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座後陵之謎:順治帝的皇后駕崩後,為何不與順治帝合葬?
從古代古墓的葬制看,每個朝代的陵墓樣式雖然有所區別,但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夫妻合葬。也就是無論夫妻二人誰先死,後死者一般都與前者合葬在一起。但清朝入關後第一位皇帝順治帝,有一位皇后陵墓並未與皇帝合葬在一起?
難道是清朝入關後未按中原古制?還是皇后犯了錯誤,無法與皇帝合葬?我們可以通過史料找出其中的緣由。
首座後陵來歷
古代皇后及嬪妃以及其皇室成員死後葬在哪,都有規矩的,不能隨便葬。但作為皇后當然要與皇帝合葬。但皇后先過世,也不會提前進入皇帝的葬陵,而是擱置在一邊。因為最後皇帝是否還確立其他皇后,無法確定。
但皇帝先駕崩,皇后在世時,將來最後一名皇后或許能進入帝陵。但為什麼順治帝這位皇后未進帝陵呢?
這位未進帝陵的皇后就是順治第二位皇后孝惠章皇后,她是孝莊皇后的侄女,13歲入宮,守了57年的寡,可以説是一位命很苦的皇后。由於順治皇帝把心都放在董鄂妃身上了,對這位入宮的皇后根本不敢興趣,這也是為什麼孝惠章皇后沒有子女的原因。
不過康熙帝繼位後,雖然孝惠章皇后雖然不是康熙的生母,但作為嫡母給了康熙皇帝最大的母愛,因康熙對孝惠章皇后的感情很深。而孝惠章皇后也是陪伴康熙帝最久的一位太后,57年陪伴時間,因此,她駕崩後,康熙皇帝十分傷心。
孝惠章皇后去世後,在安葬,上康熙皇帝格外上心,比對待孝莊皇后都要上心。他下令為孝惠章皇單獨建立一個陵墓,也就是在順治皇帝的孝陵東則建造陵墓,這就是清朝歷史上第一座後陵的來歷。
後陵建造原因
清朝入關後,一些風俗習慣都向明朝學習,無論葬俗葬制基本延續了明朝的規制。但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皇后,不與皇帝葬在一起,難免被後人説三道四。但只要這位皇后不犯嚴重錯誤,還能葬在帝陵,就有一定原因。
而單獨陵墓歷史上少有。唐朝武則天曾自稱過女皇帝,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但後來武則天死後也沒有單獨弄一個陵墓。這是因為武則天強烈要求與李治葬在一起。
據史料記載,唐朝大臣嚴善思認為按照《葬法》:“尊者先葬,卑者不合於後開入。”尊者是唐高宗李治,先帝已經入葬乾陵,而按照《葬法》的規矩,武則天不進帝陵也行。也就是不想再打擾死去李治了。但最後還是葬在一起了。
關於武則天與李治合葬就講到這裏,畢竟孝惠章皇后與武則天不一樣。但孝惠章皇后的地位也很顯赫,受到康熙的尊寵。
孝惠章皇后去世後,康熙五十八年二月,禮部等衙門給康熙上了奏摺:“古來帝后有不合葬而自為陵行,俱就方位定名。今孝惠章皇后陵即在孝陵之東,不必另立陵名,臣等恭擬‘孝東陵’字樣,仰侯欽定。”康熙在奏摺上批一個“是”字,同意了禮部請示,單獨為孝惠章皇后建一陵墓。
為什麼康熙如此尊寵皇后呢?
雖然康熙皇帝不是孝惠章皇后所生,但康熙在位62年中,孝惠章皇后與其共處了57年,而母子二人感情很深,因此,康熙皇帝在孝惠章皇后去世後,才發出:“當此之時,只有孝敬朕之人,並無愛恤朕之人”。
當然禮部為了讓皇帝放心,也在奏摺中提到了“古來帝后有不合葬而自為陵行”,也就是單獨給皇后建陵的理由。
康熙皇帝為孝惠章皇后單獨建造陵也有其打算:一是報答孝惠章皇后的撫育的親情,他破例為孝惠章皇建陵,當然禮部必須找到破例的理由。
第二個原因就是,順治皇帝死的時間太長了,57年了,康熙不想再重開父親的陵墓打擾逝去的父親。因此,這也是其中一層原因。
後陵主要構造
孝東陵位於河北遵化的清東陵,此陵在順治皇帝的陵寢——孝陵東邊。而孝東陵並不僅僅只埋葬了順治皇帝的孝惠章皇后,還有順治皇帝的28位妃嬪,其中有7位妃和21位嬪,包括福晉和格格等。可見主陵是孝惠章皇后,其他都是附陵。
我們通過清史還有一個奇怪的事,那就是康熙的奶奶孝莊文皇后死後一直停在安奉殿並沒有安葬,直到雍正二年時才暫安處安葬,這就是“昭西陵”。由此看來身為侄女的孝惠章皇后超過姑媽孝莊太后,也成為清朝歷史第一座皇后陵。
通過谷歌地圖,我們會看到 孝東陵折設置很奇特,陵區內中央寶頂是孝惠章皇后,而左右還有28座寶頂,每側有14座,按南北分為四列。
四列寶頂,每列分別是10座、4座、3座、11座,第一列等級低的福晉及格格,後來康熙在典制中把福晉和格格的名稱取消。第二列級別略高,四座自北向南的有悼妃、恪妃、恭靖妃、端順妃,然後第三列、第四列(福晉與格格)。從歷史上看,都是少有的。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