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教育學會“面向未來·初中教育校園行”走進第二十中學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經典

4月22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學承辦的中國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委員會“面向未來·初中教育校園行”第3站活動成功舉行,以“踐行‘雙減’:初中學校高質量發展行動——‘五育融合’課程建設賦能學校高品質發展”為主題舉辦了校長論壇等活動。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海淀區教委主任杜榮貞在致辭中強調,教育是海淀的“命根子”、“金名片”,是海淀興區、強區的重要支柱,而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和高質量教育體系是海淀教育發展的總目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夯實“雙減”成果,重點實施中小學校內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寫好“雙減”後半篇文章。北京市第二十中學作為海淀區國家基礎課程改革先進學校和課改基地校,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以落實“雙減”工作為抓手,堅持貫徹“揚五彩青春,做中國脊樑”的教育理念,在構建“五育並舉”的育人課程體系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卓越成績。

二十中學校長陳恆華以“做脊樑教育,建高品質學校”為題,與與會嘉賓分享了學校的辦學思想和特色。 據他介紹,創建於1951年的北京市第二十中學是新中國成立後首都為工農兵子弟興建的第一批學校。經過70多年艱苦奮鬥,如今已建設成為一所“一校三址”,“風氣好、環境美、質量高”的集團化學校。學校育人聚焦三個維度:艱苦奮鬥,奮力為新中國培育建設者;堅毅擔當,始終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學校的生命線;開拓進取,構建了“鮮明德育特色”的育人體系。陳恆華着重介紹了學校的“五彩課程”,包括三個層級、五大領域(3L5F)。其中3L是指課程的三個層級,包括共同基礎、拓展應用和創新發展;5F是從課程內容上劃分出的五大領域,包括品德與修為領域、人文與社會領域、科學與技術領域、身心與健康領域、藝術與審美領域。

二十中學的其他相關負責人相繼介紹了學校對“學科德育”的實踐與探索、特色教學模式、“值周育人綜合實踐課程”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該校特色教學模式中的“項目化學習方式”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為了共同完成一個有挑戰的作品而自主學習的過程。這種學習方式強調合作,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我發展性。目前該校面向全體學生的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的學科教學項目化學習,屬於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基礎類課程”,項目基於國家課程內容去開發,將項目和國家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在日常課堂教學中開展。此外,基於實際問題解決的跨學科項目化學習針對部分學生,屬於學校課程體系中的“拓展應用類課程”、跨學科項目,目的是鍛鍊學生處理社會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課後服務時間的選修課和社團中開展。

在“面向未來·初中教育高質量發展”校長論壇上,北科大學附中學校長王世東、北京市文匯中學校長楊建、延慶一中校長陶汪、杭州市第十五中學教育集團(總校)校長趙衞羣、北師大第三附屬中學書記校長白計明、密雲三中書記校長王立敏等六位中學校長分別發表了自己的經驗和觀點。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雷嘉

編輯/李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