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高等教育變革趨勢與挑戰

科技發展與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正在對國際高等教育變革帶來影響,包括自助式教育正在流行、數字和虛擬學習正在成為新常態、對傳統教育機構的信心正在動搖、高等教育的再培訓受到重視、掌握軟技能將更具優勢等。

自助式教育正在流行

未來,“自助式學習”會變得更加普遍。自助的方式讓來自社會各界、各種年齡、各種職業和教育水平的人們參與到終身學習中來。考慮到在線學習的便捷性、在線資源的經濟性、短期課程和認證的發展,加之學習者對傳統教育機構的信任度下降,人們相信自助式學習是未來的趨勢。隨着人們年齡的增長,學習將變得更加自助。

自助式學習,即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學,是人們提高工作技能的重要方式。對於大多數學習者來説,在線教育已經成為中學後教育的中心支柱。它可以滿足學生對低成本、靈活教育的需求,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條件進行學習。企業、貿易協會、政府和其他實體可以提供這種教育,用就業市場的教育取代合法認證的學院和大學。有用和成功的教育項目是那些學生能夠得到工作、獲得晉升、改變職業生涯並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繼續學習的項目。

數字和虛擬學習成為新常態

人們期望數字和虛擬學習成為未來十年的新常態。技術可以增強學習體驗,增加可及性,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把它作為教育的未來。今天的學生受益於技術支持的學習,這使學習變得更加輕鬆有趣。美國高等教育信息化協會今年發佈的《2020年地平線報告》中,指出有6項新興技術和實踐將會對未來的高等教育和學習產生重大影響,包括自適應學習技術、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教育應用、學生成就大數據分析、教學設計提升、學習工程和用户體驗設計在教育學中的用户體驗、開放教育資源和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混合現實和觸覺技術。

智能設備和虛擬學習變得流行,紙質版教科書將會過時。2019年,英國培生集團進行的“全球學習者調查”顯示,82%的受訪者認同,智能設備或應用程序將用於幫助學生在家或在課堂上學習;67%的人認為,10年內,比起傳統學校,更多的中小學生將進入虛擬(在線)學校;76%的人同意,未來十年更多的大學生將進入虛擬學校;69%的人認為,紙質教科書將在2025年被淘汰;81%的人認為,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習將變得更加自助。不過,在線教學對教師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如何為教師提供培訓和支持,使其能很好地瞭解新興教育技術並運用到教學當中,是各國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對傳統教育機構的信心正在動搖

人們對傳統教育機構的信心正在動搖。傳統的教育機構無法讓成年勞動者掌握未來職業生涯所需的技能,接受職業培訓或非正規教育也許是更好的替代路徑。

多數人認為,高等教育對普通人來説越來越遙不可及。一些發達國家學費上漲,再加上財政和其他來源的資金減少,學生債務危機將擴大,並導致多種長期經濟影響。目前,高等教育成本的增長開始超過通貨膨脹,造成學位價格和許多學生的支付能力之間的巨大差距,而且這種差距還在不斷擴大。

大學被認為過於關注自身和傳統的學生,高校更關心自己的聲譽,而不是教育學生。同時,高校過於關注青年學生,為在職成年人提供教育方面做得不夠。對於教育體制能否跟上就業趨勢,多數學習者認為,學院和大學沒有教授適合當今就業市場的技能,許多國家高等教育的個人經濟回報呈下降趨勢。鼓勵青年男女上大學並不能有效解決青年失業的問題,重要的是要確保大學課程具有高質量,並能滿足畢業生的技能需求。世界經濟論壇報告顯示,到2028年,如果各國成功地使學習者更好地為未來經濟的需求做好準備,全球生產總值將增加多達11.5萬億美元。

高等教育再培訓受到重視

伴隨着對正規高等教育的質疑,人們對於非正規教育的寬鬆態度正在出現。對接受過高等教育人羣的調查發現,如果再次選擇,雖然仍有一半左右的人會去上大學,但相當一部分會轉而選擇接受一些職業培訓,只有極少數選擇畢業後直接工作。這説明人們仍然認可接受教育的必要性,但與大學教育相比,職業教育也許更符合他們的需求,而且同樣能幫助其成功。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印度願意接受職業培訓而非大學教育的人比例相對較高。因此,高等教育院校必須重新考慮它們的學位途徑,尋找一些替代方案,包括微型學位、基於能力的課程、在線課程、便攜式證書以及增加與其他機構的合作關係。總的來説,人們考慮的不是大學學位,而是他們的未來。

個人以及僱主正在引領重新培訓與提高技能的努力。在北美和歐洲,僱主提供的短期課程的使用率很高。在其他國家,更大比例的人依靠自學或參加認證課程。無論通過哪種方式,人們都希望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升自我在工作中的地位和價值。在加拿大,許多機構、政府和團體都參與提供成人教育和技能發展項目,提供者包括學院和專科學校、成人學習中心、以社區為基礎的非營利組織、學校委員會和一些私人公司等。

掌握軟技能將更具優勢

“軟技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尤其是在涉及科技和自動化的時候。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想學習機器和人工智能還無法具備的技能,即人類獨特擁有的“軟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創造力等,而教育機構尚未滿足這一需求。全世界的年輕人都擔心新技術尤其是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可能會奪走他們的工作。

國際勞工組織2020年最新版的《全球青年就業趨勢報告》,探討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科技進步如何在勞動力市場為年輕人帶來機遇和挑戰。矛盾的是,儘管年輕人熱衷於成為新技術的早期採用者,但他們也最擔心自己的工作被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取代。

提升“軟技能”是戰勝自動化的方法。2020年世界經濟論壇預測,由於人類、機器和算法之間新的勞動分工,到2022年全球將至少創造1.33億個新工作崗位。第三次和第四次工業革命引入了生產自動化和無形價值創造,這些新的增長驅動因素導致為經濟作出貢獻所需的技能和工作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接受繼續教育對於很多工作者來説,十分重要而且迫在眉睫。一方面,技術的使用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普遍,許多工作需要藉助某些技術來更加高效準確地完成;另一方面,一些簡單重複的工作流程已經被自動化完全或部分取代,人們只有不斷學習新的、更高水平的技能,才能保證自己在工作崗位上不被機器所替代。

(作者單位:上海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11日第5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中國教育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40 字。

轉載請註明: 國際高等教育變革趨勢與挑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