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高中沒畢業去參軍,34歲考上大學,成就如何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經典

提起“中國導彈之父”,世人皆知是錢學森。錢學森,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為中國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其價值不可估量。然而,當説起錢永剛,人們卻知之甚少,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錢學森之子。

錢永剛,高中沒畢業就去參軍了,一直到34歲才重新考上大學,40歲拿到碩士學位,最後投身教育事業,擔任多所大學教授。雖然,錢永剛的人生沒有父親那樣的功勳卓越,但錢永剛用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為祖國和教育事業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早年隨父回國,依然輟學參軍

1955年9月,年僅7歲的錢永剛和5歲的妹妹錢永真隨父親錢學森、母親蔣英終於登上了這艘號稱“改變了中國科技發展進程和錢學森命運”的“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正式迴歸祖國的懷抱。

這次迴歸,可以説是舉國矚目。為了接錢學森等科學家回國,周恩來總理會意王炳南在中美談判多次讓步,並釋放4名在押美軍飛行員作為置換。但美國仍然強制扣押錢學森等人,最終周恩來總理親自下場談判,並同意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為交換,這才使得錢學森等科學家成功回國。1955年10月1日,錢學森正式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回到了他日夜思念、魂牽夢繞的故鄉。


回國之前,錢永剛一家經歷了美國政府長達五年的監視。期間,錢永剛的童年可以説是坎坷漂泊。一直到回國以後,7歲的錢永剛開始上學,學説中文。或許是骨子裏的留戀和熱愛,或許是父輩的耳濡目染,當年那個滿口英語的少年很快蜕變成字正腔圓的國語口音,以及對這片土地深深地認同與熱愛。

説起錢永剛的求學之路,就像父親的回國之路一般艱難曲折。彷彿冥冥之中註定了錢永剛要經歷別樣的人生。讀高中的錢永剛遇上了全國大罷工,學校停課。無學可上的錢永剛提出了從軍的想法,希望換一種人生實現人生價值。很快這個想法得到錢學森的支持,錢學森告訴兒子,人生的道路有很多種,沒有人規定未來的道路一定要往哪裏走。就這樣,16歲的錢永剛毅然輟學,投身從軍之路。


歷經部隊磨練,重新迴歸校園

由於政治原因,當時的知識分子是非常不受信任的,哪怕是錢學森這樣的國之巨匠,依然在劫難逃,他的家人也不例外。錢永剛從軍以後,在部隊擔任技術員,表現非常矚目。那時候的社會,人們對知識分子有着莫大的敏感和敵意。

當時錢永剛所在的部隊要選拔一名軍人發展成為黨員。對於當時的錢永剛來説,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錢永剛渴望抓住這次機會。錢永剛更加努力的表現自己,經過一年的考核,結果卻換來考核不通過的通知。更令人難過的是,錢永剛被調去其他崗位不久,其所在的連隊立刻就選出了黨員人選。


一如錢永剛所説:“我是錢學森的孩子,但是我什麼都沒有”。沒有父親帶來的庇佑,沒有特殊照顧,有的只是更加努力。如果他不是錢學森的兒子,他可能得到的還多一點。

但,錢永剛並沒有怨天尤人,隨波逐流。所以,錢永剛從來不像父親提及部隊的遭遇和不公平待遇,除了偶爾跟母親閒聊幾句。他也從來不曾問及父親那段時光,他知道,相比較父親身上所承擔的國之重任,自己的經歷簡直不值一提。


從軍九年,基層的工作磨礪了錢永剛的意志力,錢永剛已經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軍人。但他知道自己的知識文化水平還遠遠不夠。就在這時,高考恢復的好消息傳來了生活的希望。錢永剛告訴自己,一定要抓住機會,參加高考。

久別校園,當年的文化知識已經忘得所剩無幾。參加高考對錢永剛來説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經過慎重考慮後,錢永剛和上級領導商議。如果高考成功上岸就離開基層去讀書,如果高考失敗就繼續留在基層,繼續擔任技術員。

多年之後,大器晚成的錢永剛終於被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系錄取,這一年錢永剛34歲。


出國再度深造,投身中國教育

1982年,錢永剛正式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為了進一步深造,錢永剛又奔赴美國濟州理工大學繼續深造,攻讀計算機碩士學位,40歲才拿到碩士學位。

説起錢永剛的美國求學之路,必然繞不開父親錢學森。當年,加州理工大學的校長十分看重錢學森,曾許諾錢學森的孩子來此求學可免面試,錢永剛也就順理成章的入學加州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不過,錢永剛也足夠優秀,並沒有因為父親的殊榮就恃寵若嬌。就讀期間,錢永剛鋭意進取,更加刻苦,成功獲得了碩士學位。

同父親一樣,心繫祖國的錢永剛學成後毅然選擇迴歸祖國,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投身教育事業,從此長期投身於計算機領域的研究,為我國的科學教育事業做出來巨大貢獻。


總結

相比美國的堂兄錢永佑,錢永剛的人生則顯得些許平淡。錢永佑是世界著名生物學家,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或許,如果他當年沒有踏上“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可能錢永剛的人生會是另外一番景象。回看錢永剛的人生,建館、出書、拍片、辦班、辦展……雖然沒有父親那樣功勳卓越,但也在自己的教育裏熠熠生輝。

人生沒有如果,更沒有回頭路。就像選擇有很多種,沒有誰規定一定要走哪條路或者怎樣的道路才是最成功的最完美的。這種選擇無關於對錯,無愧於內心的堅守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