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為何不延續漢朝國號他本是劉邦弟弟劉交後人,卻建立了宋國
劉裕是南朝宋國的建立者,他同時也是漢室宗親,他的祖先是漢高帝劉邦的親弟弟楚元王劉交。有了這一層關係,為什麼劉裕還要把國號定為宋,而不是漢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劉裕他雖然是劉交的後代,可劉交不是漢朝的嫡系。如果劉裕承認自己的王朝是漢王朝,那麼劉邦這一脈才是真正的正統。
當時劉邦的後裔在民間的,可謂是數不勝數,歷經兩漢四百多年的繁衍,再加上那幫生殖能力超強的諸侯王們的助攻,劉邦的後代沒有百萬,也有四五十萬人之多。
因此劉裕一旦承認了漢王朝的正統性,那麼這幫人全都會成為宗親。甚至他們中的某一些人,比劉裕的正統性還要強,是你你願意不?
劉裕本就是東晉的宋王,建立宋國是理所當然的。
歷朝歷代的建立者,基本都是用自己此前的封號建立帝國的國號。比如説曹操生前是魏王,曹丕繼承魏王王位以後,篡漢自立建立了曹魏王朝。
司馬昭生前是晉王,司馬炎繼承了晉王爵位以後,建立了晉王朝。同樣,緊接着就是劉裕了,劉裕是東晉王朝的宋王,他建立王朝,自然也會用自己此前的封號。
他是真的趕上了好時候,早年桓温主政的時候,一直想要學習曹操加九錫稱王,結果謝安這幫人總是拖延時間,以各種理由把桓温給活活拖死了。
桓温死後,他兒子桓玄一直受到東晉宗室們的猜忌,畢竟他老爹有篡位的嫌疑。結果桓玄惱羞成怒,果然自己的地盤荊州地區發動了叛亂。
東晉王朝全都是無能之輩,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桓玄輕而易舉地奪取了東晉政權,逼死了唯一有點出息的劉牢之。
元熙元年正月,晉帝詔徵帝入輔,又申前令,進公爵為王,以徐州之海陵、北東海、北譙、北梁、豫州之新蔡、兗州之北陳留、司州之陳郡、汝南、潁川、滎陽十郡,增宋國。七月,乃受命。赦國內五歲刑以下,遷都壽陽。九月,解揚州。十二月,晉帝命帝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罕,樂儛八佾,設鍾虡宮縣。---《南史》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劉牢之是劉裕的老大哥,沒有劉牢之,就沒有劉裕。因此劉裕和桓玄之間是有很大仇恨的。
再加上桓玄已經篡位自立,因此劉裕抓住了討伐桓玄的好機會。在這一戰中,劉裕打了一個翻身仗,逼死了桓玄,保住了東晉王朝。因功被封為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執掌東晉朝政大權。
緊接着劉裕帶兵滅了南燕,平定荊襄,滅譙蜀,定仇池,戰功大到了無法想象的地步,完全就是一個職業經理人,架空了董事會,自己帶着一幫馬仔將個人工作室做成了上市公司。
這麼一來劉裕得到了臣子最高級別的賞賜,那就是加九錫,封宋王。這套路全都是跟曹操那兒學來的,司馬昭也深得其中精髓。
漢王朝氣數已盡,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為了漢王朝復興,不是沒有人努力過。當年和劉裕一樣,同樣是賣草鞋出身的劉備,就曾經在東漢末年打下過一片江山,立志恢復漢室江山。
但是在三國末年,人心思漢的思想逐漸消散,沒有人願意為老劉家打工了。自從曹丕篡漢、孫權登基以後,人們立刻發現,原來換個皇帝,這日子是一樣過。
除了老劉家的宗室們憤憤不平以外,基本上沒有人對此表示反對。因此司馬炎在篡魏的時候,除了曹魏宗室,也沒有多少人反對。
大家都麻木了,誰來做天子都是一個德行,那又何必要賣力效忠呢?跟着瞎混就行了唄,在大多數人眼裏,做一個朝堂上行走的街溜子,總比舍生取義之人結局要好。
因此經歷了這麼多次改朝換代以後,漢王朝在臣民們心中的印象已經是漸行漸遠了。就連老劉家的那幫宗室們,其實也都認命了。
150多年以後,東晉王朝走到了盡頭。這個時候距離漢王朝滅亡快200年時間了,誰又能真正還記得漢王朝的好處呢?
高祖武皇帝諱裕,字德輿,小名寄奴,彭城縣綏輿里人,漢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後也。---《宋書》
南方始終是司馬家的人在統治,北方一片混亂,王朝更迭跟翻書一樣快。沒人再記得漢王朝了,所以劉裕為了自己的帝國,必須要推陳出新,推倒一切從頭再來。
而且劉備沒有完成延續漢王朝的重任,可見漢王朝氣數已盡。劉裕非要力挽狂瀾的話,會不會給自己惹來什麼晦氣呢?
劉裕不想成為劉邦、劉秀後面的小弟,畢竟他自己也是大哥。
劉裕是楚元王劉交的後代,其實從這一點上來論的話,他跟劉邦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親戚了。畢竟出了五服,誰還認識誰啊!
劉備打着中山靖王的旗號出來創業,那是因為中山靖王畢竟是劉邦的後代,從血脈上來説,劉備是有一定正統性的。
可劉裕就不一樣了,他壓根就不是劉邦的後人,劉交這個楚元王,説破天那也是漢朝的臣子,臣子想要做皇帝,那就只能篡位了。用漢朝這個國號,反倒是讓劉裕成了名不正言不順的皇帝。
再説了,但凡像劉裕這種有雄心壯志的人,誰也不想跟在人家後面混飯吃。劉裕的前車之鑑就是劉秀了,劉秀就算再優秀,他在歷史上就是沒那麼有名氣。
人家提到漢高帝劉邦,能想到若干有趣的故事,比如斬白蛇起義,楚河漢界,封韓信假齊王,白登之圍,四面楚歌等等。可是你再想想你對劉秀有什麼印象嗎?基本沒有。
劉秀除了個昆陽之戰讓他成了位面之子,我們對他奪取天下的過程,基本是一無所知。他登基以後的各種事跡,我們也不甚瞭解。
劉裕他又不傻,劉秀這麼優秀,都混成了這個德行,他要是跟在劉秀後面,那後世之人估計連劉裕活多大歲數都沒心思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