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減肥課、爬樹課、婚戀課……大學“獵奇課”頻出 教育部:守住底線
中國網12月10日訊(記者 劉佳)日前,“高校開減脂課免費幫學生減肥”一文登上微博熱搜。一時間,網友豔羨刷屏留言區,更有網友直言“別人家的大學”。在評論區叫好聲一片之外,有關“高校系列獵奇課程”的話題也重回公眾視線——婚戀課、潛水課、爬樹課……在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建設、推進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時代背景和要求下,大學“獵奇課程”意欲何為?
大學開設婚戀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課程大綱、教學目標模糊 “獵奇課”變“奇葩秀”
這所位於陝西省的某重點部屬高校為何開設減脂課?該校學工部部長王文博解釋道,是因肥胖學生眾多。據調查統計,去年軍訓期間肥胖人數達300人。為了幫助他們減脂,確立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學校調動健康與營養專業以及周邊醫院,為他們開設了免費的減脂課程。入課方式僅需監測體脂率,體脂超過30%的學生可自願報名。課程每週2次,每次1至2小時。半年總結,一年考核。
這樣的減脂課程,並非該高校首例。此前,南京農業大學、天津大學、廣州大學等高校相繼開設減肥課程,其中,天津大學將減肥成功與學分評定相掛鈎,學生完成減肥考核即可獲得2學分。以體脂率為入課門檻、不設具體考核指標、課時不定——這種並不符合常規開課標準的課程,並非“獵奇課程”中的“最奇”。以休閒潛水為主的潛水課,以預防乳腺疾病為目的的乳房美學課,以緩解婚姻焦慮為緣由的婚戀課……,這些課程因大綱不明、教學目標不清、教學支撐不到位而多了幾分奇葩的意味。
通識教育氾濫 本科課程“去專業化”明顯
“高校為學科開設的課程應滿足培養目標的達成,並緊密圍繞培養目標精心設計一組課程。這些課程不僅要包含專業教育,也要包含通識教育、素質教育等。”北京某“雙一流”重點高校副校長郭新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説。然而,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告訴中國網記者,在近年的本科教育中,通識課程比重提升,專業課程“被稀釋”的現象顯著。對於出現這一變化的原因,程方平解釋,之前西方教育很重視學生的專業教育,但在發展過程中發現,通識教育不足嚴重製約了學生的發展。於是,西方高校進行調整,強化通識教育。我國高等教育從西方教育中得到啓示,也將本科中的通識與專業教育比例進行調整,力度更甚:大一、大二夯實通識教育,大三後分流專業課程。“這就造成通識課程氾濫,高校課程自主開設諸多與培養目標相脱節的另類課程。”
但實際上,這是對西方高等教育通識、專業課程配比的“誤讀”。“西方高等教育一是更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規劃,二是通識課程比較零散、碎片。”對此,程方平的解釋是,西方大學生可以自主規劃學習時間,或者參與到豐富的通識課程選修中,或者自學專業課知識。但即便參與通識類選修,通常這類課程課時較短,不會佔用學生大量課時。
不僅“奇”更要“厚” 守住課程質量底線
“高校課程是影響學生一生的教育,需要增加課程的厚度和內涵。”郭新認為,以減脂類課程為例,可將該課程融入體育或者自我管理課程中,作為提升學生智力和能力的抓手,強化課程的育人屬性。“獵奇本身問題不大,但能夠給學生、特別是大學生帶來什麼,是關鍵。”
對此,程方平舉出了西方高校“獵奇課程”的案例。比如,美國頂級學府麻省理工大學曾開設“街頭鬥毆”課程,以數學為核心學科,通過數學建模的方式分析對手的出招情況以及應對方式,由此發現“街頭鬥毆”中的數學。此類課程,不勝枚舉。程方平指出,西方高校獵奇課程與國內高校最大的差別是,“奇”的等級、難度係數,以及課時安排。“國外的獵奇課程強調的是無奇不有。”這類“獵奇”科普類課程分為多個等級,針對本科生、研究生開設的科普類課程多為中高級,而這類課程多由行業專家或資深教授創設,在難度係數和對學生思維啓發方面都有較強的要求。此外,這類課程週期較短,一般為3至5周,學生通過該課程拓寬眼界後,最終還是將更多時間投入到專業課的學習中。
對於高校課程的設置,教育部曾發文,要求高校以目標為導向加強課程建設,立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優化重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對此,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武世興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課程如何設置是高校辦學的自主權,但高校也要守住課程質量底線。要杜絕必修課因人設課,淘汰“水課”。各高校教務處在課程的開設和考核評價方面,應把好標準,嚴抓課程質量。
中國發布·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