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四九二年波希戰爭爆發,起因是因為雅典支援愛奧尼亞的叛亂。公元前 四九〇年,大流士一世派軍進攻雅典,但波斯大軍在馬拉松戰役(Battle of Marathon)中敗退。次任國王薛西斯(Xerxes I),在公元前四八〇年親自遠征希 臘,於薩拉米斯海戰(Battle of Salamis)落敗後撤退,他留在希臘的陸軍翌年 也於普拉提亞(Plataea)敗北。波希戰爭因為希臘的勝利而結束。
一、雅典之海
不過波斯軍撤退後,對於希臘的威脅並未就此消失。公元前四七七年,以雅典 為中心,愛琴海及其周邊的各城市,為防範波斯軍再度來犯,成立了提洛同盟 (Delian League)。希臘艦隊的作戰,甚至擴及小亞細亞西南部地區的希臘城市,也因此得以脱離波斯的統治。於是,愛琴海成為希臘之海,不,應該 是成了雅典之海。雅典之所以能夠君臨愛琴海,不僅因為是在波希戰爭中貢獻最多 的國家,也因為擁有一支軍力強大且深具威信的海軍。自公元前五世紀中葉起,雅 典在政治家伯裏克里斯(Pericles)的帶領下,完成直接民主政治,獨佔提洛同盟 的資金,投入帕德嫩神廟(Parthenon)等種種公共建築的建設。因此,雅典迎接 了全盛期的到來,不論在政治上或文化上,都成為希臘的最大國家。
同時期,在波希戰爭後的希臘,奴隸制度相當發達,亞裔奴隸大量在市場中被 當作商品買賣。在雅典,除了極為貧窮的公民,一般人家擁有兩、三名奴隸是很平 常的事,若是中間階層的農民則會擁有五、六名到七、八名的奴隸,用來處理家事和農務。奴隸制度的發達是確立在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現實基礎上,且誕生了外國 人就等於奴隸的觀念。原本只是意指非希臘人的「Barbaroi」一詞,開始變得帶有 野蠻人和夷狄的歧視意味。波斯人被認為是野蠻人的代表,在他們的國家中,只有 國王是自由的,其他的人則都被視為奴隸。將波希戰爭視為是希臘的自由戰勝了東方國家的思想,誕生在全盛時期的雅典。「野蠻落後的異邦人」也成為固定台詞,反覆出現在每年慶典中上演的悲劇或喜劇作品中,此想法成為既定成見,深深地滲透進希臘人的腦海中。
二、波斯文化的流入
豐富的波斯文化逐漸流入希臘世界,是在波希戰爭以後。在近代以前,於戰爭 中得手的戰利品,提供了人們詳細觀察異國文物的絕佳良機。就這層意義而言,戰 爭可謂是在廣義上達成了文化交流的功能。波希戰爭後的希臘人也不例外。在普拉 提亞戰役後,希臘人擄獲波斯人的豪華傢俱和擺設,他們不只是瞠目結舌而已,還 開始模仿。例如,蓋在雅典的議會議員輪值集會所(Tholos),是一座圓形的建 築,別名「Skias」(陽傘),據説是模仿自波斯國王的帳篷或傘的形狀。還有伯裏 克里斯在衞城山麓建設的,名為「Odeon」(音樂廳)的建築物,是邊長超過六十公 尺的正方形,四角錐形的屋頂,由九排九列、共八十一根的圓柱支撐。這座建築的 使用目的雖然不明確,但絕對是當時的希臘無法想象出來的樣式,一般認為這也是 模仿自波斯國王的帳篷。曾有學者解釋,這座建築曾經被用來展示提洛同盟各國進 貢的物品,因此建築的目的是為了誇示雅典的權力。這與從波斯波利斯王宮的覲見 大殿和百柱殿中,能夠窺見「權力象徵」的思想是相通的。若按照這個解釋,便暗 示雅典的公共建築採納了波斯宮殿的巧思匠意,這一點相當發人興味。
愛好波斯風格的風氣,也在個人層級之間蔓延。例如,在陶瓶繪畫上,描繪着 身穿東方設計風格長衣的男男女女,和手中撐傘或持扇的女性。「服裝」是政治視 覺化的表現,上層階級的公民懷着展現自己優越地位的意圖,而穿上東方風格的衣 服。還有女性外出時,命令奴隸撐着陽傘伺候,也能顯示出高人一等的社會地位。 波斯的浮雕會出現隨從在國王身後撐傘的場面,就是因為傘是象徵權力的隨身物 品。雅典派遣到波斯的外交使節,也會收到來自波斯國王的豪華贈禮,並將種種舶 來品帶回本國。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有位名為皮裏蘭佩(Pyrilampes)的人物 曾經帶回孔雀。使節們所帶回的見聞和地方特產,對於波斯風(Perserie)在雅典 的流行貢獻良多。
於是,雅典人一面輕蔑波斯人、視之為奴隸,但同時卻又強烈嚮往富有異國情 調的波斯文化。特別是上層階級的公民競相愛好波斯風,是為了藉此顯示社會地位 並製造差異化。
三、處於波斯帝國周邊的希臘
雅典逐漸發展的海上支配,對陸上霸主斯巴達帶來了威脅。公元前四三一年, 因為兩者互爭希臘世界的霸權,而爆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Peloponnesian War)。伯裏克里斯死後的雅典,在迎合民眾的政治家們的領導下,輕率展開作戰, 無謂地浪費國力。兩國競相派遣使節,請求波斯國王提供資金援助,斯巴達以波斯 提供的資金建設艦隊,終於打敗雅典的海軍,迫使雅典投降。於是在公元前四〇四 年,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
掌握海上霸權的斯巴達,對希臘諸國施行高壓統治,更以解放重返波斯統治下 的希臘諸國為名目,進攻小亞細亞。波斯國王為解除斯巴達的威脅,贈送資金給雅 典、底比斯(Thebes)等希臘強國。這些國家成立了反斯巴達聯盟,也因此在公元 前三九五年爆發科林斯戰爭(Corinthian War)。如同波斯所期待的,斯巴達因此 自小亞細亞撤軍。
雖然兩邊在戰爭中互有勝負,但因為斯巴達和波斯都擔心雅典的 海上支配復活,於是兩者在想法一致的情況下,於公元前三八六年,合作促成締結 和平條約,結束科林斯戰爭。這份條約,一方面保障希臘諸城邦的自由與自治,另 一方面也承認小亞細亞的希臘人歸順於波斯國王。希臘本土和愛琴海一帶的希臘諸 國,全部都加入了這份條約,因此稱之為《普遍和平條約》(也稱為《國王和約》 [The King's Peace],或根據斯巴達使節的名字稱作《安塔爾基達斯和約》 [Peace of Antalcidas])。於是得到波斯作為後盾的斯巴達,再度君臨希臘世 界,但也因為把希臘人出賣給夷狄之邦,而飽受譴責。
在這之後,雅典為反抗斯巴達的統治再度奮起,公元前三七七年,以自由和自 治為旗,促使海上聯盟復活。底比斯也為爭奪霸權而向斯巴達挑戰,並在公元前三 七一年的留克特拉戰役(Battle of Leuctra)大獲全勝,斯巴達因此喪失了在希 臘世界的優勢地位。在這一連串希臘強國互爭霸權的過程中,坐收漁翁之利的就是 波斯國王。波斯國王操縱着希臘人,一邊挑撥他們互相戰鬥,一邊更新《普遍和平 條約》,絕對不讓某一個國家獨攬希臘霸權。因此,公元前四世紀的希臘,就在 《普遍和平條約》的框架中,受制於波斯國王的控制之下。
結語
無法自漫長的戰爭中掙脱的希臘,有許多公民因政治鬥爭和經濟沒落而離開自 己的城邦,他們為了謀生成為傭兵,輾轉流離於各地。希臘傭兵的評價甚高,他們被認為是相當優秀的士兵,波斯國王或小亞細亞各地的總督都積極地僱用他們。
雅 典的將軍們為尋求個人利益而前往國外,也以傭兵隊長的身份大顯身手。斯巴達甚 至是舉國離鄉討生活;在留克特拉戰役大敗後,斯巴達國王親自率領士兵,接受埃及國王的僱用,試圖以傭兵收入來重振國家財政。埃及在公元前四世紀叛離波斯, 波斯為恢復對埃及的宗主權,曾經多次派軍征伐。兩軍都依靠希臘傭兵支撐,因此分為敵我兩方的希臘人,若無其事地彼此交戰。
在波斯國王的操縱下,希臘諸國長年征戰不休,消耗國力。希臘傭兵們為討生活,而接受流浪的命運,被國外的王侯僱用。這就是公元前四世紀希臘的現實處境;悲慘的景況只能被稱為是波斯帝國的西方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