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合縱伐秦為何齊只參加兩次?兩勝兩負一平為何六國還是敗了?
秦自孝公商鞅變法之後,國力開始明顯優於六國。六國,特別是與秦接壤的諸侯國,已經不能獨立抗秦。在這個大背景下,公孫衍、張儀、蘇秦等縱橫家登上歷史舞台。合縱連橫、朝秦暮楚、分分合合好不熱鬧。
合縱最高成果的體現就是六國五次聯合伐秦。
張儀相秦,獻出連橫魏國的計策。結果遭到魏國的拒絕。為了報復,秦自公元前322年開始接連進攻魏、韓以及義渠。六國感受到了威脅。
在這個背景下,公孫衍説服楚、趙、魏、韓、燕五國一起伐秦,以
楚懷王
為縱長。第一次浩浩蕩蕩的伐秦。
為了造成夾擊之勢,公孫衍還聯絡了義渠。
按理説,這是第一次合縱,形勢還一片大好,秦也沒有後期那麼強。本應該取得豐碩的戰果。
只能嘆一聲,人心不齊啊!
此時在最東邊的齊國,有恃無恐,等着坐收漁人之利呢。
就是參加了合縱的燕、楚也覺得秦還沒威脅到自己,完全沒有出力,做了個口頭聲援。最後,魏韓趙三國在函谷關、修泱兩次被擊敗。
第一次合縱伐秦失敗!
這次的背景比較大。第一次伐秦失敗後,六國最強大的齊楚結盟。這就有了張儀入楚,一通忽悠,答應給楚六百里。楚懷王最後得知被騙,憤而攻秦,結果大敗。被迫與秦國連橫。轉而進攻其他國家。
楚國與秦國連橫沒幾天,秦武王繼位。這位王不喜歡耍嘴皮子的張儀,張儀出走。秦楚連橫瓦解。秦與越合夥攻擊楚。
秦趁着六國混亂,還攻擊了韓、趙、魏。這時候,齊國覺得楚國背叛了自己,趁火打劫、落井下石般的攻擊楚國。導致楚國被揍的實在是喘不過氣來了。
楚懷王一看,這不行啊,再這麼搞下去楚國就要完蛋了。於是想修復與齊國的關係。秦國一看,楚國還想翻身,將楚懷王騙到了秦國並扣押。
其他國家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了秦國的壓力。於是,齊國挑頭,聯合韓、魏,於公元前298年一起伐秦。經過三年的艱苦鬥爭,攻入函谷關,迫使秦國歸還韓、魏之地。這次伐秦算是勝利。
經過第二次的失敗,秦也老實了點。主動修復跟楚國的關係。齊國呢,忙着滅宋,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也主動與秦交好。
秦國三四年間沒有像樣的東出之戰,自我發展了。而六國呢,正忙着互相拆台,互相鬥爭呢。於是,秦趁着六國混亂,派白起東出,滅韓魏聯軍24萬。
志得意滿的秦昭襄王不滿足於王稱號了。轉而稱帝。自己為西帝,齊湣王為東帝。其他國家一看,兩強這是要東西夾擊滅了大家啊。於是以蘇秦為代表的縱橫家又開始上場了。成功説服齊國放棄帝號,收買人心,聯合趙、魏、韓、燕一起伐秦。公元前287年,這五個國家上路了。五個國家各懷鬼胎,誰都不想先主動得罪秦國。秦國一看,五國聯軍來了,上次被三國聯軍打敗的陰影還在。於是主動去掉帝號。五國聯軍一看,這次出兵的理由沒了,還沒走到目的地的聯軍就這麼半路解散,打道回府了。
秦國覺得齊國是個人物啊。一山不容二虎。於是在公元前284年,燕國拜樂毅為大將軍,合縱秦、韓、趙、魏(還有後來加入的楚國)一起進攻齊國。齊國連丟72城,差點被滅國。這之後的齊國就不強盛了。沒有出現在最後兩次的伐秦名單上,也是沒法子。
齊國就先不説了,繼續來説伐秦。
第四次伐秦之前,來看看秦國第一名將白起的戰果就知道為何要聯合了。
公元前279年,以水攻殲楚軍民數十萬,楚國被迫遷都;
公元前273年,華陽之戰殲滅魏、趙聯軍15萬;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滅趙45萬。
在這樣的壓力下,被迫聯合。此時別説一個國了,就是兩三個加起來都不是秦的對手。公元前247年,魏、趙、韓、楚、燕聯軍在信陵君魏無忌的帶領下,取得河外之戰的勝利,追秦軍至函谷關後撤軍。
這次是勝利的。但是並沒有讓秦傷筋動骨。
秦國的進攻沒有停止。秦國呂不韋繼續保持遠交近攻的戰略。五年間先後攻魏四次,攻韓三次,攻趙一次。
魏韓趙岌岌可危,燕、楚也噤若寒蟬了。
關東之國已到了存亡之際,為了生存,於公元前241年,秦王政六年,趙、魏、韓、燕、楚五國聯軍在趙將龐煖的帶領下伐秦。
剛開始進攻比較順利,深入函谷關裏,到達距離咸陽僅七八十里的蕞地。秦國迅速調整兵力部署,快速回援。聯軍戰敗。
五次伐秦之後,秦王政親征,採用李斯的建議:滅諸侯,成帝業。加快統一天下的步伐。六國再也沒有能夠聯合伐秦,秦也沒有再給機會。
秦國的民風,本較六國為強悍,而其風氣亦較質樸。秦國的政令,又較六國為嚴肅。所以秦兵一出,而六國都不能敵。於是蘇秦説六國之君,合縱以擯秦。然六國心力不齊,縱約不久即解散。張儀又説六國連衡以事秦。然秦人併吞之心,未必以六國服從為滿足,而六國亦不能一致到底,六國相互之間,更不能無爭戰,所以橫約的不能持久,亦與縱約同。
不管合縱還是連橫,都在於人心不齊。合縱連橫的最終結局都是一樣的,別無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