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當年為什麼不包分配了?不包分配的大中專學生過得好嗎

如今這個年代,別説是大學生,就是碩士畢業生也已經爛大街了。面試工作你要不掏出個本科證,都不好意思説你上過大學。至於中專生,倒成了稀罕物,因為那些學校也早已搖身一變,升級為這學院那大學了。

不過,如果把時光回退到二十多年前,那時的中專生可不簡單。在初中中考時,只有最優秀的學生,才可能憑優異的成績被中專錄取。那些考不上中專或是成績一般的學生才去讀高中,寄望於考大學。

當時的中專生和大學生的待遇和現在也不一樣,不僅進了校門不用交學費,連生活費也是國家負擔。畢業時還包分配工作,所以只要你有能力,考上中專或大學,那就吃上了國家糧,捧起了鐵飯碗,被形象地比喻成跳農門。

可是,隨着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教育實行並軌制改革,國家逐步取消大中專畢業生的工作分配。那些原本抱着跳農門憧憬的學子,一下子失去了鐵飯碗,那種失望和彷徨可想而知。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首批不包分配的大中專畢業生,早已步入中年,他們當年經歷了什麼,為什麼國家不再包分配呢?

我國當年為什麼不包分配了?不包分配的大中專學生過得好嗎

一、計劃經濟下的包分配。

我國的大中專畢業生包分配製度,源於1951年10月1日,當時國家百廢待興,正需要大量的人才建設祖國。所以,所有的畢業生都能分配到和專業相關的工作。

十年動盪恢復高考以後,頭幾屆的畢業生,個個都成了香餑餑。這一時期延續過去的統一分配製度,個人無需為工作操心,當然也沒有自主選擇權,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此後幾十年間,大中專學校遠沒有現在這麼多,錄取比例相當低。按上個世紀90年代初時的水平,大概也就是五分之一的錄取率。用千軍萬馬來過獨木橋形容高考,一點都不為過。

在統招統分的計劃模式下,大中專學子們一進校門,就捧起了鐵飯碗。不僅無需為學費操心,連食宿也無需花一分錢,成了當然的國家幹部,畢業即就業。

這也讓部分學子失去了高考時的學習動力。學好學壞都有工作,分配也只能聽天由命,無法按自己的能力、職業技能、興趣、特長選擇工作。

由於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相互不瞭解,統一分配,造成了人才配置和崗位不適應。不僅浪費人才,工作的積極性和效率也大打折扣。對於用人單位來説,只能被動接收,沒有選擇權。想要的人才要不到,分配來的又不適用,對單位的發展也很不利。

我國當年為什麼不包分配了?不包分配的大中專學生過得好嗎

二、自主擇業的迷茫。

1987年,首次出現分配畢業生被用人單位退回的“寒潮”,分配製度的不合理性凸顯。1995年,國家迎來了一場嚴峻的經濟泡沫,物價飛漲,國有廠礦企業大批量倒閉。連企業自有的職工都要下崗,哪裏還有能力吸收新鮮血液。即使政府勉強硬塞進去,很多人還沒到單位報到,就加入了下崗大軍之中,只得另謀出路。

在他們中間,或是放棄等靠要,選擇南下加入支援沿海城市建設。或是託人找關係。進入學校政府等事業單位,以求穩定和安逸。更多專業和社會嚴重脱軌的學子,既無門路也無南下的勇氣,則只能在家苦等,陷入鐵飯碗被打破的迷茫和困惑中不能自拔。

據統計,全國僅有10%的重點行業學生統一安排就業。而那一屆的畢業生數量並不多,只有200萬左右,但是包分配卻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

我國當年為什麼不包分配了?不包分配的大中專學生過得好嗎

三、擴招和就業的矛盾。

1996年,國家正式實行並軌制,分步取消大中專生統招統包統分機制。上學交費,生活費自理,以及自行就業開始正式推行。

1997年是統招統分的最後一年,被學校和師生稱為末班車。各大中專院校早已瘋狂擴招,當年的畢業生將各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塞得滿滿的。此後數年,這些單位都沒有空缺,員工不斷被鼓勵停薪留職下海創業。

大中專生們從包分配到雙向選擇就業,原本是國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需要,但這也讓一些人憂心忡忡。學費越來越貴,工作也不包分配,這樣下去,“讀書無用論”豈不死灰復燃。

但二十年的事實證明,隨着大學大量擴招,大學生高考錄取率,已從過去的20%提升到80%。要想在人人皆是大學生的年代脱穎而出,實現更好的就業,就必須讀名牌大學,提升競爭力。於是每個家庭更加重視教育,對於孩子補課等投入近乎瘋狂。

隨着統招統分模式被打破,教育已然形成最為吸金的產業。為了巨大的利益,各高校無原則無休止的升級擴招,錄取人數從取消統招統分時的不足100萬,到2019年已經達到914萬人,錄取率也從30%飆升至80%。再加上一些民辦高校,幾乎所有參加高考的學子,無一例外都邁進了大學的校門。這也是大學生臭大街,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

為了找份合適的工作,學子們只得繼續提升學歷。於是我們看到,近年來考研人數不斷攀升,研究生也開始大量擴招,新一輪惡性循環再次上演。

據統計,在近300萬某團外賣小哥中,有73萬為大學畢業生,其中本科學歷21萬,研究生學歷7萬人。在花費了大量學費和精力後,他們只能做着和專業不相干,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工作,這不得不説是時代的悲哀。

這樣看來,還是當年統包統分時代的學子們,靠着自己的實力贏得的鐵飯碗,更讓人有歸屬感和幸福感。

(參考資料:《從分配到擇業: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實證研究》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03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國當年為什麼不包分配了?不包分配的大中專學生過得好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