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不僅迎回太上皇朱祁鎮,而且還迎立太上皇復辟。迎回,只升了一級;迎立,封賞達到了人生巔峯,王文、于謙之死,楊善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王振害了朱祁鎮,于謙救了大明,楊善救回了明英宗!明英宗就是朱祁鎮,可如果要説楊善自掏腰包才能贖回明英宗?那也太小瞧楊善了吧!楊善贖回明英宗,人家可是不費一兵一卒——國家的,不花一分一文——自己的,僅僅憑着伶牙俐齒三寸不爛之舌,就完成了這個奇蹟。
小姐姐講史認為,楊善簡直就是蘇秦的再現、張義的化身!莫説在明朝,就是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那也是堪稱空前絕後的!他還有一項更牛的,您知道嗎?
楊善這麼厲害,他一定是學霸了吧?不,他基本可以稱之為是學渣了。在我國古代,只要不是亂世,能當官的,基本都是進士,最起碼也得是舉人!像民族英雄左宗棠也就是個舉人,在功成名就時,還念念不忘要一個進士的名頭!
您看李白、杜甫他們都沒中進士,一輩子也沒當個什麼官。後來的唐伯虎考了舉人的第一名——解元,可因為考試作弊的問題,一輩子禁考。楊善只是一個秀才,至於是庠(xiang)生(含廩生、增生、附生、例生)還是監生,歷史文獻並沒有詳細記載。楊善沒有科場舞弊,可他也有點"不求上進",一輩子也沒充電深造。其實,也不能全怪他,他那時趕上了亂世——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朱棣奪了他二侄子的寶座,他又怎麼能想到僅僅過了47年,他的重孫——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就被成了第二個宋徽宗也或者説是第二個宋欽宗!1449年土木堡之變,對明朝而來是一場大災難,不僅皇帝被俘虜,大明朝也差點提前成為南明,甚至更嚴重。
土木堡之變時,明朝的三個頂樑柱——台閣體的大佬三楊相繼去世。 東楊楊榮1440年去世,諡號文敏;西楊楊士奇,1444年去世,諡號文貞;南楊楊溥,1446年去世,諡號文定,這三人都是內閣首輔(相當於宰相),且都出身於進士。不知道比楊善厲害多少,但在明英宗眼裏,這東南西三楊不如一楊——北楊。
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筆者留意了一下,文敏是福建建甌(明朝建安)人,文定是湖北石首(明朝湖廣石首)人,文貞是江西泰和人,忠敏是北京大興人。忠敏就是本文主人翁楊善的諡號,小姐姐講史稱其為北楊,我們來看看神一樣的楊善,是怎麼讓明英宗虎口脱身的吧。
土木堡之變後,也先乘勝出擊,想一舉拿下明朝的京師。明代宗、于謙、王強等齊心合力,打贏了北京保衞戰。此後,沒佔到便宜瓦剌因其內部之爭跟明朝關係緩和。於是,朝堂一些人就有了讓太上皇(明英宗)回國的想法。這事兒很難辦,更難辦的是明景帝不希望他哥回來,不過這話他沒法説。當年岳飛喊着迎回二帝,就讓趙構很生氣。于謙也同意迎回朱祁鎮,朱祁鈺就問:他回來了,我怎麼辦?于謙説:天命所歸,你就放心吧!
明景帝不好説什麼,但他並不放心,可又不能不表達對手足之情的重視。於是,他派了兩個"外行"帶隊,批了點啓動資金看看再説。一個是都察院(大致相當於監察委)的右都御史楊善,一個是工部(大致相當於建設部)的侍郎趙榮。讓一個抓工程的和一個搞監察的去,尤其是楊善那時都65歲的高齡了,只能讓人認為明代宗只是讓人看看,不會再有別的!
楊善雖説外形年邁,曾經還是學渣,但他人帥,聲音洪亮,邏輯嚴密,思維清晰,也算證明景泰帝的誠意吧。秀才的楊善,更是經過大風大浪的,在靖難之役中,他為朱棣守城,隨後進入官場,當官了還考什麼舉人、貢士、進士在土木堡之變中,他一把年紀,跟隨明英宗出征,皇帝都被俘虜了。他卻能毫髮無傷地回到了北京,他真是個人才!楊善知道明景帝讓自己敷衍了事,對內有個交代。不過,楊善卻在下一盤大棋。景泰帝小氣,啓動資金遠看不足贖回皇帝,明景帝也沒想着贖回啊!他就變賣家產,無論如何都要迎回上皇,學呂不韋玩奇貨可居。
楊善來者不善,充分發揮自己侃爺的大招,把一代英豪也先説得心服口服外加佩服。也先手握"王牌(明英宗)",還多了個心眼,派了個胡人假裝是明朝俘虜,打探明朝的底細。那人一見楊善,立即表明人是明朝人,心向明朝,假裝關心地詢問為何當年都沒怎麼打,明朝就大敗了,皇帝就被俘了。楊善的理由有二:第一、承平日久,將帥安逸大意輕敵。第二、戰場上那些明軍不是主力,而是皇帝的隨從護衞,他們還沒接到軍令,就被瓦剌突襲,焉能不敗?然後,又説新皇帝朱祁鈺多麼厲害,君臣將相齊心協力,有很多破敵高招,非常遺憾的是用不上了。因為明朝願意不計前嫌,重歸於好。還以"同胞"之情,"慰問"了他——給了他一些錢。
第二天,楊善和也先會面,楊善先給也先上禮饋贈錢財,也先知道那個胡人領教了楊善厲害,上來就責問:明廷扣我使臣,削我馬價,減我賞賜,縱是賜我之緞,亦分為兩半,明廷如此為哪般?楊善回應,明朝從不曾扣你使臣,你們的使者由之前的二三十人,變成現在的三千多人,即使這樣在賞賜上也是人人有份,臨行前還賜宴,哪有拘留之事,哪有減少賞賜之事?至於,所謂的減少進馬賞賜,那也不過是你朋友的借刀殺人。太師書信託使臣王喜送給你大明朋友,可因為王喜外出,而導致吳良錯收而獻給大明。你的朋友怕誤會,還特地解釋吳良不是你的使臣,故而賞賜才減少了。你的這個朋友説這都是吳良計謀,你偏聽偏信就把吳良給殺了。把綢緞剪斷的是你的使臣的奴僕回回所為,這個你可以搜查他們的行李。不是削你馬價而是馬匹供過於求,總體上你也是薄利多銷的。
聽得也先“者者”不停,者就是蒙古語對的意思,在這個機會上,楊善提出了要回太上皇的要求。也先説:"明朝皇帝沒有迎回太上皇的公文啊?"楊善道:"沒有公文,正是讓太師給明朝留個大大的人情。如果有公文,那你可就是奉命行事了。"也先又問:太上皇回去後,能再次君臨天下嗎?楊善明確説道:不能!也先的平章昂克問:"為何不拿錢來贖?"楊善説:"要是拿錢贖回,天下人還説太師貪財好利啊?太師不要錢,足以彰顯太師仁義,是大丈夫好男兒,那是要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的。"也先非常開心,也就放了明英宗。
楊善雖然變賣了家產,但他並沒有花費自己的一分錢,沒犧牲明朝的一兵一卒,用了一部分明景帝的啓動資金,就讓朱祁鎮安然歸來。朱祁鎮的歸來,明朝是又驚又喜,可對朱祁鈺來説,他只能假裝很開心,其實很擔心。
小姐姐講史認為,當初也想放朱祁鎮回國,不單單是楊善以錢開道外加能説會道,更多是"放虎歸山",最終要實現"兩虎相鬥",自己要"坐收漁翁之利"。明代宗朱祁鈺從國家的層面上來説,他擔心這是也先的陰謀,楊善的投資;從個人層面來説,他的哥哥朱祁鎮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引爆的可能。
明代宗當時把明英宗囚禁在南宮,可當明代宗生病時。石亨、張軌、楊善、曹吉祥、徐有貞等人重新擁立太上皇復辟,是為南宮復辟。他的封賞達到了頂峯——封奉天翊衞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封興濟伯,賜世券,掌左軍都督府事,兼禮部尚書。他的孫子楊善版的"奇貨可居",雖然沒有達到呂不韋的高度,但他比呂不韋幸福多了。因為他不僅善終,而且兒子襲爵,就連孫子楊偉增也娶了公主,成了大明的駙馬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