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丨“校長眼中有教師,教師眼中自然有學生”
“校長眼中有教師,教師眼中自然有學生”
半月談記者 原碧霞
教師素質,師德為首。師德表現是教師評價的第一標準。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涭水河分校(下稱涭水河分校),近年來堅持通過“以德育全人”,打造“以愛育愛”為主基調的育人特色,同時注重激發教師隊伍活力,夯實教育專業之基,把愛傳遞到每一個學生。
校長王春偉説:“教育就是以愛育愛,愛業愛生愛教育。不言光輝與奉獻,只道盡職與守責,最終實現生命價值和職業價值的完美統一。”
“從我做起,給大家打個樣”
2019年,王春偉從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到該校涭水河分校任校長。兩所學校,相距不到100米,辦學特色各有不同。經過一段時間深入瞭解,王春偉認為,辦有温度的教育,涭水河分校還有很多可提升空間。
教師是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20多年的一線教育工作經歷,讓王春偉決定從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狀態抓起,抓教育共識、抓專業底藴、抓育人實效,“教師是學生每天必須面對的,教師的精神狀態是孩子們精神成長的參照系”。
怎麼做?北京市優秀數學老師出身、曾做過多年北京實驗二小德育副校長、榮獲西城區首屆百名英才的王春偉先從自身做起,“給大家打個樣”。每學期,王春偉都會給全校老師上“校長引領課”。
王春偉在上校長引領課
五年級數學教師付蕾就是“校長引領課”的受益者。她舉例説,以前上循環小數課時,會把兩個學生的答案放到一起,讓學生來觀察,問大家“來看看哪個合適?”校長的課則是問同學,“更喜歡哪一種方式,然後説説你的理由”。
王春偉説:“教育並非單純知識灌輸,而是為了培養人。課堂上的開放式問題更能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引發孩子多向思考,這對孩子終身成長都非常有益。”
在校長“打樣”的同時,學校還推出黨員、骨幹、帶頭人掛牌課,學科作業評價專題研修等實踐培訓,不斷加強學校學科建設和教研管理。
走出課堂,校長的“打樣”隨時空轉換,隨處可見。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每天學生進校時段,王春偉都會在校門口迎接老師、學生,鞠躬問好,相互致意,師生共同開啓新一天的工作、學習。體育老師閆晨説,每月舉行的體育小競賽,校長會跟孩子們一起跑步、跳繩、一起做墊上挑戰,校長給孩子們鼓勁加油,孩子給校長數秒助威,運動無形中成了連接師生情感的橋樑……
王春偉(中)為學校籃球聯賽開球
目中有人,讓愛傳遞
“要真正實現立德樹人,離不開一個字:愛。”王春偉説,校長眼中有教師,教師眼中自然有學生。
就在半月談記者採訪前兩天,一位學生家長送來3面錦旗,一面感謝學校、一面感謝班主任、一面感謝任課老師。這3面錦旗的背後是學校對一位自閉症學生不離不棄、無微不至的關愛。
年級組長張輝説:“孩子剛入學就有明顯症狀,學校請了融合教育專家進校指導,從班主任到任課教師形成育人團隊,因材施教。現在,孩子會幫大家關窗户、關門。今年,他被同學一致評為年級勞動小榜樣。”
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一年級學生邊界意識模糊,為呵護“偷拿”橡皮孩子的自尊心,老師私下找孩子談心,講明道理,孩子認識到了錯誤,主動想辦法還回橡皮,積極承擔班級小小監督員的職責;對單親家庭孩子,通過一塊巧克力的“秘密”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愛甜而不膩,嚴慈相濟;對經常中午吃不完“自己小拳頭大小的米飯”的孩子,從孩子情緒入手,鼓勵孩子自行探究飲食的奧秘,及時跟家長溝通,獲得配合,不僅改善了自己“吃飯難”的困境,家庭“小小營養師”也由此應運而生……
為在學校形成“以愛育愛”的教育氛圍,學校每學年舉行一次“致雅杯”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本學年的主題是“雙減形勢下的以愛育愛”,通過教育故事演講比賽,體現愛的“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提升愛的智慧,強化師風師德建設,落實立德樹人的育人根本。
靜心做事,整合就是減負
為教師減負、為學生減負、為家長減負,可以有效提升教育幸福感。怎麼減?在具體實操中,王春偉提出:“整合就是減負。整合的背後體現着‘人文、科學、高效’的管理策略和藝術。”
在課後服務課程建設上,學校進行了多方調研,課程設計不斷優化。為滿足部分學生培優需求,涭水河分校圍繞學科特點,以興趣提升為目標,培養素養為要義,杜絕超越國家規定的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為底線,開設“數獨”“演講與口才”“中國古典詩詞賞析”等特設課程,通過這種浸潤的方式,幫學有餘力的學生積累和豐富學科知識,提升學科素養。
下一階段,學校將就進一步提升課後服務品質方面做出新探索,如為實現五育並舉,將開設“一課與一育”融教課程,打破學科本位的觀念,將勞動與語文、數學、科學、美術、音樂等學科融合,編制“全學科融合勞動清單”,實現五育融合。
在學生管理、紅色文化傳承等方面,“整合就是減負”的理念也被應用得淋漓盡致。
一年級新生的行為規範管理是整個小學階段最難的。在涭水河分校,高低年級“手拉手”班級結對活動廣受歡迎。從課後的打掃衞生,課間的體育活動,到班級互講紅色故事等,大手拉小手,整個校園變得更有活力。
“2021年是建黨百年,每天中午,四年級學生會到一年級班裏給弟弟妹妹講紅色故事,到後來,一年級的小朋友也勇敢地為四年級哥哥姐姐講故事,爭當小小演説家。”五年級教師秦思説,“‘手拉手’活動達到了自育、互育、共育的教育實效。”
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愛學生!”這是涭水河分校所有受訪教師不假思索的回答。“教育是一種緩慢的藝術,是一種等待的藝術,它需要愛心與呵護。”王春偉告訴半月談記者,“無論是面對‘雙減’還是面對別的教育調整和變革,教育者都應當把握規律,苦練內功,靜心育人。”
(刊於《半月談》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