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反秦戰爭的末尾階段開始,項羽身邊的重要謀士范增,就一直在勸諫項羽,要及時剷除劉邦,以免將來成為項羽的心頭大患。不聽范增之言的項羽,最終在垓下之戰,不敵劉邦的漢軍,自刎於烏江,可以説是痛失好局。那麼,如果范增沒有離開項羽,劉邦打得過項羽嗎?
我們應該先弄清楚,原本一直待在項羽身邊的謀士范增,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離開了楚軍?在老爹看來,謀士范增離開項羽的身邊,有着3個方面的原因:第一,項羽為人自傲,又貪戀權勢,不肯放權給他的下屬將軍和謀士。劉邦統一天下,在一次慶功宴上,曾經詢問眾臣,自己能夠戰勝項羽,取得天下的原因。高起、王陵等兩人就説道“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正是因為項羽的這種性格特點,才導致項羽在楚漢爭霸戰爭的期間,中了劉邦手下謀士陳平的離間計。開始猜忌自己的謀士范增,跟劉邦的漢軍之間,私下有所來往,並且剝奪了范增的一些權力。項羽的這種猜忌心理,就很讓我們這些外人感到不解。按説,陳平的離間計,並不高明,應該是很容易被識破才對。可是,偏偏這個項羽,就中計了。即便是用後腦勺想,也應該知道,范增怎麼可能和劉邦有私下來往呢?范增可是,一直主張及早除掉劉邦的啊。
第二個原因,范增逐漸對項羽感到失望,到最後是心灰意冷,負氣離開了項羽。范增的離開,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項羽中了陳平的離間計,相信范增和劉邦私下有往來的謠言。進而猜忌范增,並且剝奪了范增的一些權力。但是,我們應該明白的是,范增不可能只是因為,這次的離間計事件就離開項羽。要明白,對一個人的失望,它是有一個失望值,逐漸累加的過程。范增對於項羽的失望值,就是在曾經多次建議,卻被一次次不採納的過程中,逐漸累加的。這次的離間計事件,就是壓垮范增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范增才會在被項羽猜忌後,可以説是心灰意冷,也可以説是負氣,離開了項羽的楚軍陣營。
第三個原因,劉邦採取的離間計策略,非常有效。離間計事件的背景,是楚漢爭霸戰爭時期,在劉邦和項羽兩軍的對峙期間,劉邦的漢軍,由於糧草和兵員的不足,想要和項羽的楚軍停戰,協議滎陽以西歸漢軍。項羽不同意劉邦的和談請求,劉邦就採納陳平的離間計建議,利用項羽和范增之間的不夠信任,讓項羽猜忌范增,從而離間二人關係。具體的離間計做法,在《史記·項羽本紀》裏也有記載。總的來説,就是通過用不同的招待方式,區別接待項羽和范增的使者。為的是讓項羽派來的使者,接收到一個信息:范增派來劉邦這邊的使者,待遇要比項羽派來的使者好。這樣一來,按照項羽的性格,就會開始猜忌范增。事實上,項羽也是真的這樣做了,並且剝奪了范增的一些權力。范增在知道項羽,這樣做的原因後,往日對項羽的失望,再加上這件事,范增失望透頂,負氣出走,離開了楚軍的陣營。總的來説,劉邦的離間計策略,非常有效。
接下來,我們再來探究:如果范增沒有離開項羽,劉邦還打得過項羽嗎?我們前面分析了范增離開項羽的原因,也就知道範增是在對項羽失望透頂之後,才決定離開項羽的。換言之,范增沒有離開項羽的假設,是很難成立的。如果范增在經歷了那麼多次的失望之後,還依然對項羽不離不棄,這是不符合人之常情的,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就別説范增了,就拿我們自己來説,如果你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像頭牛一樣,倔強得很,多次不信任你,甚至在背後猜忌你,你會繼續待在她或者他的身邊嗎?所以,范增如果還是一個正常人的話,他是不可能繼續待在項羽身邊的。如果還不離開項羽,要麼范增是個絕對的忠誠之人,要麼范增就是“儂腦子瓦特啦”。
退一步,即便范增繼續留在項羽的身邊,劉邦就一定打不過項羽嗎?老爹認為,范增是否繼續留在項羽的身邊,並不會對劉邦戰勝項羽,這一最終結果,產生多大的影響。關鍵在於:項羽能否聽從范增的建議。如果項羽依然是我行我素,對范增的建議,置若罔聞,那麼范增的存在,就是一個擺設,依舊不會對劉邦戰勝項羽,這一最終結果,產生絲毫的影響。正如劉邦在統一天下後,舉行慶功宴時總結的那樣:“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劉邦的這句總結,算是説出了問題的關鍵。
總而言之,項羽最終輸給了劉邦,是多方面因素的綜合結果。單單從謀士的角度出發,劉邦和項羽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劉邦能夠聽取手下謀士的意見,能夠真正發揮出手下謀士的作用。項羽則是對范增的意見,置若罔聞,使得謀士范增在項羽的身邊,形同虛設,不能真正發揮出謀士的作用。
楚漢戰爭:如果范增沒有離開項羽,那麼,劉邦還打得過項羽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4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