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曾經走過的松潘草地,如今變成什麼樣了
長征是當今時代無與倫比的一次史詩般的遠征。——斯諾
在中國革命史上,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早已深入人心:血戰湘江、強渡烏江、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等情節歷歷在目,英勇的紅軍用自己的雙腳跨過閩、贛、粵、湘等十一省份,行進兩萬五千里路程。
紅軍在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缺衣少食的情況下,走出一條革命的光輝之路,譜寫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長征途中,最經典的便是過草地,那片草地就是被人稱為死亡禁地——松潘草地。
在這片草地上的紅軍戰士與惡劣的自然作鬥爭,一步一步走過死亡禁地,在付出巨大犧牲後,終於把剩餘革命火種保留下來,使得革命得以傳承。
紅軍長征走過的草地叫松潘草地,其實這裏並不是草地,而是沼澤地。沼澤地不同於一般的草地,除了茂盛的草叢和致命的泥沙外,沒有一條可見的路。在這裏,天氣寒冷而潮濕,年平均氣温在零度左右,由於降水量大,蒸發少,温度低的原因,地表常年有數米厚的淤泥,也就形成了傳説中的"死亡禁地"。
在紅軍戰士長征過草地時候,松潘草地還是一片荒涼,茫茫無際,終日不見太陽。這塊長達300公里的死亡地帶到處是雜草和水溝,散發出濃濃的腐臭味道,這裏沒有飛禽走獸,只有淤泥水草。
在這茫茫無際的草地上,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淤泥而被埋沒,或者餓死凍死在這片寒冷之地,這對於缺衣少穿的紅軍來説,更是死地,踏上這片禁地,意味着紅軍至少要損失過半的代價。
明知過草地代價極大,紅軍戰士仍是義無反顧,為何紅軍如此堅定?一句話,紅軍戰士過草地實屬無奈之舉,在紅軍戰士選擇過草地前,他們就陷入國民黨部隊幾十萬人的圍追堵截,若他們不過草地,他們將死在敵人的屠刀之下而全軍覆沒,因此,過草地是中央當時唯一的選擇。
1935年4月,中央工農紅軍渡過金沙江後,轉入川西,國民黨幾十萬的追兵便緊追不捨,最初,紅軍打算轉入川西建立川西根據地,但是由於那裏已經有大量的國民黨軍隊,紅軍只能改變策略,向大西北發展。
那時候,紅軍和敵人都在向松潘前進,誰搶佔松潘縣就可以搶佔生死線,本來中央軍委已擬定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聯合攻擊剛剛達到松潘縣的胡宗南一部,若他們可以消滅胡宗南一部兵力,打通通道,那麼戰局便可扭轉。然而,當時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一心只想南下,拒絕配合紅一方面軍,貽誤戰機。
此後,胡宗南率領幾十萬大軍將紅軍圍困在川西一帶,其中就包括被他們稱為死地的松潘草地,在松潘草地,胡宗南並沒有部下太多兵力,因為他認為,紅軍不可能自討死亡,走這條死亡之路逃生。
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紅軍一方面地發動正面的攻城戰役來迷惑正面之敵,另一方面的紅一方面軍大部迅速前行到松潘大草地,在當地人引導下開始踏上這片死亡之地。
當時共產黨執行的民族和解政策,深得少數民族的擁戴。當地嚮導也曾勸説紅軍指揮員不要走草地,因為那裏是生命禁區,從來沒有人活着出來,而紅軍在踏上這片草地之前口糧並不是很足,衣服也是單衣,經歷過幾次生死存亡的戰役後,身體狀況並不樂觀,走出草地的可能性也是微之甚微。
向死而生,紅軍戰士沒選擇的餘地,後中央軍委下令:必須渡過草地,向西北前進,紅軍戰士接受命令後向死亡之地前進,開始了與死神搏命的日子。
紅一方面軍經過7天,終於走出了茫茫無際的大草原,在過去的七天裏,紅軍戰士在寒冷的夜晚裹着單衣在空曠的草地上過夜,天空常常下着冷冷的細雨,戰士們瑟瑟發抖,背靠背取暖,有的戰士睡了一覺,第二天再也沒有醒過來。
有的走着走着倒下去了,再也沒起來過,有的一腳踩到淤泥裏,直接陷入泥潭被淹沒,還有的被草叢裏的毒蟲咬傷,最後傷勢嚴重而死亡,在這片茫茫的草地裏,先後有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三次踏過,也足足有2萬多紅軍烈士犧牲在這裏。
當胡宗南得知紅軍已經越過草地,跳出包圍圈的時候,他直接懷疑情報出問題,認為紅軍不可能渡過那片死亡之地,然而堅強的紅軍戰士在黨的領導下克服了重重困難,他們團結一心,不畏艱險,大家相互攙扶,肩並肩,一起前進。正是在紅軍戰士鋼鐵般的意志支撐下,紅軍走出了茫茫的大草原。
走出大草原後,紅軍戰士發起反擊,殲滅胡宗南縱隊的第四十九師5000多人,打出了紅軍的聲勢和意志,給予胡宗南以致命一擊。後來蔣介石苦嘆:"六載含辛茹苦,未竟全功。"
紅軍能夠走出草地有以下原因:一是黨中央正確領導及向大西北轉移的唯一正確長征路線。二是執行民族和解政策,團結當地的少數民族,有了當地人幫助才能走出草原。三是在黨中央面臨分裂、一大批像葉劍英等高級將領能夠明辨是非,挺身而出,使得中央紅軍轉危為安。現今的死亡禁地
茫茫草地,北風嗚咽,松潘草地這裏一直長眠幾萬紅軍戰士的英魂忠骨,是他們的壯烈犧牲,才送走了一萬多革命火種。如今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紅軍戰士踏過的死亡之地,現在又是一副怎樣景象呢?
如今這裏"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成片的草地被開墾為農田。當地少數民族在政府的領導下修建堤壩,排洪引流,改造草地,人們在這裏種植莊稼、蔬菜,原來茫茫的草原,現在已經是鳥語花香,人民安居樂業,藏、羌、回、漢各族兒女在這裏快樂地休養生息。
為了紀念當年紅軍長征三過鬆潘草地,為了紀念那些犧牲在草地上的英雄兒女們,90年代在當年紅軍路過的草地修建了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鄧小平親筆題名,被稱為"中華第一金碑"。這裏規劃為紅色勝地,每年不少國內外遊人,慕名而來,瞻仰先烈,告慰英靈,有的家長攜帶孩子過來,體會當年革命先烈的頑強戰鬥精神。
如今松潘草地已經被開發出來,除了保留原來紅軍足跡的草原之外,還發展了很多旅遊景點,如松潘縣有很多原始森林有很多珍稀動物,如金絲猴、羚羊、梅花鹿等;而高原上還生長着許多珍貴的藥草,這種旅遊經濟和種植藥草可以提高當地人收入。
當地許多景觀包括扎嘎瀑布、二道海、丹雲峽,以及雪寶頂、大草原等眾多自然景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如今這裏被稱之為"人間的瑤池,夢中的天堂",往日的死地,如今繁花似錦,遊客絡繹不絕。
"一樹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歲月變遷,同一片的熱土,不一樣的境界,今非昔比,正是由於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這片死地才迸發出新的生命力。見微知著,在舊社會,由於國民黨執行錯誤的民族政策,導致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產生矛盾,更談不上幫助少數民族地區了。
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祖國五十六個民族都是大家庭的一員,而且黨不會忘記那些紅色革命老區,對曾經的革命地區,都給予支持,幫助當地發展經濟和旅遊項目,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從紅軍走出草地,到我黨取得革命勝利證明,即使擁有先進武器,沒有先進的核心思想,也不可能取得勝利,那麼在現代戰爭中即使先進武器能一時主導戰場,但戰爭勝利最終還是民心向背和戰鬥意志決定。
因此,我們在緬懷先烈的同時,一定要發揚老紅軍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為祖國的建設貢獻青春。在未來的戰爭中,強烈的戰鬥意志和決心勝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