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周恩來評定各野戰軍戰績,晉察冀排末尾,為名次晉察冀打了這一仗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經典

觀古今看世界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自古流傳下的真理。項羽雖雄,難免烏江自刎,劉邦雖弱,坐擁萬里江山,一個地痞能勝過一代貴族,原因是地痞比貴族更懂民心。
某種意義上,國共之間的戰爭與楚漢爭霸頗為相似,最開始,蔣介石坐擁百萬大軍,共產黨只有幾十萬條破槍。
僅過了兩三年,形勢逆轉,老蔣的數百萬雄獅已經被打的七零八落,反觀共產黨的解放軍,整裝待發,氣勢如虹,明眼人一眼看出,中華大地誰主沉浮?
關於國民黨不得民心,在戰爭中其自身感悟最深。
1947年7月21日,周恩來在中共中央擴大會議上發言,對各解放區作戰成績排了一個名次,順序為:華東、晉冀魯豫、東北、晉綏、陝甘寧、晉察冀。晉察冀位居末位。
其實在1947年上半年,晉察冀解放軍開始由被動轉為主動,已取得正太戰役、青滄戰役、保北戰役三戰三捷,殲滅國民黨軍5萬餘人,但正規部隊不多,俘虜中高級軍官只有少將6名。
晉察冀要取得更大的戰績,還需繼續努力。
於是,晉察冀解放軍指戰員開始摩拳擦掌,尋找機會打大仗和硬仗,要爭取改變晉察冀野戰軍在全國解放區作戰成績的排名。
正在這時,機會來了。9月間,為了應付東北野戰軍的秋季攻勢,蔣介石挖肉補瘡,從華北抽調三個師出關增援。
晉察冀野戰軍乘敵人兵力減少之機,於10月派第二縱隊圍攻徐水,以相機打援。兩日後,第二縱隊攻佔徐水南北兩關,之後,國民黨軍從涿縣、霸縣方向來援。
晉察冀野戰軍以第三、四縱隊北上阻擊,雙方膠着于徐水、固城、容城之間。晉察冀野戰軍決定立即向西運動,誘敵西進,待敵分散,在運動中予以各個殲滅。
恰在此時,國民黨第三軍軍長羅歷戎率領第三軍軍部、第七師和第二十二師一個團,從石家莊北上增援保定。這是一個絕佳的圍殲國民黨軍隊的機會。
當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楊得志、第二政委楊成武和參謀長耿飈得知羅歷戎部行程後,只商量了半個小時就決定主力南下求殲羅歷戎部。
他們計算了雙方行軍的速度,考慮戰場不宜離保定太近,因為保定駐有國民黨軍一個軍,決定選在保定以南約35公里的清風店地區。
此時,羅歷戎部距清風店約45公里,而野戰軍還在徐水一帶,距清風店120公里。野戰軍必須用敵人近兩倍的速度趕往清風店。
於是,野戰軍採用金蟬脱殼之計,一面以一部偽裝主力繼續圍攻徐水,抗擊援軍,一面調集主力6個旅秘密兼程南下。
與此同時,聶榮臻命令在史家寨的冀晉軍區政委王平統一指揮冀晉軍區,和冀中軍區的地方武裝和民兵積極襲擾、死死拖住北進的第三軍,遲滯其前進,為野戰軍到達清風店陣地贏得時間。
還命令野戰軍南下途中各地方軍民為野戰軍準備開水和熱飯熱菜,以節省野戰軍支鍋造飯的時間。
王平得知任務後,為趕路,連晚飯也沒有吃,帶着警衞員,一路策馬揚鞭飛奔。從史家寨到定縣有200裏。他們一口氣走了130裏,到達唐縣。王平心愛的戰馬已活活累死。他換了一匹馬繼續狂奔,終於在凌晨到達阻擊陣地。
於是,第三軍北上時,道路遭到破壞,沿途軍民堅壁清野,連水井都給填了,使第三軍連喝水都難以解決。更要命的是沿途地雷、冷槍不斷。地雷一炸,部隊就停止前進,工兵排完雷,才繼續走。
冷槍打多了,摸不透虛實,有時候還得擺開陣勢來應對。
晉察冀野戰軍南下時情景完全相反。
楊得志回憶,大路上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口大缸,缸裏分別裝的是開水、帶棗的小米稀飯、加了糖的玉米麪粥。為了保温,有些大缸的外面包上了厚厚的棉被。想得多周到呀!
缸與缸之間是臨時架起的鍋灶,鍋裏貼着當地老鄉愛吃的玉米麪餅子。……守候在路兩旁的大部分是婦女同志,她們提着籃子,端着簸箕,裏面不僅有饅頭、大餅、燒雞、雞蛋和大紅棗、黃柿子,還有軍鞋、毛巾、慰問袋和撕成綁帶那麼寬的新布……。
在廣大羣眾的幫忙阻擊之下,17日晚,羅歷戎在新樂宿營。而晉察冀野戰軍南下各縱隊則連夜快速前進。
19日下午,羅歷戎已快到清風店,兩次接到飛機空投的情報稱:“發現共軍大批密集南下,距離你們很近,請急急作戰鬥準備。”
但再急也來不及了。晉察冀野戰軍已將這1萬餘人包圍於清風店地區。
20日,晉察冀野戰軍開始進攻。21日,野戰軍採取分割戰術,把敵人切成若干小塊,集中兵力攻擊羅歷戎及其主力第七師所在地西南合。
這一天戰鬥最為激烈,多處展開白刃格鬥。國民黨軍派來飛機對解放軍轟炸、掃射。解放軍用機槍對空射擊,擊落一架,擊傷一架。
22日凌晨,解放軍對西南合發起總攻,至上午10時,將第三軍全殲。
晉察冀野戰軍在清風店戰役中第一次殲滅國民黨軍一個軍的主力,並俘虜其中將軍長,故稱“創晉察冀殲滅戰新紀錄”。
不過若非發動廣大羣眾,利用各種力量遲滯敵軍,解放軍未必能夠抓住第三軍,民心的作用由此可見。
(參考資料:《胡宗南部入侵華北和清風店被殲經過》)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