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高考模式下,物理水漲船高,“第二重要”學科卻慘遭放棄
文/凌説
高考改革志在必得,遼寧省、湖北省、湖南省、重慶市、福建省等8各省市,在2021年施行新的3+1+2模式,這屆學生屬於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此前並沒有這種先例,所以還是感到很恐慌的。
為了讓考生們有所準備,在此之前八省也進行了聯考,目前很多省市的成績已經出來了,據説傳統強省江蘇省這次考得又不錯,數學、英語兩個都是第一。
盛產學霸的衡水中學成績也非常不錯,700分以上的學生一抓一大把,而教育弱省遼寧省則相對差一點,成為陪跑的隊伍。
此次八省聯考是完全按照高考的規則進行的,所以考得好的學生可以稍微放心一點了,在正式高考中也不會考得太差,考得不好的學生也不用太擔心,畢竟這不是正式的高考。
距離2021年高考僅剩60多天了,在此也預祝這一屆考生都能考得不錯的成績。
3+1+2高考模式在今年正式施行,也就是説3年前就開始施行這種模式的選科了,而在選課過程中,大眾發現曾經熱門的學科現在卻慘遭冷落。
3+1+2高考模式這兩門學科被推下水
很多省市在此之前就開始進行高考改革,施行選科的模式了,比如説山東省使用3+3選科組合模式,但是在過程中暴露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省市高中出現了“棄物理”的現象。
物理難度大,學起來費心費力費時間,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沒有幾個願意選物理,但放棄物理就等於放棄了科技,這不符合“科技興國”的理念。
所以在借鑑了3+3選科模式的利弊後,出現了3+1+2模式,固定物理和歷史兩個必選學科,不選物理就要選歷史,而選科直接關乎着未來選專業,選了物理90%以上的大學和專業都可以選擇,反之可選擇性則比較少。
所以這種硬性的選擇標準,也成功把物理救上岸了,但是化學和歷史兩門學科卻被推下水了。
化學作為第二重要的學科慘遭放棄
化學是非常重要的學科,很多生物科技領域都用得上化學,但是在新高考模式下,卻很少有學生願意選擇物理,大多用生物搭配物理,“物化政”也成為了大熱門選科組合,化學慘遭拋棄主要是下面這3個原因。
1)化學是第二難的學科,在可選擇下,沒有人願意選擇兩個難度都很高的學科,除非是大學霸特別喜歡物化,否則學生都不會傻到給自己加難度。
2)選了化學可選擇的專業並不多,如果不選物理只選化學,那麼可選的專業並不多,“生化環材”四大天坑是逃不掉了,為避開四大天坑專業,也不會選化學。
3)“物理”和“歷史”必選一個,選物理的不選化學,那麼選歷史的也不選化學嗎?答案是肯定,首先選了歷史就代表要貼近文科了,那選化學相當於跨專業學習了,在學習的過程中,思維轉變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般不會學好,所以一般學了歷史的,也不會選化學。
新高考模式3+1+2,出現“棄化學”的現象,影響最大的就是各省高中老師了,一位高中老師在學校老師羣裏抱怨:“化學涼涼了,以前一個人帶5個班,現在5個班都不需要一個化學老師。”
對於這種現象化學老師也感覺很無奈,實在是無計可施啊,不知道未來有沒有失業風險。
歷史淪為物理下面的炮灰
除了化學難外,作為二選一中的必選之一,其實歷史這一學科也不好過,不是因為沒人選擇,而是選擇歷史的生源質量都不好。
物理影響着大學選專業,還影響着未來就業,所以選物理的都義無反顧的選了,過來選歷史的都是那些根本學不會理科的,這類學生成績都不是很好。
所以在3+1+2高考模式下,歷史只能淪為物理的炮灰,如果選物理和選歷史的學會同一張成績單進行比較,肯定會輸的一敗塗地。
總結:
3+1+2新高考模式飽受爭議,很多學生、家長、老師都表示無法適應,但是時代在變,高考模式也隨着時代的改變在變化,新模式下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更利於學生多方面發展和開拓創造力。
3+1+2模式已成定局,學生只能想辦法適應它,選擇自己適合並且擅長的科目,不要選跨度太大的科目。
比如很多人推崇物生政,但是筆者認為,“政治”屬於文科學科,並不適合與物生搭配,思維轉變不過來,成績不會太好,反倒不如選純理科組合“物化生”。
你覺得3+1+2模式下, 化學的地位是否岌岌可危了呢?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