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6日,盟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一聲令下,盟軍17.6萬人組成的先頭登陸部隊向法國諾曼底海灘進發,拉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的序幕。在諾曼底5個海灘的登陸作戰中,除了美軍步兵第1師在奧馬哈海灘遭到了德軍第352步兵師的頑強抵抗外,盟軍在朱諾、劍、猶他和金海灘並沒有遭到德軍的頑抗,整個諾曼底登陸戰鬥進展相當順利。
盟軍取得諾曼底登陸戰役勝利的原因有很多,但這其中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盟軍對德軍代號為“衞士”的戰略欺騙計劃。正是盟軍對德軍天衣無縫的“欺騙”,讓德軍對盟軍的登陸方向造成了誤判,保證盟軍諾曼底登陸順利進行。對於盟軍軍官設計的100%完美無缺的“衞士”欺騙計劃,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親筆寫下了“我很喜歡它”這句話,這是艾森豪威爾對盟軍“衞士”欺騙計劃的高度讚揚。
上圖_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國第34任總統
盟軍“欺騙”德軍的背景
1940年6月,法國戰敗投降。西歐國家除了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少數國家外,其絕大部分國家都在納粹德國的佔領之下。為了消滅英國,德軍制定了登陸英倫三島的海獅計劃,並出動空軍對英國本土展開大規模轟炸。但在英國皇家空軍的拼死抵抗下,英國軍民保住了本土。德國和英國沿英吉利海峽對峙,一直持續到1944年。
在德國和英國沿英吉利海峽對峙期間,德軍統帥部意識到盟軍很有可能在法國北部的海灘展開登陸,進而開闢第二戰場。為了鞏固德軍對西歐大陸的佔領,德軍在斯佩爾的主持下於修建了長達2700公里的大西洋壁壘,並部署了85個師的重兵,防止盟軍登陸。
上圖_ 大西洋壁壘,是二戰期間歐洲納粹德國用來防禦西線的軍事設施
德軍防禦盟軍登陸,盟軍也一直籌劃着反攻德軍的事宜。對於開闢第二戰場的登陸行動,盟軍高層的軍官們做了一次又一次的計算和演練。經過多次的計算,盟軍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諾曼底登陸的成敗在於在登陸戰打響後最初的2周時間裏,盟軍先頭部隊必須頂住德軍的反擊。
當時,盟軍一次性最多能運輸12到15個師的兵力參加登陸作戰,並保證12到15個師的登陸補給,這是盟軍一次性登陸運輸的最大限度了。反觀德軍,其儘管在諾曼底部署了6個師的兵力,但德軍可以在三天時間裏調來25到30個師對盟軍12到15個師的登陸部隊展開反擊。因此,只有阻止德軍增援諾曼底,才能保證諾曼底登陸取得最終勝利。
上圖_ 二戰盟軍
那麼,盟軍該如何阻止德軍增援諾曼底呢?盟軍採用了兩種辦法,前者是派出空軍轟炸機轟炸法國境內的道路橋樑,毀壞交通,減緩德軍行動的速度。後者就是盟軍對德軍展開的戰略欺騙,讓德軍形成戰略誤判。
戰略欺騙該如何開展呢?盟軍於1943年12月啓動了代號為“傑伊”的戰略欺騙行動(1944年1月改名為“衞士”計劃),由英國軍事情報局、特別情報局、反情報局,美國的戰略情報局、聯邦調查局,盟軍陸海空軍司令部下屬的情報部門共同參與。根據日後的公開檔案解密,盟軍“衞士”戰略欺騙行動將達到兩個目的:
第一,分散德軍在法國境內的駐防,將諾曼底的守軍兵力減少到最低限度。
第二,讓德軍認為,諾曼底只是盟軍的佯攻,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還有一場更大規模的登陸行動。
而第二個目的就是盟軍“衞士”欺騙計劃的核心內容。
上圖_ 二戰德國空軍
“騙你德軍沒商量”
如何達成“衞士”計劃第一個目的——依靠戰略欺騙分散德軍呢?盟軍在南歐和北歐實施了欺騙行動。
盟軍在南歐實施了代號為“齊柏林”的欺騙行動。1944年春季,蘇聯紅軍發動敖德薩戰役與克里米亞戰役,先頭部隊逼近羅馬尼亞境內,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兩國的親德政府預感末日來臨,派出代表和英美商討停戰事宜,但英國廣播在盟軍的安排下故意透露羅馬尼亞和匈牙利與英美談判的內容。德國無法容忍自己的南歐盟友中出現叛徒,決定派兵佔領匈牙利。
上圖_ 盟軍炮製出了一個子虛烏有的“第四集團軍”,並在此地派設情報人員,建設營房、飛機場、物資囤積處等軍事設施
剛開始,德軍決定從意大利戰場出兵佔領匈牙利。但意大利戰場的德軍和盟軍激戰正酣,在非常無奈的情況下,德軍只好從法國境內抽掉4個師的兵力佔領匈牙利全境。德軍佔領匈牙利後,羅馬尼亞被嚇住了,迅速終止和英美的談判。盟軍以瞞天過海之計,減弱了德軍在法國境內的防禦兵力。
在北歐,盟軍組織了“北方堅忍”計劃。1944年1月,盟軍軍官比萬來到蘇聯,和蘇聯情報機關製造盟軍即將進攻挪威和瑞典的假情報,並虛構了所謂的“英軍第4集團軍司令部”這一假的部隊指揮機關,和蘇軍虛構的方面軍司令部頻繁聯繫,給德軍造成盟軍和蘇軍聯合進攻北歐挪威瑞典兩國的假象。
英軍還對蘇格蘭境內的部隊配發包括滑雪板在內的冬季作戰裝備,英國廣播還要求挪威瑞典兩國民眾做好防空準備。這就讓德軍更加堅信——盟軍很可能會聯手進攻北歐。德軍在北歐方向部署了13個師的重兵,直至戰爭結束都沒有離開北歐。如果沒有盟軍實施的“北方堅忍”計劃,德軍很可能會將這13個師的重兵投入諾曼底戰場。
上圖_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1885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著名的軍事將領
並不存在的美軍“第一集團軍羣”
“衞士”計劃的第二個目的就是讓德軍認為諾曼底方向只是盟軍的佯攻,盟軍的主攻方向只是在加萊。
為了達成欺騙目的,盟軍在英國東南部的多佛爾設立了虛假部隊——“第一集團軍司令部羣”,讓巴頓擔任“第一集團軍羣司令”。盟軍的300多名軍官建立起“第一集團軍羣司令部軍、師、團、營各級指揮部之間的通訊聯繫,這偽造的通訊聯繫的方式和頻率與美軍作戰部隊一模一樣,讓德軍誤以為盟軍“第一集團軍羣”是真實存在的部隊。
除了偽造司令部和各級部隊指揮機構的通訊聯繫,美國國內的好萊塢還在英國東南部的多佛爾港口周圍偽造了大量的假飛機、假大炮、假坦克、假機場,還在河流上製造輪船行駛過的油印痕跡,在公路上留下了坦克履帶的痕跡。盟軍還將很多沒有作戰任務的部隊派遣到多佛爾備戰練兵,這一系列虛虛實實,假假真真的欺騙,確實矇住了德軍的間諜機構。
上圖_ 欺騙德軍制作的橡皮坦克,為諾曼底登陸作準備
但英國和美國對仍然不太放心,為了進一步坐實“第一集團軍羣”的存在,讓德軍真以為巴頓率領“第一集團軍羣”在加萊展開進攻,盟軍讓巴頓在多佛爾發表一系列演説。而盟軍登陸的真正指揮官蒙哥馬利元帥則在樸斯茅斯港口研究登陸戰的計劃。
另外,為了不讓德軍緊盯盟軍指揮官蒙哥馬利,盟軍軍官比萬請來了一個酷似蒙哥馬利的英軍中尉,名叫詹姆斯。比萬讓詹姆斯化裝成蒙哥馬利出訪埃及,發表演説。詹姆斯一到埃及,德軍間諜機構就向上級彙報“蒙哥馬利出現在埃及”。
盟軍的欺騙成功起到了效果。直至諾曼底戰役打響,德軍仍然認為諾曼底方向只是盟軍的佯攻方向,德軍主力部隊第15集團軍沒有投入諾曼底方向的防禦作戰。
上圖_ 伯納德·勞·蒙哥馬利(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國陸軍元帥、軍事家
電子干擾和轟炸欺騙
除了擾亂德軍在法國的部署,虛構並不存在的第一集團軍羣,盟軍還對德軍展開了大規模的電子干擾和轟炸欺騙。
首先,盟軍於1943年8月轟炸了德國設置在荷蘭境內的無線電監聽基地,消除了這一基地對盟軍的威脅。其次,盟軍在登陸開戰前故意不轟炸德軍設置在塞納河方向的9個監聽基地。在登陸戰打響前三個小時,盟軍出動18艘小艇攜帶直徑29英寸的大型氣球,這29個氣球中安裝了大型的雷達信號發射裝置,發出的信號等於一艘萬噸級登陸艦的信號。艦隊上空的幾十架轟炸機不斷地撒下錫箔條,這些措施給德軍雷達造成假象:一支大型登陸艦隊正奔赴加萊。德軍主力部隊在加萊嚴陣以待,盟軍已經在諾曼底站穩了腳跟。
上圖_ 諾曼底登陸
另外,盟軍對加萊地區也展開重點轟炸。盟軍在諾曼底扔1噸炸彈,就在加萊扔下2噸炸彈。這也給德軍造成了盟軍登陸的主要方向在加萊,而非諾曼底的假象。
俗話説得好,兵不厭詐!盟軍一系列戰略欺騙計劃做的天衣無縫,最終成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登陸戰——諾曼底登陸。隨着1944年6月6日,史上“最長的一天”以盟軍的勝利而告終,盟軍和蘇軍東西進攻德國本土,德國法西斯的滅亡進入最後倒計時。
作者:軍事帥哥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諾曼底登陸》 馬昕 長江文藝出版社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