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落地,教培機構紛紛轉型
上週,《北京市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措施》發佈。其中,多項舉措瞄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明確提出了“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學科類培訓時間不得與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沖突”等多項要求。
在此之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一系列組合拳,無疑給近年來一直走在快車道上的機構按下減速鍵。
開學在即,在“雙減”的大背景下,培訓機構該何去何從?
政府幫助教培行業人員轉型
東五環外,長楹天街購物中心周邊,XX中小學輔導中心、XX一對一個性化學習中心、XX學堂……各類學科類培訓機構比鄰而居。往年暑假,這些機構門口停滿了接送孩子的車輛,熱鬧非凡。而如今,緊閉的大門、轉租的廣告,讓繁華的商業區都顯得冷清了不少。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表示,自8月7日起,學科類培訓機構嚴格執行中央和市委要求,暑期不再開課。這給不少培訓機構踩了剎車。比如,老牌教育機構巨人教育日前發佈《致全體員工的一封函》,提到近期面臨着新冠疫情、合規治理和業務轉型等多方面的壓力。
有業內人士表示,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許多線下教育培訓機構長時間無法復課,而房租、教師工資、學員退費等負擔較重。有些校外培訓機構雖然得到了教育部門的批准可以復課,但也或多或少出現了招生困難。
為幫助培訓機構應對困難局面,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特意發佈了“校外培訓機構房租有關問題的行業意見書”。表示,經過多方評估後認為,校外培訓機構對原先承租的辦學場所緊急退租不構成違約,出租方不應收取違約金。同時呼籲,相關利益方從支持國家重大決策貫徹落實、體諒校外培訓機構所遇到的特殊困難出發,對有關校外培訓機構退租等問題給予理解和支持。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為幫助教培行業人員轉型,專門啓動了“教培行業人才專項服務季”。目前,人力資源市場可提供的崗位數量充足,能夠滿足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人才轉崗轉業需求。作為校外培訓機構大區,海淀區日前啓動了教培行業人才專場招聘會,海淀區教委組織該區近70家各類型幼兒園提供400餘個崗位,助力教培行業人員“轉型”。
培訓機構扎堆轉做“素質”培訓
記者注意到,將業務內容向非學科類拓展成為不少機構的轉型選擇。
作為“雙減”背景下轉型的重要舉措之一,新東方北京學校成立了北京新東方素質教育成長中心,下設藝術創作文化館、人文發展研究所、語商素養沉浸館、自然科創空間站、智體運動訓練館、優質父母智慧館六大板塊,瞄準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目標發展的要求,將在素質教育、家庭教育領域推出課程,共同促進孩子的全面成長。
上個月,好未來旗下的“勵步英語”更名為“勵步”。業內人士分析,去“英語”的做法或是出於擺脱學科類校外培訓標籤的考慮。近日,勵步又宣佈品牌全面升級,將在全新的勵步兒童成長中心推出戲劇、美育、益智、口才、讀物五大素質教育產品。掌門教育首席執行官張翼在對其公司裁員的消息進行回應時也提到,公司將加大素質教育團隊的投入,尋求更多素質教育方面人才加入。同樣在向素質教育版圖拓展的還有學大教育、瑞思教育等。
北京“雙減”意見明確,校外培訓機構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為此,相關涉及方也在謀劃轉型。VIPKID就表示,8月7日起,不再售賣涉境外外教的新課包;8月9日起,不再對老用户開放涉境外外教的課程續費。與此同時,該機構將推出“VIPKID成人課”“雙語非遺文化素養課”“中教口語課”和“境內外教課”。
業務轉型別忘思維轉型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林認為,對於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而言,轉做素質教育是最近的賽道。“學科教育與素質教育既有生源的同質性,也有專業的就近性。”不過,素質教育在實施過程中,也難免會涉及相關的學科內容,對此,相關政策應進行明晰界定。此外,校外培訓機構還可以充分發揮體制機制的活力以及市場的開拓能力,向職業教育、終身教育、教育科技開發、教育資源服務等方向轉型,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應該發揮引導作用,避免機構一窩蜂地轉向某一領域,重現學科培訓領域中的亂象。在經營模式上,經營者也要從純粹的市場思維走向法治思維。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育與開放經濟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員曲一帆也撰文指出,校外培訓機構轉型可向助力校內教育、加強素質教育、指導家庭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服務終身教育、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幾個方向發力。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對於培訓機構來説,最重要的“轉型”並非業務轉型,而是思維轉型。“雙減”給所有校外培訓機構傳遞的明確信息是:對待教育培訓,不能再想着做大生意,而是要回歸做教育,要以公益的心態進行教育培訓。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户端
編輯 王海萍
流程編輯 邰紹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