾人推,短短几個月,胡雪巖的商業帝國便為之崩塌,家產、土地、商號、錢莊,掠奪的掠奪,變賣的變賣,持續折騰到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被“洗劫一空”的他,還倒欠着大清帝國208000多兩白銀。
那年九月,貧恨交加的胡雪巖客死杭州,棺木被埋於城中西郊鸕鷀嶺下的亂石堆中。
臨死前,他把子孫叫到身邊,囑咐道:“白老虎(銀子)可怕!”便撒手人寰。其子孫後代,大多也遵從他的遺願,從文從教,遠離商政是非之地。
胡雪巖死後,留下一個深刻教訓
縱觀胡雪巖一生,他從一個農家子弟變成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在做人和經商上的才華無人能匹。
他的一些經商理念至今仍有很實現的價值。
比如説: “八個罈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就是會做生意”。用現在的話説,就是多元化經營,不斷突破公司的業務邊界,現在的美團,走的基本是這一路。
再比如説: “做生意先要做名氣。名氣一響,生意就會熱鬧,財寶就會滾滾而至”。
而胡雪巖“出名”的方法是不斷從官場找靠山:在錢莊做小夥計的時候,他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賭博,將錢莊剛收到的500兩銀子借給了無錢進京補職的候補官員王有齡,王有齡後來做到浙江巡撫,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委書記,對胡雪巖也是百般提攜;王有齡死後,胡雪巖如法炮製,找到了繼任巡撫左宗棠做靠山,同樣獲利頗豐。
還有: “知人性,一、貪小便宜;二、怕損失;三、愛面子”。背背佳,小罐茶,腦白金等產品背後的邏輯,基本循此而來。
最後: “如果你有一鄉的眼光,你可以做一鄉的生意,如果你有一縣的眼光,你可以一縣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原來,這才是馬雲“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出處!
但是,胡雪巖失敗的教訓,更讓人警醒。
就像胡雪巖自己説的:“我是天從人願,賭博一生,看似風光無盡,實則如履薄冰。”
這一點,提早退休的馬雲早就看出來了,馬雲説過:“胡雪巖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壞的榜樣,因為錢和權是不能碰在一起的。”
這個道理,胡雪巖直到臨死前才明白過來。
所以在他死後,胡雪巖立下了一份只有三句話的遺囑:
“第一,後人不要經商;第二,後人不要從政;第三,胡李不通婚。”
可以説,胡雪巖作為商人是很成功的,民間一直有“為官必讀曾國藩,經商必讀胡雪巖”的説法。但是,胡不諳官理,最終成為了兩黨鬥爭的犧牲品。
馬雲在提到他時,説“錢權不能在一起,你一定要時刻謹記,自己有什麼,想得到什麼,需要放棄什麼”,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