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曾有人做實驗,將一羣貧困孩子送進天才少年班,結局怎樣?

引言

一個人的命運,究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亦或是個人無力改變的呢?在人們的普遍看法中,出生於什麼樣的家庭,基本也就決定了一大半的人生。倘若出生貧寒,那麼此生要想實現一定的階級跨越,也是很難做到的。在貧窮的深淵下,窮孩子是否有機會逆襲?11年前,有人專門做過這樣的實驗,讓一羣窮孩子上天才少年班,結果證明了什麼?

人人生而平等,但在現實環境下,倘若貧窮的話,註定會在物質與精神上匱乏一些。倘若是性格比較內向多愁的孩子,還會因為家境貧窮而感到自卑,深感此生無力再去什麼改變。然而,俗話説得好,“莫欺少年窮”,只要能做到人窮志不短,敢於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一切還是有希望的。

11年前曾有人做實驗,將一羣貧困孩子送進天才少年班,結局怎樣?

但出生於貧窮家庭的孩子,在年幼懵懂時,一切都受到父母眼界的制約。倘若父母本身也不圖改變的話,那麼將會嚴重製約孩子的發展。此人,倘若有一些專業人士能夠出手相助,必然會帶來不一樣的結局。

11年,一羣專家集合在一起,將培養貧窮青少年的計劃提上了日程。最早提出這個計劃的,是三辰集團的董事長孫文華。在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之後,他希望能做一些善事,資助貧窮的孩子完成學業。但又不想像其他人一樣只是進行普通的資助,於是他便是去請教了專業的心理學教授。

11年前曾有人做實驗,將一羣貧困孩子送進天才少年班,結局怎樣?

在聽了孫文華的想法之後,心理學教授劉正奎給出了一個特殊的建議:不如挑一些貧窮且聰明的孩子,專門組成一個班,進行追蹤性的教育,看看十幾年後這羣少年是否能實現人生的逆襲?兩人一拍即合。但由於兩人在教育方面都不是專業的,便專門去請來了北京八中少兒班的退休老教師趙大恆,要沿用當初“神童班”的教育模式,要開始他們的實驗。

天才少年班實驗。孫文華要進行的這個實驗,首先在選擇上就很巧妙。請來的是北京八中神童班的老師,學校也是名校之一。在北京,許多有錢人為把孩子送進這所學校而擠破了頭。他們挑選的24個家境貧寒的孩子,大部分甚至沒有北京户口,按正常上學方式,根本無緣於北京八中。

11年前曾有人做實驗,將一羣貧困孩子送進天才少年班,結局怎樣?

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在這樣人為的條件之下,二十四個窮孩子是否能夠帶來驚喜呢?為了這個實驗,董事長孫文華捐出了一千萬,專門用於培養這些孩子。這個實驗還有着很有寓意的名字:青雲計劃。這羣孩子日後是否能夠平步青雲,人們依然懷着很高的期待。

在實驗最開始時,收穫的效果是十分不錯的。被選中的24個孩子雖然家境貧寒,但都是相當聰明的孩子。有名師專門培養與教育,看起來就更加優秀了。為了讓這羣少年全面發展,學校還請來了許多知名人物為他們做演講和規劃,與普通孩子的學習方式有了明顯的區別。

11年前曾有人做實驗,將一羣貧困孩子送進天才少年班,結局怎樣?

擔心孩子因家庭而眼界不開闊,天才少年班除了注重學業之後,還很注重帶孩子去見識外面的世界。在老師的帶領下,二十四個孩子走遍了全國的博物館,瞭解到了更真實的世界。倘若不是有實驗團隊支撐的話,以他們原來的家境,這些活動都是無力支撐的。

德智體美,各方面的發展,都在天才少年班的重點關注。有董事長的支持,他們得以享受到更優越的學習環境。這個被單獨劃出來的小班,和普通學校實行的教育模式完全不一樣,就連體育課也別具一格。在天才少年班接受,幾年教育之後,孩子沒有被學業的壓力壓倒,反而萌生了更多的學習渴望。

11年前曾有人做實驗,將一羣貧困孩子送進天才少年班,結局怎樣?

可惜的是,這個計劃最終無法做到真正的成功。因為董事長雖能解決許多資金問題,但落到各個孩子的户口上,最終還是無能為力了。原來,在二十四個孩子中,大多數人都沒有北京户口。等讀完小學之後,根本無法繼續讀初中。

即便他們能就讀民辦初中,這個實驗也被迫中止了,因為二十四個孩子沒有辦法繼續安排在同一個班級了。進行了五六年的實驗被迫中斷,但項目方依然沒有停止對孩子們的追蹤調查,結果卻令人心痛:在“青雲計劃”結束之後,大部分孩子重新迴歸普通的生活。除了兩個有北京户口的孩子依然上了名校之外,其餘人的學業則行進得很困難。有人上了大專,有人甚至還因家庭原因而選擇了不再上學。

11年前曾有人做實驗,將一羣貧困孩子送進天才少年班,結局怎樣?

結語

“青雲計劃”的初心,在於改變貧窮孩子的命運。但在殘酷的現實之下,貧窮學生要付出的努力更甚。一旦因為錢的原因選擇退縮或者放棄時,人生便再次迴歸了原來的狀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4 字。

轉載請註明: 11年前曾有人做實驗,將一羣貧困孩子送進天才少年班,結局怎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