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萬和年級第一,你選哪個”小朋友們統一的選擇,讓人意外
文丨橘媽
“給你一百萬,或讓你期末考試考年級第一,你會選擇哪一個?”
有人在學校門前採訪小朋友們。
作為家長,你先來猜一猜孩子們會選擇什麼?
如果是你來選,你一定會選擇一百萬吧。
但被採訪的孩子,都毫不猶豫的選擇考年級第一。
網友們在看了採訪之後,也是金句頻出:
“但凡有個初中學歷,也不至於選年級第一。”
“以後你們一定會後悔這個決定,年級第一有很多機會,但一百萬只有這一次機會……”
“我以前全校第一,現在畢業之後做夢都在想怎麼能賺一百萬。”
“其實還是孩子聰明,因為得到一百萬會被爸媽沒收……”
還有人走心的評論:
“這就是孩子和大人的區別。”
“因為孩子沒有為金錢發過愁,不知道賺一百萬有多難。”
“孩子對錢沒有概念,不知道一百萬代表什麼。”
在孩子們世界裏,學習有多重要?
不是孩子們把學習看得多重要,而是孩子身邊的一切,無時無刻不在提醒着他學習有多重要。
家長方面
可以説,在很多家庭,爸爸媽媽是孩子們學習的動力,他們不斷催促孩子努力學習,為孩子的成績使盡了渾身解數。
平時句句話不離學習。孩子吃飯,媽媽説會説“多吃點,不然學習的時候會餓”;孩子幫忙做家務,媽媽會説“不用幹,你趕快去寫作業”;孩子看電視,媽媽會説“別看了,你看誰誰成績都超過你了”……
為了孩子,父母總是不惜花費鉅款來投資教育。有數據統計,中小學家庭每年用於輔導班的花費平均在9000元以上。這還不包括為了孩子的學習,父母買學區房、租離學校近的房子、陪讀、隔三差五的教輔資料費用。
在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當中,徐敬凱的媽媽就非常典型。孩子每天除了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還要完成媽媽的佈置的作業,媽媽佈置的作業和老師的作業量相差不大。一個暑假期間,她兒子做了270份考卷,7本大題,50頁自。
她家孩子才一年級,作業量就這麼大,這讓節目嘉賓大為吃驚。
這些媽媽的存在,不僅對孩子是一種壓力,對其他家庭來説,也是一種壓力。
老師方面
在家裏,孩子要面對爸爸媽媽的壓力,到了學校,孩子更是要面對直接的學習壓力。
説實話,現在的整個教育環境本身就充滿壓力,教育資源有限,所有的孩子都是一種競爭關係,所以父母們都憋着勁兒要讓孩子更進一步。
學校也有成績壓力,考試壓力,以及來自學生家長的壓力,這種壓力分配到老師身上,老師會把這種壓力轉給學生。
提前趕課、增加學習內容、拓展知識面、加深知識理解度、題海戰術,學會了還不行,還需要孩子們學得快、學得多、學的深、學的牢固。
而且孩子們既要能應試,還要能再素質教育的比拼中拿的出手,時間恨不得掰成兩半來用,早就沒有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通過家長和老師的耳提面命,孩子們的生活中學習的地位大過一切,因為整個家庭都為他的學習讓步,整個學校都在為他們的學習想轍,孩子身處其中,哪怕再遲鈍,也會被學習這件事侵佔。
所以對孩子來説,考試年級第一,真的很重要。
不僅可以讓家長開心,還能決定自己在學校這個環境中的地位狀況,這個願望,哪怕一百萬放在眼前,也動搖不了。
而弔詭的是,這個階段如此重要的學習,等到孩子畢業之後,所有之前的成績,就再也不代表什麼了。
就像評論區有人提到的一樣,小時候是年級第一名,以為自己會擁有不平凡的一生,將來一定能做大事,畢業後才發現,原來拼命努力這麼多年,成績一直遙遙領先,為的也不過是當一個打工者,進入職場再次去打拼。
即使月薪一萬,要攢夠100萬,也需要十年。
所以説,不是孩子們太天真,而是現實太魔幻。
需要反省的是家長們,難道我們拼命讓孩子努力學習,為的就是過上一個平凡的人生嗎?
我國每年有那麼多畢業生,他們中間優秀的孩子,留在北上廣,每天通勤在路上的平均時間,超過一個小時,而他們即使很努力,也很難在北上廣買上一套房。
這個時候,回想起他小時候吃過的苦,他會不會覺得不值得?
其實,人生不只有一種選擇。
努力學習,變成白領是一種生活,隨性自在,擁有自己的愛好,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也未嘗不可,甚至對於不擅長學習的孩子來説,考上技校擁有一門技術,也可以養活自己,人生,不止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