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未來語文課怎樣上?長郡名師連上4堂公開課展示兩大亮點

由 巫馬言 發佈於 經典

9月25日,長沙市信息技術與(語文)教育教學融合團隊2020年第五次線下課例研修暨《課程轉型時期中學語文活動課程序列化的探索與實踐》課題組聯合教研活動在長郡中學舉行。

長沙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教學融合研究團隊、《課程轉型時期中學語文活動課程序列化的探索與實踐》課題組成員、長郡中學語文組教師、以及長沙市部分中學語文教師參與了本次活動。活動中,語文融合團隊核心專家、長郡中學的肖楊老師執教了《中國建築的特徵》4堂公開課。

肖楊老師的連堂公開課分為兩部分。第一課時主題為認識中國建築,重點在課文“説明文文體”的學習上,第二課時主題是感悟文化互譯,側重於課文“論文文體”的學習上。

在教學方式中,肖楊老師展示了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採用互動教學平台進行交互式授課,並穿插搶答競爭、蒙層激趣、人機交互、同屏技術、數據分析、基於技術的跨學科教學等技術,豐富了互動的形式,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課堂氛圍活躍熱烈。

此外,肖楊老師展示了跨學科思維培養。原來,這次參與公開課的兩個班級一文(歷史方向)一理(物理方向),肖楊老師因材施教,設計了不同教學環節,採用了不同的技術運用方式。對物理方向的選科班級,肖楊側重思維培養,設計了“科學和藝術”兼賞的環節,引導學生從科學和藝術(理科和文科)兩個維度認識建築學科和科學論文的寫作,並適時引入物理科廖慧賢老師、思政科吳根深老師從本學科角度解讀文本的短視頻,引導學生藉助自己的學科背景,運用跨學科思維,發掘文本的趣味。

對歷史方向選科班級,肖楊老師側重寫作表達,設計説明文寫作、議論文寫作、解説詞寫作版塊。在為學校的“攬玉亭”寫作電視解説詞的環節中,學生們活學活用,展示的作品異彩紛呈。在“中國建築出路何在”的文化反思環節中,則插入歷史科肖芳老師錄製的短視頻,贏得了在場師生的陣陣掌聲。

全程觀摩了肖楊老師的四節連堂公開課後,參與本次課例研修的老師們讚不絕口,認為巧妙利用信息技術和跨學科思維培養是值得學習的兩大亮點。有老師説:“教學過程中,(肖楊)信息技術運用得爐火純青,教學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整個課堂既有思維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又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四節課堂堂精彩,值得學習,值得推廣。”

據瞭解,長沙正在進一步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全面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整合,本次課例研修體現了語文團隊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教學融合研究方面做出的不斷探索。此前一天,長沙市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化學)教育教學融合團隊也進行了線下的研修活動。

瀟湘晨報記者 李楠 通訊員 焦紫薇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