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導師直言:寧要略差應屆生,也不要優秀二戰生!是何原因?
説起考研這件事,人們都覺得是擇優錄取,畢竟考研分為筆試和複試,只要筆試分數足夠高,複試即使表現平平,也基本上不會被淘汰,所以要想在研究生考試中獲勝,歸根結底是要提高自己的成績,這個理論是相對爭取的。
同樣是參加研究生考試,第一次參加的人,和二戰考研的人,即使身在同樣的筆試和複試中,導師選擇兩人的標準也會不同,對於應屆生來説,只要筆試合格,面試也表現得不錯,那就是學生中很優秀的了,很容易被錄取,而二戰的考生多了一年的複習時間,如果筆試和麪試只是表現不錯,那是遠遠不夠的,除非是在多了一年準備的情況下,考生本人已經非常優秀,否則很容易被放棄,導師更重視這多了的一年中,考生有了什麼質的變化。
和高考的情況一樣,復讀的學生,還真的未必比應屆學生考得好,雖然多了一年的複習時間,但人畢竟是有思想的,這一年的時間不可能完全被用來學習,一部分時間用來擔心,一部分用來恐懼,一部分用來懊悔,還有一部分用來排解壓力,種種情況的影響下,只剩下不多的時間用來學習,應屆生往往沒有這些負擔,如果在多了一年學習時間的情況下,已經有一定經驗的二戰學生,直比應屆生優秀了一點點,那究竟是誰更優秀呢?
在現在的考研競爭中,筆試成績的影響已經削弱,面試反而更加重要,這主要是因為與當前的實力相比,導師們更看重學生的潛力,當前的實力是努力的結果,但內在的潛力,卻很大程度可以決定未來的高度,雖然努力在天賦面前不值一提很殘忍,但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這就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