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澤以為必勝無疑,誰知對方改換戰術,攻城活捉了他
解放戰爭時期,襄樊是一個重要的地點,它被白崇禧視為“控川陝豫鄂之門户, 握武漢三鎮之鎖鑰”的戰略要地。
所以不管是敵方還是我方,對此地都是相當的重視。
在這個地方先後經歷兩次戰役,第一次是在1948年,最後以活捉司令康澤,勝利結束。
康澤是蔣的心腹,也是特務頭子,他做司令,名將郭勳祺任副司令官。
他們不僅在配置跟武器上有優勢,在地理位置上也優於我方。
先是把把襄樊二城與老河口、谷城等地形成相互支援的犄角之勢,還依仗襄陽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的險要地勢,竭盡一切手段搞工事防禦。
所以,康澤本人對於這次戰役是相當的有信心,周建陶奉蔣的命令來視察時,問康澤:“假如敵人以重兵進攻襄陽、怎樣應付”。
康澤説:“目前情況,敵人還不會有很大兵力來攻打襄陽,假如要來的話,必先犯老河口、而後樊城。襄陽地勢險要,又有漢水之阻,易守難攻,萬一戰事發生,總統所派的援軍很快也就到了,襄陽可無憂慮”。
當初信誓旦旦,可能怎麼也想不到,最後竟然被生擒。
6月23日,中野第6縱隊司令員王近山與司令員王宏坤會商襄樊作戰計劃。
比起敵軍,我軍只有在兵力上勝出,所以他們決定“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提出了分段殲敵的作戰部署。
並把這次戰役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全殲老河口、谷城之敵;第二階段,沿江東下,圍殲襄樊守敵。
在第一階段勝利後,7月5日,前線指揮部發布第二階段襄樊作戰命令。
因為之前殲滅了不少敵人,而且還沒有增援的跡象,王進山決心對襄陽發起攻擊,但並未成功。
隨後他們改變戰術,放棄歷來攻城必先奪山的戰法。
並採取劉伯承倡導的“猛虎掏心”戰術,撇開南山主峯,將主攻方向選在西邊。
開始他們假裝攻擊南門,迷惑敵人,另一邊將兵力集中,向西門及兩側進行摧毀性轟擊,致使西門左右300米以內的敵人幾乎完全停止射擊。
敵人節節敗退,我軍成功入城,敵人沒想到對方這麼兇猛,內部陣腳全亂,指揮系統陷於癱瘓。
我軍打到敵人司令部,激戰半小時,活捉了康澤。
這次的戰役是聞名全國的五路大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